“推特殺人魔”白石隆浩2017年殘忍誘殺9人震驚日本社會,經過8年在6月27日於東京拘置所伏法,消息也引發外界對行刑室的好奇。
每日郵報於30日報道曝光東京拘置所絞刑室內部,揭露日本死囚往往是當天無預警被通知即將受刑,且伏法前會經過一尊觀音像,整個流程帶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儀式感。
東京拘置所位於葛飾區,建築高而肅殺,灰暗外牆與外圍整齊排列的樹木遮掩內部陰暗的本質。
每日郵報報道描述,日本的死刑執行方式帶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儀式感。受刑人被銬上腳鐐,由獄警押解到行刑室,途中會經過一尊小型金色觀音像。進入行刑室後,受刑人將站在指定的紅色標示位置,那是一道活板門。
執行人員會為死刑犯戴上頭套與眼罩,將絞索套在其脖子上,隨後退後並拉下控製杆打開活板門,死刑犯便會迅速墜落下方的灰白瓷磚房內,並由醫生檢查其脈搏,確認死亡後將擦拭遺體,並指示人員將其解下送往太平間。
行刑室一側的玻璃窗後是觀刑區,受害者家屬和相關官員在此觀刑。
每日郵報報道提到,日本的死刑製度與美國等國的不同之處在於毫無預警。美國死囚通常在行刑前幾周甚或幾個月就會得知執行日期。反觀日本死囚往往隻在行刑前一小時內才會被告知。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曾指出,這樣的做法會對家屬造成額外心理壓力。

日本律師兼前監獄官野口善國(Yoshikuni Noguchi)2021年曾向媒體揭露,死刑犯隻會在行刑當天上午、毫無預兆被告知,隨後被轉移到特別房間,由人員全程監控,以防逃脫或自殘。

野口受訪時坦言,任職獄警約四年後便辭職,曾僅憑一個眼神與拉動杆子的動作就參與一場處決,回想起來依然令他感到身心不適。
理論上,當局應會通知家屬,但聯合國報告指出,往往會在處決完成、確認死亡後才會通知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