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怎麽哪兒都是雷佳音?”刷臉太頻繁遭吐槽

“怎麽哪兒都是雷佳音?”刷臉太頻繁遭吐槽

文章來源: 影吹斯汀 於 2025-06-30 00:46:1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最近劇集《長安的荔枝》和電影《醬園弄·懸案》相繼問世,兩部作品的觀眾評價都不算好,前者篇幅注水的問題,後者敘事失焦和邏輯崩壞的問題,都引發了許多批評。

與此同時,分別在兩部作品中擔綱核心主演的雷佳音,也招來了不小的爭議。一方麵,網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怎麽哪兒都是雷佳音”的抱怨,甚至對他老早就有的“資源咖”指控,也又浮上了水麵。

為什麽都愛用雷佳音?

分別在小紅書、微博和知乎的搜索欄輸入“雷佳音”,你能得到非常接近的前排聯想詞,這足以反映不少觀眾的疑問:雷佳音是不是資源咖?如果不是,那他的資源憑什麽這麽好?

所有人都知道雷佳音的資源好,有些人會將這歸結於他的“資源咖”體質,認為有特定的金主資本,在一次又一次地推雷佳音上劇、上電影。

但演員“德不配位”、資方還非要硬塞硬頂的情況,在影視圈中還不至於有某些觀眾想象中那麽泛濫。雷佳音資源好的核心原因,是他的綜合素質在同輩中處於頭部。

什麽叫“綜合素質”?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考慮,上戲科班出身的雷佳音顯然是一位好演員。他不僅台詞、表情、肢體表演能力紮實,身上也糅合了樸實、穩重和機靈、油滑兩種相互對立的特質,能夠勝任不同類型、不同分量的角色。金鷹、白玉蘭、飛天三項視帝(《人世間》),金雞影帝(《第二十條》),總不可能是“資本”或“金主”充值送的。

從市場角度考慮,即使現在有一些反感的聲音出現,但這改變不了雷佳音觀眾緣好的事實。

首先,雷佳音具備電視劇爆款(《我的前半生》《長安十二時辰》《人世間》)積攢起來的國民度,男女老少都認識,形象辨識度和親和力都很高。

同時,他在電影領域也有突出的票房履曆。如果把並非一番的《滿江紅》和《熱辣滾燙》算上有“蹭票房”嫌疑,那《超時空同居》(2018年,9.03億)、《刺殺小說家》(10.35億)、《堅如磐石》(2023年,13.51億)、《第二十條》(2024年,24.29億)等絕對一番電影的票房,也已經足夠讓資本放心。

當然肯定會有聲音說,《刺殺小說家》的最大賣點是特效,《堅如磐石》和《第二十條》的最大賣點是張藝謀,雷佳音雖為一番,但隻是“搭便車”的。

這話倒也不算錯,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雷佳音雖非能讓觀眾“為他而來”的巨星,但他國民認知度強、親和力高、不勸退路人的特質,也是一種市場競爭力,不是隨便換一個男演員就能做到。

除了以上優勢外,業內和媒體往往也會提到,雷佳音性格好,情商高,圈內人緣上佳。勤懇謙遜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片場內外溝通能力,不擺架子、主角配角客串都不挑的自我定位……這樣的員工,恐怕沒有製片方和導演會不想要。

這就是雷佳音所謂“資源”背後的“秘密”。

刷臉是真,但戲路絕對不窄

雷佳音的這波輿論危機,最直接的原因是最近刷臉確實頻繁,且他的形象特質和所飾演的角色不完全契合,不隻是《醬園弄·懸案》中的反派警察局長薛至武,《長安的荔枝》本應在雷佳音表演舒適區內的“窩囊”小吏李善德,也受到一些批評。

另外,兩部作品的整體風評擺在這兒,作為主演想要完全不被連帶,也不現實。

這說的是《長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

說了這麽多,並不是為了給雷佳音所謂“洗白”。部分觀眾確實“看煩了他”不假,但這背後的鍋,確實怪不著某位演員本人。

影視屏幕被“少數人霸屏”,根源其實還是近年來老生常談的“沒人了”話題。被吐槽、嫌棄的雷佳音,其實充當了一個沙包——觀眾將對國內影視圈某些現象的深層不滿,通過集火某位演員的方式,宣泄了出來。

自從憑借熱劇《我的前半生》(2017)中的“前夫哥”陳俊生走紅以來,雷佳音的這幾年,確實順得有些夢幻。根據物極必反的道理,如果這時候還完全沒遭遇任何輿論反彈,反倒有些不正常。

這也意味著,即使雷佳音的表演不出任何問題,也肯定有觀眾因為單純的“看煩了”,而對他產生反感。

說到刷臉,《長安的荔枝》是《天才基本法》(2022)以來,雷佳音主演的劇集時隔三年再次開播,至於綜藝,更是已經四年不見他的身影。綜上,雷佳音在小熒屏上的曝光,其實並不算誇張。

至於電影那一頭,雷佳音最近幾年的曝光度,就太高了。

2023年至今,雷佳音共有六部電影上映,看似不算特別多。但這六部電影累計票房已超125億,其中四部在春節檔(《交換人生》《滿江紅》《熱辣滾燙》《第二十條》)上映,一部是暑期檔全明星大片(《醬園弄·懸案》),一部是國慶檔全明星大片(《堅如磐石》)。

可以說,雷佳音在最容易被觀眾看到的重磅電影裏,確實是高強度刷臉。

實事求是地說,近期雷佳音受到的許多“指控”中,批評他和角色適配度不高,或是形象管理不夠好的,都多少有一定道理。不過即使是《醬園弄·懸案》中備受爭議的薛至武,這個角色的問題之源恐怕也不在雷佳音,而在於從劇本層麵就混亂不堪的糟糕人設。

但如果要說雷佳音“演什麽都一個樣”,就有些冤枉人了。

刨去像薛至武這樣演繹有爭議的角色,僅在過去幾年的大熱作品中,雷佳音就成功演繹過孔武忠勇的不良帥(《長安十二時辰》)、唯唯諾諾的地下黨叛徒(《懸崖之上》)、穩重善良的小民(《人世間》)、城府極深的奸相(《滿江紅》)……

雖然在“中年窩囊廢”的賽道上駕輕就熟,但這不意味著雷佳音的戲路僅限於此。張藝謀對雷佳音的第一條評價,就是“可塑性強”。

當然,可塑性再強的演員,也不可能以百分之百的適配性演好所有角色,比如薛至武,比如《堅如磐石》中的蘇見明,都是這樣。

但觀眾真正想問的是:為什麽好像全世界的男性角色,都要找他來演呢?

症結不在演員個人,在行業生態

客觀來說,演技和可塑性強、觀眾緣好、性格和業內人緣也好的雷佳音,現在是大項目主角或重要配角最受歡迎的次優選擇(當然,他還不是大項目絕對主角的最優選,原因下文有解釋)。

既然雷佳音處在這麽一個市場生態位上,他不缺主角演、不缺大戲演的現狀就很合理。

但雷佳音的“刷臉”之所以能在最近引起爭議,最大的症結不在他本人,而在於國內影視圈(尤其是影壇)頭部資源的集中化。

導演和片方選擇雷佳音無可厚非,好項目對主要男演員的選擇麵太窄,雷佳音所在的這個“池子”裏選項太少,才是更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女演員的選擇情況中,可以說更加突出,在此就不展開贅述了。

前麵說了雷佳音的“綜合素質”強,包括表演、人氣、態度三點。或許能滿足其中某一兩點的演員不少,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資方越來越趨於保守,往往隻傾向於選擇雷佳音這樣早已被市場成功驗證過的頭部演員。

一部頭部製作的電影選男一,選不了吳京、沈騰,就選雷佳音;但如果選不了雷佳音,去選郭京飛、李光潔、劉奕君等同樣優秀的中生男演員,大概率是過不了會的。

前幾年觀眾批評香港電影熟臉紮堆,總是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排列組合”,內地影壇雖然還沒到那種地步,但能扛起大製作電影、給予投資者信心,同時又有演技托底的演員,也真的太少了——這導致表演能力強、又很勤奮、還不挑戲的雷佳音,自然就特別“刷臉”。

當然,雷佳音被“煩”也不單是因為刷臉太多,某些固有的短板,還是給了觀眾一些批評他的合理理由。

首先是個人特質方麵的問題。雷佳音雖然實力和觀眾緣俱佳,但他畢竟還處在“戲帶人”的層次,不能像吳京、沈騰、王寶強一樣,以鮮明的個人特質做到“人帶戲”。

在擔當不少商業大片如《刺殺小說家》《堅如磐石》的男一號時,氣場展現較弱,存在感稀鬆平常,讓觀眾感覺這些角色並不是“非他不可”,這也助長了某些關於他是否“資源咖”的爭議。

第二點也不可忽視:形象問題。這次有不少女觀眾表示《醬園弄·懸案》中薛至武的痘坑影響觀感,雖然這是電影化妝的結果,但其實也戳中了雷佳音的外貌短板。如果雷佳音是一位標準的帥哥演員,即使刷臉,觀眾對他的“煩”,可能也會有所消減。

事實上不僅是雷佳音,國內影壇堪當中流砥柱的中生代男演員中,“顏值”不與“實力”相匹配,靠演技而非顏值立足,本來就是廣泛存在的客觀事實。

但無論如何,雷佳音本人,是不該給國內演員選擇麵小的行業大問題背鍋的。如果有足夠多兼具業務能力、國民度和顏值的演員,何至於讓他這麽刷臉呢?

演員曝光度如何權衡,該考慮停下休息嗎?

當然,該不該背鍋是一回事,觀眾對雷佳音的“煩”,卻又是客觀存在的另一件事。

在主演姓名是電影票房最大變量的時代,電影明星需要控製曝光度以降低“易得性”(accessibility)、提高神秘感或逼格。前段時間,老牌好萊塢巨星丹澤爾·華盛頓告誡後輩新星邁克爾·B·喬丹要減少曝光,可見這條規律,即使今天也沒有被徹底遺忘。

當然,時代不同了,中國娛樂圈的具體情況也和好萊塢有所差別。

對於雷佳音這類從電視劇走出,至今影視雙棲,人設又較為親民的影星而言,顯然不能像那類遠古電影巨星一樣視演電視劇為“墮落”,甚至有時上一上綜藝,也是進一步提升國民度的不錯選擇。

不過曝光度雖沒必要太低,但太高了,總歸還是一種對新鮮感的透支。鄧超和黃渤的電影事業,有沒有受到綜藝大火的負麵影響?這眾說紛紜。但張譯2023年多達七部作品播出和上映的奇景,有沒有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肯定有。

那張譯前段時間在華表獎上發表的暫時息影決定,能不能成為雷佳音的參考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從未離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美駐中使館發布一份“傷害性不大 侮辱性極強”圖文警告
李承鵬: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糞水的《時間撿屎》
內蒙古6大學生參觀礦場 全部溺亡 掀網絡熱議
華女18歲懷孕偷渡美國 21年後“功成名就”卻遭驅逐




24小時討論排行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複出現在愛潑斯坦文件中…
華裔女孩回雲南認親 28年前與親生父母在醫院走失
學者開投票 中國網友竟一麵倒挺民進黨 原因毛骨悚然
德媒:特朗普成功挑撥離間了歐中的關係
愛潑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宮癱瘓了”
紐約時報:從邊境小城滿洲裏看中國如何支撐俄羅斯經濟
東北大學6名大學生“溺亡”,讓人後背發涼
華爾街日報:為什麽股票在上漲?沒人知道
烏軍總司令匯款百萬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親屬發聲
華人地下夜總會被突襲 涉毒品性交易 多名無證移民被捕!
半年不到,DeepSeek已跌落神壇?用戶都去哪了?
特朗普誇耀施壓使日本讓步,追加采購美國數十億軍火
特朗普指控奧巴馬“叛國”,背後有何恩怨與心機?
觀察:特朗普強硬的關稅策略正在取得成效
習近平減少出訪下放部分職責 優先處理國內問題
奧巴馬抨擊特朗普關於2016年大選"叛國"的説法"荒謬"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怎麽哪兒都是雷佳音?”刷臉太頻繁遭吐槽

影吹斯汀 2025-06-30 00:46:12

最近劇集《長安的荔枝》和電影《醬園弄·懸案》相繼問世,兩部作品的觀眾評價都不算好,前者篇幅注水的問題,後者敘事失焦和邏輯崩壞的問題,都引發了許多批評。

與此同時,分別在兩部作品中擔綱核心主演的雷佳音,也招來了不小的爭議。一方麵,網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怎麽哪兒都是雷佳音”的抱怨,甚至對他老早就有的“資源咖”指控,也又浮上了水麵。

為什麽都愛用雷佳音?

分別在小紅書、微博和知乎的搜索欄輸入“雷佳音”,你能得到非常接近的前排聯想詞,這足以反映不少觀眾的疑問:雷佳音是不是資源咖?如果不是,那他的資源憑什麽這麽好?

所有人都知道雷佳音的資源好,有些人會將這歸結於他的“資源咖”體質,認為有特定的金主資本,在一次又一次地推雷佳音上劇、上電影。

但演員“德不配位”、資方還非要硬塞硬頂的情況,在影視圈中還不至於有某些觀眾想象中那麽泛濫。雷佳音資源好的核心原因,是他的綜合素質在同輩中處於頭部。

什麽叫“綜合素質”?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考慮,上戲科班出身的雷佳音顯然是一位好演員。他不僅台詞、表情、肢體表演能力紮實,身上也糅合了樸實、穩重和機靈、油滑兩種相互對立的特質,能夠勝任不同類型、不同分量的角色。金鷹、白玉蘭、飛天三項視帝(《人世間》),金雞影帝(《第二十條》),總不可能是“資本”或“金主”充值送的。

從市場角度考慮,即使現在有一些反感的聲音出現,但這改變不了雷佳音觀眾緣好的事實。

首先,雷佳音具備電視劇爆款(《我的前半生》《長安十二時辰》《人世間》)積攢起來的國民度,男女老少都認識,形象辨識度和親和力都很高。

同時,他在電影領域也有突出的票房履曆。如果把並非一番的《滿江紅》和《熱辣滾燙》算上有“蹭票房”嫌疑,那《超時空同居》(2018年,9.03億)、《刺殺小說家》(10.35億)、《堅如磐石》(2023年,13.51億)、《第二十條》(2024年,24.29億)等絕對一番電影的票房,也已經足夠讓資本放心。

當然肯定會有聲音說,《刺殺小說家》的最大賣點是特效,《堅如磐石》和《第二十條》的最大賣點是張藝謀,雷佳音雖為一番,但隻是“搭便車”的。

這話倒也不算錯,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雷佳音雖非能讓觀眾“為他而來”的巨星,但他國民認知度強、親和力高、不勸退路人的特質,也是一種市場競爭力,不是隨便換一個男演員就能做到。

除了以上優勢外,業內和媒體往往也會提到,雷佳音性格好,情商高,圈內人緣上佳。勤懇謙遜的工作態度,較強的片場內外溝通能力,不擺架子、主角配角客串都不挑的自我定位……這樣的員工,恐怕沒有製片方和導演會不想要。

這就是雷佳音所謂“資源”背後的“秘密”。

刷臉是真,但戲路絕對不窄

雷佳音的這波輿論危機,最直接的原因是最近刷臉確實頻繁,且他的形象特質和所飾演的角色不完全契合,不隻是《醬園弄·懸案》中的反派警察局長薛至武,《長安的荔枝》本應在雷佳音表演舒適區內的“窩囊”小吏李善德,也受到一些批評。

另外,兩部作品的整體風評擺在這兒,作為主演想要完全不被連帶,也不現實。

這說的是《長安的荔枝》中的李善德

說了這麽多,並不是為了給雷佳音所謂“洗白”。部分觀眾確實“看煩了他”不假,但這背後的鍋,確實怪不著某位演員本人。

影視屏幕被“少數人霸屏”,根源其實還是近年來老生常談的“沒人了”話題。被吐槽、嫌棄的雷佳音,其實充當了一個沙包——觀眾將對國內影視圈某些現象的深層不滿,通過集火某位演員的方式,宣泄了出來。

自從憑借熱劇《我的前半生》(2017)中的“前夫哥”陳俊生走紅以來,雷佳音的這幾年,確實順得有些夢幻。根據物極必反的道理,如果這時候還完全沒遭遇任何輿論反彈,反倒有些不正常。

這也意味著,即使雷佳音的表演不出任何問題,也肯定有觀眾因為單純的“看煩了”,而對他產生反感。

說到刷臉,《長安的荔枝》是《天才基本法》(2022)以來,雷佳音主演的劇集時隔三年再次開播,至於綜藝,更是已經四年不見他的身影。綜上,雷佳音在小熒屏上的曝光,其實並不算誇張。

至於電影那一頭,雷佳音最近幾年的曝光度,就太高了。

2023年至今,雷佳音共有六部電影上映,看似不算特別多。但這六部電影累計票房已超125億,其中四部在春節檔(《交換人生》《滿江紅》《熱辣滾燙》《第二十條》)上映,一部是暑期檔全明星大片(《醬園弄·懸案》),一部是國慶檔全明星大片(《堅如磐石》)。

可以說,雷佳音在最容易被觀眾看到的重磅電影裏,確實是高強度刷臉。

實事求是地說,近期雷佳音受到的許多“指控”中,批評他和角色適配度不高,或是形象管理不夠好的,都多少有一定道理。不過即使是《醬園弄·懸案》中備受爭議的薛至武,這個角色的問題之源恐怕也不在雷佳音,而在於從劇本層麵就混亂不堪的糟糕人設。

但如果要說雷佳音“演什麽都一個樣”,就有些冤枉人了。

刨去像薛至武這樣演繹有爭議的角色,僅在過去幾年的大熱作品中,雷佳音就成功演繹過孔武忠勇的不良帥(《長安十二時辰》)、唯唯諾諾的地下黨叛徒(《懸崖之上》)、穩重善良的小民(《人世間》)、城府極深的奸相(《滿江紅》)……

雖然在“中年窩囊廢”的賽道上駕輕就熟,但這不意味著雷佳音的戲路僅限於此。張藝謀對雷佳音的第一條評價,就是“可塑性強”。

當然,可塑性再強的演員,也不可能以百分之百的適配性演好所有角色,比如薛至武,比如《堅如磐石》中的蘇見明,都是這樣。

但觀眾真正想問的是:為什麽好像全世界的男性角色,都要找他來演呢?

症結不在演員個人,在行業生態

客觀來說,演技和可塑性強、觀眾緣好、性格和業內人緣也好的雷佳音,現在是大項目主角或重要配角最受歡迎的次優選擇(當然,他還不是大項目絕對主角的最優選,原因下文有解釋)。

既然雷佳音處在這麽一個市場生態位上,他不缺主角演、不缺大戲演的現狀就很合理。

但雷佳音的“刷臉”之所以能在最近引起爭議,最大的症結不在他本人,而在於國內影視圈(尤其是影壇)頭部資源的集中化。

導演和片方選擇雷佳音無可厚非,好項目對主要男演員的選擇麵太窄,雷佳音所在的這個“池子”裏選項太少,才是更大的問題。

這個問題在女演員的選擇情況中,可以說更加突出,在此就不展開贅述了。

前麵說了雷佳音的“綜合素質”強,包括表演、人氣、態度三點。或許能滿足其中某一兩點的演員不少,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資方越來越趨於保守,往往隻傾向於選擇雷佳音這樣早已被市場成功驗證過的頭部演員。

一部頭部製作的電影選男一,選不了吳京、沈騰,就選雷佳音;但如果選不了雷佳音,去選郭京飛、李光潔、劉奕君等同樣優秀的中生男演員,大概率是過不了會的。

前幾年觀眾批評香港電影熟臉紮堆,總是劉青雲、古天樂、張家輝“排列組合”,內地影壇雖然還沒到那種地步,但能扛起大製作電影、給予投資者信心,同時又有演技托底的演員,也真的太少了——這導致表演能力強、又很勤奮、還不挑戲的雷佳音,自然就特別“刷臉”。

當然,雷佳音被“煩”也不單是因為刷臉太多,某些固有的短板,還是給了觀眾一些批評他的合理理由。

首先是個人特質方麵的問題。雷佳音雖然實力和觀眾緣俱佳,但他畢竟還處在“戲帶人”的層次,不能像吳京、沈騰、王寶強一樣,以鮮明的個人特質做到“人帶戲”。

在擔當不少商業大片如《刺殺小說家》《堅如磐石》的男一號時,氣場展現較弱,存在感稀鬆平常,讓觀眾感覺這些角色並不是“非他不可”,這也助長了某些關於他是否“資源咖”的爭議。

第二點也不可忽視:形象問題。這次有不少女觀眾表示《醬園弄·懸案》中薛至武的痘坑影響觀感,雖然這是電影化妝的結果,但其實也戳中了雷佳音的外貌短板。如果雷佳音是一位標準的帥哥演員,即使刷臉,觀眾對他的“煩”,可能也會有所消減。

事實上不僅是雷佳音,國內影壇堪當中流砥柱的中生代男演員中,“顏值”不與“實力”相匹配,靠演技而非顏值立足,本來就是廣泛存在的客觀事實。

但無論如何,雷佳音本人,是不該給國內演員選擇麵小的行業大問題背鍋的。如果有足夠多兼具業務能力、國民度和顏值的演員,何至於讓他這麽刷臉呢?

演員曝光度如何權衡,該考慮停下休息嗎?

當然,該不該背鍋是一回事,觀眾對雷佳音的“煩”,卻又是客觀存在的另一件事。

在主演姓名是電影票房最大變量的時代,電影明星需要控製曝光度以降低“易得性”(accessibility)、提高神秘感或逼格。前段時間,老牌好萊塢巨星丹澤爾·華盛頓告誡後輩新星邁克爾·B·喬丹要減少曝光,可見這條規律,即使今天也沒有被徹底遺忘。

當然,時代不同了,中國娛樂圈的具體情況也和好萊塢有所差別。

對於雷佳音這類從電視劇走出,至今影視雙棲,人設又較為親民的影星而言,顯然不能像那類遠古電影巨星一樣視演電視劇為“墮落”,甚至有時上一上綜藝,也是進一步提升國民度的不錯選擇。

不過曝光度雖沒必要太低,但太高了,總歸還是一種對新鮮感的透支。鄧超和黃渤的電影事業,有沒有受到綜藝大火的負麵影響?這眾說紛紜。但張譯2023年多達七部作品播出和上映的奇景,有沒有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肯定有。

那張譯前段時間在華表獎上發表的暫時息影決定,能不能成為雷佳音的參考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