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可能迫使這家美國公司將業務遷往中國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Cocona
Labs生產製造麵料的化合物,銷售給服裝製造商。該公司正考慮將部分生產業務轉移到中國,這恰恰與特朗普總統希望其關稅政策所能達成的目標背道而馳。
在有關貿易的爭論中,那些關於美國紡織業奄奄一息的故事往往會提到受到中國競爭威脅的紡織廠。然而,一家名為Cocona
Labs的科羅拉多公司卻通過將產品出口到太平洋彼岸,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Cocona生產用於製造麵料的化合物,這些麵料被製成床上用品、毛巾和衣物,尤其是戶外裝備。這些功能性成分能將水分從皮膚上帶走,使材料更保暖、速幹。Cocona將其生產的大約三分之二的化合物送往中國,那裏的工廠負責紡紗、織布以及縫製亞麻製品和服裝。許多成品最終又回到美國。
但特朗普政府發起的全球貿易戰動搖了該公司的經濟基礎。麵對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尤其是中國實施的報複性征稅,Cocona可能會開始做出改變。可能的舉措包括:將其核心產品(由化合物組成的所謂母料)的部分生產從美國轉移到中國的工廠。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夫·鮑曼在俄勒岡州本德的家中表示:“我們正在積極實施這一計劃。”
特朗普將他的貿易戰宣傳為迫使跨國企業放棄中國、將工廠遷回美國的一種手段。然而,這家在全球擁有20名員工的小企業的經曆證明,關稅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迫使該公司考慮將業務轉移到太平洋彼岸。
“太瘋狂了,對不對?”鮑曼說。
尤其讓他感到不滿的是,他的生意受到幹擾是為了一個被他斥為異想天開的目標。
“那些服裝廠和床上用品廠絕對不可能大量回到美國,”他說。“除非美國消費者願意花更多錢購買這些商品。”
Cocona利用從美國西南部開采的礦物,將它們製成顆粒。然後,位於上中西部州和東南部州的工廠將這些顆粒製成母料,用於製造床上用品、毛巾和服裝的麵料。
Cocona將其生產的約三分之二的化合物運往中國,但鑒於關稅問題的不確定性,公司首席執行官傑夫·鮑曼一直在研究如何將其母粒的某些生產階段轉移到中國或印度。
現年72歲的鮑曼在兩個與他目前的工作直接相關的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登山運動以及尋求讓登山者更舒適的方法。作為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他曾為麵料先驅比爾·戈爾工作。戈爾開發了輕便、透氣、防水的材料Gore-Tex。
2013年被Cocona請來掌舵之前,他以為自己住在西班牙,享受攀岩的退休狀態會一直繼續下去。這家公司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
Cocona的業務多為商業機密,鮑曼對其中的細節諱莫如深。總的來說流程是這樣的:從美國西南部開采礦物,運到美國的中大西洋地區,在那裏將它們製成顆粒。然後,位於上中西部州和東南部州的工廠將這些顆粒製成母料。Cocona將這些產品出口給中國、台灣、印度、葡萄牙、土耳其、西班牙和薩爾瓦多生產紗線的企業。
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發起的貿易戰並沒有讓該公司感到意外。六年前,美中之間的敵意加劇,Cocona開始在印度開發新市場。但它在中國的合作夥伴有些保持了幾十年的關係,不可能被取代。
鮑曼說:“中國的紡織業基礎設施在世界上真的沒有其他地方能與之匹敵。”
4月,特朗普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45%。北京方麵則將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125%。鮑曼遇到了麻煩。幸運的是,他立即找到了解決方案。他在上海的倉庫裏存放的母料足以滿足訂單需求,無需額外發貨。
此後的幾個月裏,隨著各方開始談及舉行貿易談判,特朗普政府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30%,而北京則將其報複性關稅降至10%。盡管如此,鮑曼仍然擔心新的敵對行動可能隨時爆發。
他的客戶正在推遲采購,等待未來貿易協定的明確。
“整個供應鏈上都沒有人下單,”他說。他剛結束為期三周的亞洲考察之旅。他還表示,各地都是這種情況。
麵對這一威脅,鮑曼放緩了一係列旨在拓展新產品線的項目。他暫停了實驗室的工作和產品測試。
“我們都在觀望會發生什麽,”他說。但他不能坐等結果,隻能提前製定備選方案。“不能把願望當成策略,”他補充道。
考慮到這一點,鮑曼一直在研究如何將其母料的某些生產階段轉移到亞洲——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這樣,他就可以繞開關稅,將產品銷售給他的中國客戶。
“我們可以在30天內啟動這個計劃,”他說。
他將把業務從美國的供應商轉移到亞洲——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項旨在將就業帶回美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