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機器人足球賽:摔倒動彈不得 人類抬擔架救傷兵…

首場機器人足球賽:摔倒動彈不得 人類抬擔架救傷兵…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綠茵場上,身著各色隊服的人形機器人帶球、“過人”、射門……內地首場機器人足球3V3(3人對戰3人)AI賽總決賽(下稱“機超”)周六(28日)晚在北京亦莊舉行,吸引全網1.36億觀看量。現場滑稽場麵頻頻上演:機器人“隊員”們不時為爭球衝撞“肉搏”,有的摔倒在地,動彈不得,人類擔架員忙跑上場地,將“傷員”抬走。現場解說稱,現在機器人雖四肢發達,但頭腦仍不太聰明,缺少傳球配合,讓觀賞性打了折扣。分析指,人形機器人仍麵臨技術、成本等挑戰,賽事經濟將是未來10年技術發展的重要驅動。

人類抬擔架救“傷兵”

中新社報道,從蛇年春晚上扭秧歌,到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鬆,人形機器人熱度持續攀升。與機器人半馬不同,踢足球更加考驗機器人在運動控製、視覺感知、定位導航、決策規劃等領域技術成果。

經過前期角逐,北京信息科技大學Blaze光熾隊、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Power智能隊、清華大學火神隊、中國農業大學山海隊4支戰隊,晉級此次總決賽。伴隨哨聲響起,機器人開展進攻防對抗,不時為爭球衝撞。每一次進球,全場總會響起觀眾喝彩聲與掌聲。

現場滑稽場麵也頻頻上演:機器人或貼身“肉搏”後摔倒,或自己不經意間失去重心,場外工作人員會手持擔架,將倒地機器人抬出,減少比賽中斷。有觀眾調侃,擔架員才是足球賽上最忙碌的人。經過3小時比賽,清華大學火神隊最終奪冠。

依賴AI策略自主運行

“為讓機器人自主踢球,我們通過算法設計,推動圖像識別提取球與球門等位置信息,決策算法選擇合適動作,運動控製係統向關節發出指令。”火神隊隊長王與時表示,該隊借鑒人類團隊配合經驗,確定不同機器人負責吸引、防守、接應與射門。

大賽組委會執行主任程昊表示,所有參賽機器人完全依賴AI策略自主運行,無需人類保護員幹預,自主完成跌倒爬起動作。綠茵場上的“總動員”,是北京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

今年8月,北京將舉辦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目前已吸引逾50支賽隊報名,機超是這場運動會的首場測試賽。除技術演練外,這場足球賽在商業運營層麵做出了探索,讚助和票務是兩大收入來源。比賽吸引了國窖、加多寶、海爾等知名讚助商;貓眼平台上99元一張的門票在比賽前業已告罄。據估算,當晚現場觀眾約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