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用碉堡剋星攻擊伊斯法罕 美坦承:太深了炸不到
自由時報
2025-06-29 07:49:43
伊斯法罕的地下設施研判儲存伊朗近60%的濃縮鈾庫存,但由於太深,美軍研判使用“碉堡剋星”無效。(路透)
美軍22日對伊朗3處重要核設施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發動空襲,其中動用“碉堡剋星”GBU-57巨型鑽地彈攻擊福爾多、納坦茲,而對伊斯法罕僅用戰斧導彈;對此,美軍坦承伊斯法罕的核設施太深,“碉堡剋星”可能不會有效。
據美國媒體《CNN》報導,根據26日美軍簡報會出席者和其他人的報告,美國高級將領在簡報會上向參議員透露,上週末美軍沒有對伊朗伊斯法罕使用掩體炸彈的原因,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John
D. Caine)表示,他們認為該設施太深,炸彈可能不會有效果,這是首次有關美軍未對伊斯法罕使用GBU-57巨型鑽地彈的解釋。
伊斯法罕的地下設施研判儲存伊朗近60%的濃縮鈾庫存,伊朗要製造核武器,就必須擁有這些鈾。對此,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的發言人拒絕回應,稱他無法就主席提交給國會的機密簡報發表評論。
1名參與簡報會的議員透露,中央情報局局長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在簡報會上告訴議員們,情報界評估,伊朗大部分濃縮核材料都埋在伊斯法罕和福爾多。
有民主黨參議員批評伊朗的部分核能力“藏匿於地下深處,我們永遠無法觸及。因此,他們有能力將大量保存下來的核能力轉移到美國轟炸能力無法觸及的地區。”但共和黨議員則認為“此次任務的目的是消除伊朗核計劃的發展。這方麵已被消除,至於銷毀核材料則不屬於主要任務範圍。”
Maxar Technologies公司於6 月22日拍攝的高解析度影像顯示,福爾多核設施一帶出現6個新形成的彈坑(MAXAR
TECHNOLOGIES/Handout via REU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