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F1:狂飆飛車》裏61歲的皮特,帥到掉渣!

《F1:狂飆飛車》裏61歲的皮特,帥到掉渣!

文章來源: 斯嘉麗聊電影 於 2025-06-27 18:18:0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部涉及行業專業領域的電影,對觀眾最成功的影響,就是讓對這個行業一竅不通的觀眾,因為電影,而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對這個行業充滿一窺究竟的興趣。

比如,看完《F1》,就讓我這個對賽車一竅不通,玩卡丁車都嚇得要死的人,看完電影第一時間去了解F1到底是個什麽鬼。

《F1:狂飆飛車》裏61歲的皮特,帥到掉渣!

1 不懂賽車也能找到觀影樂趣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賽車外行,你也會感受到F1的樂趣。

這個樂趣,在於電影對賽車的講述太專業了。

其實進電影院之前,我內心的預判是,有沒有跟《飛馳人生2》買版權?

畢竟皮特61歲了,這不就是老年人重返賽場,老當益壯的故事嗎?

跟沈騰中年矮窮挫重返賽場,一路開掛是不是很同質化啊?

但是看了三分之一,我就知道我錯了。



這個質感、專業度、畫麵、剪輯方式,《飛馳人生2》飛也追不上。

說一個讓我最震撼的剪輯方式吧。

電影在拍攝賽車的時候,切換了很多角度,可以說讓觀眾360度沉浸式進入電影的視角。

我雖然不懂賽車,但是我懂電影啊。

這種完全代入駕駛者的視角,讓我緊張得不行。

我猜導演的意思是,他讓我們擁有了全息投影的感覺,觀眾已經不是旁觀主角人生的人,而是代入駕駛者的感受。

這種多角度的切換讓我覺得特別爽,尤其是貼地朝前看著路麵的鏡頭,就像我自己坐在車裏一樣,非常類似我們戴著AR眼鏡玩飛車的感受。

說實話,我有點害怕,因為我就是很怕開車的人,心跳一加速,我就覺得我是不是要被車甩出去了!

一旦我開車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了,就會立刻選擇踩刹車,沒錯,我就是這麽慫!這麽害怕速度與激情!

所以這部電影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

而如果隻是像《飛馳人生2》的視角,其實我們還是旁觀者,旁觀資源咖範某無孔不入地加戲,這個賽道我在內娛看太多了,毫無新意且厭惡。

所以,從觀影的沉浸式感受來看,強烈建議大家看3D。

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導演懂賽車,也懂觀眾對賽車的期待,更懂一部賽車電影應該怎麽跟觀眾對話。

果不其然,我為大家查了查,電影的製片人就是現役車手。

韓寒也是玩賽車的,差距還是有點大啊。



2 劇情套路卻不俗套

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粗看,跟《飛馳人生2》是有類似的,都是一個遠離自己原本賽道的中老年,因為種種原因回到自己的賽場,在短時間裏,小宇宙爆發,最終贏得第一。

其實影視劇的套路就這麽幾個,很少有別人完全沒有用過的套路,經典的套路永遠都是有效的,區別在於你如何利用它。

相比《飛馳人生2》,我更喜歡《F1》對這個套路的演繹。

因為《F1》更真實。

大家都是闊別多年的天才重回賽場,皮特跟黑人小哥之間的衝突,比沈騰和資源咖之間的互動生動得多。

大家都是開掛,帶領墊底團隊成為冠軍,但是《F1》在走向冠軍路上的曲折情節設置得非常成熟,完全遵循編劇套路中對觀眾心情預期的掌控。

我給你們理一理。



起步階段,製造期待。

皮特出場秀一臉,然後接受新賽事,試開展現水平。

這個部分,是順利開局,讓觀眾知道,主角絕非凡人。

於是,觀眾心理就有一個他這麽厲害,一定開局會很順利的預期。那麽,成熟的編劇套路,就應該是攔截這個預期。

第二步,製造障礙。

果然,開局兩個人就撞車了。

這是在觀眾高起點的預期下往下壓,作用是螺旋式推進觀眾更大的預期。

因為情緒一定要有低穀,攀升時才會更爽。



第三步,克服困難

接下來就是皮特發揮自己的能力調教團隊的過程。

經過第一次撞車的低穀,現在到了觀眾第二次情緒上升期。

第四步,再遇困難

為什麽事情順利推進後,又要遇到困難呢?

為什麽不是馬上就推進到拿冠軍呢?

這裏有兩個考慮。

第一個考慮是時長。接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長,隻有一兩次螺旋式前進是到達不了的。

第二個考慮是,如果隻有一兩次情緒挫折,觀眾的嗨點是到不了最高的。

這個問題,就是《飛馳人生2》的問題了,情緒一定要多次打壓,最後的爆發才會讓人覺得震撼。

所以,又出現了黑人小將撞車事件,團隊陷入低潮。



第四步,再次磨合

當觀眾因為黑人小將的問題又陷入情緒低落期時,皮特再次展現自己的團隊領導力。

在反複的摩擦中,皮特在觀眾心裏會建立起一個立體的車手形象。

團隊本身在過程中的成長,也是編劇要呈現的內容。

這一點,也是《飛馳人生2》所缺乏的。

這個階段,團隊的成長和皮特的光環蹭蹭蹭地上漲。

觀眾經曆了幾次情緒過山車之後,需要一個釋放,所以,這個部分的劇情比較爽,就像短劇一樣,名次一路高歌猛進,到達最後一場比賽。



第五步,最後關頭的欲揚先抑

其實,到了這個部分,所有的劇情走向跟我的猜測都完全重合了。

好萊塢電影看多了,我感覺我也可以成為流水線編劇中討生活的一員。

這個部分必須要出個問題。

因為馬上要大結局了,觀眾開心得太久了,直通大結局就沒有任何意外,情緒過於順暢,也就不一定那麽印象深刻。

所以,這個部分出現了內鬼,賽事被停,何去何從的挫折。

不過沒關係,這是最後一次對觀眾的情緒打壓了。



第六步:走向勝利

最後這個冠軍的獲得拍得很漂亮。

在麵對了確實是自己沒有聽話,導致自己受傷的現實之後,黑人小哥就具備了最後舍棄自己得獎的機會,輔助皮特的合理性。

尤其我要推薦的,是皮特最後一馬當先在賽場上的心流片段。

如果你也曾經有過為了夢想而享受做一件事的樂趣,並到達極致的時刻,你會為這個片段而共鳴。

在看這個片段的時候,我忽然理解了賽車手。

因為我也有夢想。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有人跟我們一起同行,因為人都害怕孤獨。

但是,有時候,我們要做到最後,去追求極致的成功或者極致的好,我們需要獨自前進,需要享受孤獨,需要自己跟自己對話,獨自站在孤獨的頂峰。

你無法跟人分享,隻能感受到妙不可言。

我想,真正享受過這一點的人才能拍出這個畫麵。

這是無關行業,隻是都到頂峰的人能懂的感受。

而感受,是不分行業的。



3 全員演技在線

布拉德.皮特已經61歲了,他跟湯姆克魯斯是不是有一拚?

今年暑期好萊塢老男人看來是要上大分了。

這位拿過金球獎,奧斯卡,威尼斯電影獎的男演員,演過的電影類型和角色無數。

既有《史密斯夫婦》裏的帥氣特工,也有《返老孩童》裏的人生角色,還有《好萊塢往事》這樣的荒誕喜劇角色。

而《F1》無疑將成為皮特又一部人生作品。

對電影剪輯有要求的,對電影專業度有要求的,對演員演技有要求的,對電影劇情有要求的,喜歡賽車的,都會喜歡這部電影。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去看!

以上,我是斯嘉麗。

2025年6月27日

查看評論(0)

24小時熱點排行

50歲萊昂納多與小23歲女友躲雨,超模女友太美了
十年前沒人敢選的專業,居然翻紅了
貝索斯二婚現場曝光,55歲新娘戴兩枚大鑽戒
新規落地!回中國的人注意了:這些充電寶不能帶
馬斯克切腦全場震撼!插腦1.5秒 放言26年治愈失明

24小時討論排行

世界頂級數學家張益唐舉家回國 全職加盟中山大學
特朗普:當總統很危險 早知這樣我可能就不參選了
官媒披露:南昌艦在西太平洋以一對二 逼退外艦
全麵爆發加拿大反南亞仇恨激增 帖文暴增1350%
“美方正擬特朗普訪華計劃,帶上數十名CEO”
清華學霸矽穀殺妻案庭審: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鋸戰
中國展示“肌肉”:稀土出口降至零
伊朗國葬現場:數萬人圍靈痛哭 用衣服擦拭棺槨
尷尬了!德國要求蘋果與穀歌下架DeepSeek應用
特朗普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
IAEA署長認了:伊朗可能數月內重啟濃縮鈾生產
為什麽GDP在漲,稅收在降?
中國肺癌患者突破100萬,女性發病率十年翻2.5倍
特朗普手機被曝由中國生產,官網撤下美國製造標簽
深度:美國打擊伊朗或影響北京對台戰略考量
待產婦“移民”藍州?川普重擊出生公民權 28州或生變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F1:狂飆飛車》裏61歲的皮特,帥到掉渣!

斯嘉麗聊電影 2025-06-27 18:18:02

一部涉及行業專業領域的電影,對觀眾最成功的影響,就是讓對這個行業一竅不通的觀眾,因為電影,而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對這個行業充滿一窺究竟的興趣。

比如,看完《F1》,就讓我這個對賽車一竅不通,玩卡丁車都嚇得要死的人,看完電影第一時間去了解F1到底是個什麽鬼。

《F1:狂飆飛車》裏61歲的皮特,帥到掉渣!

1 不懂賽車也能找到觀影樂趣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個賽車外行,你也會感受到F1的樂趣。

這個樂趣,在於電影對賽車的講述太專業了。

其實進電影院之前,我內心的預判是,有沒有跟《飛馳人生2》買版權?

畢竟皮特61歲了,這不就是老年人重返賽場,老當益壯的故事嗎?

跟沈騰中年矮窮挫重返賽場,一路開掛是不是很同質化啊?

但是看了三分之一,我就知道我錯了。



這個質感、專業度、畫麵、剪輯方式,《飛馳人生2》飛也追不上。

說一個讓我最震撼的剪輯方式吧。

電影在拍攝賽車的時候,切換了很多角度,可以說讓觀眾360度沉浸式進入電影的視角。

我雖然不懂賽車,但是我懂電影啊。

這種完全代入駕駛者的視角,讓我緊張得不行。

我猜導演的意思是,他讓我們擁有了全息投影的感覺,觀眾已經不是旁觀主角人生的人,而是代入駕駛者的感受。

這種多角度的切換讓我覺得特別爽,尤其是貼地朝前看著路麵的鏡頭,就像我自己坐在車裏一樣,非常類似我們戴著AR眼鏡玩飛車的感受。

說實話,我有點害怕,因為我就是很怕開車的人,心跳一加速,我就覺得我是不是要被車甩出去了!

一旦我開車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了,就會立刻選擇踩刹車,沒錯,我就是這麽慫!這麽害怕速度與激情!

所以這部電影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

而如果隻是像《飛馳人生2》的視角,其實我們還是旁觀者,旁觀資源咖範某無孔不入地加戲,這個賽道我在內娛看太多了,毫無新意且厭惡。

所以,從觀影的沉浸式感受來看,強烈建議大家看3D。

從這個角度看,我覺得導演懂賽車,也懂觀眾對賽車的期待,更懂一部賽車電影應該怎麽跟觀眾對話。

果不其然,我為大家查了查,電影的製片人就是現役車手。

韓寒也是玩賽車的,差距還是有點大啊。



2 劇情套路卻不俗套

其實這部電影的劇情粗看,跟《飛馳人生2》是有類似的,都是一個遠離自己原本賽道的中老年,因為種種原因回到自己的賽場,在短時間裏,小宇宙爆發,最終贏得第一。

其實影視劇的套路就這麽幾個,很少有別人完全沒有用過的套路,經典的套路永遠都是有效的,區別在於你如何利用它。

相比《飛馳人生2》,我更喜歡《F1》對這個套路的演繹。

因為《F1》更真實。

大家都是闊別多年的天才重回賽場,皮特跟黑人小哥之間的衝突,比沈騰和資源咖之間的互動生動得多。

大家都是開掛,帶領墊底團隊成為冠軍,但是《F1》在走向冠軍路上的曲折情節設置得非常成熟,完全遵循編劇套路中對觀眾心情預期的掌控。

我給你們理一理。



起步階段,製造期待。

皮特出場秀一臉,然後接受新賽事,試開展現水平。

這個部分,是順利開局,讓觀眾知道,主角絕非凡人。

於是,觀眾心理就有一個他這麽厲害,一定開局會很順利的預期。那麽,成熟的編劇套路,就應該是攔截這個預期。

第二步,製造障礙。

果然,開局兩個人就撞車了。

這是在觀眾高起點的預期下往下壓,作用是螺旋式推進觀眾更大的預期。

因為情緒一定要有低穀,攀升時才會更爽。



第三步,克服困難

接下來就是皮特發揮自己的能力調教團隊的過程。

經過第一次撞車的低穀,現在到了觀眾第二次情緒上升期。

第四步,再遇困難

為什麽事情順利推進後,又要遇到困難呢?

為什麽不是馬上就推進到拿冠軍呢?

這裏有兩個考慮。

第一個考慮是時長。接近兩個半小時的時長,隻有一兩次螺旋式前進是到達不了的。

第二個考慮是,如果隻有一兩次情緒挫折,觀眾的嗨點是到不了最高的。

這個問題,就是《飛馳人生2》的問題了,情緒一定要多次打壓,最後的爆發才會讓人覺得震撼。

所以,又出現了黑人小將撞車事件,團隊陷入低潮。



第四步,再次磨合

當觀眾因為黑人小將的問題又陷入情緒低落期時,皮特再次展現自己的團隊領導力。

在反複的摩擦中,皮特在觀眾心裏會建立起一個立體的車手形象。

團隊本身在過程中的成長,也是編劇要呈現的內容。

這一點,也是《飛馳人生2》所缺乏的。

這個階段,團隊的成長和皮特的光環蹭蹭蹭地上漲。

觀眾經曆了幾次情緒過山車之後,需要一個釋放,所以,這個部分的劇情比較爽,就像短劇一樣,名次一路高歌猛進,到達最後一場比賽。



第五步,最後關頭的欲揚先抑

其實,到了這個部分,所有的劇情走向跟我的猜測都完全重合了。

好萊塢電影看多了,我感覺我也可以成為流水線編劇中討生活的一員。

這個部分必須要出個問題。

因為馬上要大結局了,觀眾開心得太久了,直通大結局就沒有任何意外,情緒過於順暢,也就不一定那麽印象深刻。

所以,這個部分出現了內鬼,賽事被停,何去何從的挫折。

不過沒關係,這是最後一次對觀眾的情緒打壓了。



第六步:走向勝利

最後這個冠軍的獲得拍得很漂亮。

在麵對了確實是自己沒有聽話,導致自己受傷的現實之後,黑人小哥就具備了最後舍棄自己得獎的機會,輔助皮特的合理性。

尤其我要推薦的,是皮特最後一馬當先在賽場上的心流片段。

如果你也曾經有過為了夢想而享受做一件事的樂趣,並到達極致的時刻,你會為這個片段而共鳴。

在看這個片段的時候,我忽然理解了賽車手。

因為我也有夢想。

很多時候,我們希望有人跟我們一起同行,因為人都害怕孤獨。

但是,有時候,我們要做到最後,去追求極致的成功或者極致的好,我們需要獨自前進,需要享受孤獨,需要自己跟自己對話,獨自站在孤獨的頂峰。

你無法跟人分享,隻能感受到妙不可言。

我想,真正享受過這一點的人才能拍出這個畫麵。

這是無關行業,隻是都到頂峰的人能懂的感受。

而感受,是不分行業的。



3 全員演技在線

布拉德.皮特已經61歲了,他跟湯姆克魯斯是不是有一拚?

今年暑期好萊塢老男人看來是要上大分了。

這位拿過金球獎,奧斯卡,威尼斯電影獎的男演員,演過的電影類型和角色無數。

既有《史密斯夫婦》裏的帥氣特工,也有《返老孩童》裏的人生角色,還有《好萊塢往事》這樣的荒誕喜劇角色。

而《F1》無疑將成為皮特又一部人生作品。

對電影剪輯有要求的,對電影專業度有要求的,對演員演技有要求的,對電影劇情有要求的,喜歡賽車的,都會喜歡這部電影。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去看!

以上,我是斯嘉麗。

2025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