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突然大批墜落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突然大批墜落

文章來源: 參考消息 於 2025-06-08 23:56: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6月8日報道,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接連墜落。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學家丹尼·奧利維拉領導的研究小組對“衛星雨”進行了研究。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2019年首次發射“星鏈”衛星,2020年就有衛星墜落。但鑒於馬斯克發射的“星鏈”衛星數量龐大,起初的墜落數量還在合理範圍內。2020年僅墜落了兩顆衛星。但在2021年,墜落數量飆升至78顆。此後兩年,墜落衛星數量基本保持在這個水平(2022年墜落99顆,2023年墜落88顆)。但去年情況發生了奇怪的變化:316顆衛星在大氣層中燒毀。至此,“星鏈”共損失583顆衛星。大約每15顆衛星中就有一顆墜落,到底發生了什麽?

研究小組將衛星墜落的時間與各種自然現象進行對比,發現衛星墜落與太陽活動存在明確的關聯。

研究報告指出:“我們清楚地發現,當前太陽活躍度的增強對‘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產生了顯著影響。這是一個研究衛星軌道阻力的絕佳時期,因為在本輪太陽活動高峰期,地球低軌衛星的數量達到了人類曆史上的最高水平。”

“星鏈”衛星的發射始於2019年,當時處於太陽活動的低穀期。NASA的統計顯示,去年是太陽活動的高峰期。

太陽活動的周期約為11年。當太陽表麵出現許多黑子時,會發生強烈的爆炸和太陽耀斑。太陽風通過日冕洞向外噴發,其中一部分物質會朝地球方向飛去,引發磁暴。當太陽等離子體到達地球並引發磁暴時,還會產生另一種效應——一種對上層大氣的加熱現象。大氣層被加熱後會膨脹,衛星會感受到更大的飛行阻力,從而脫離軌道,最終墜落。

由於“星鏈”衛星需要提供通信服務,其軌道高度較低。據估計,這種軌道上的衛星平均壽命為5年。

盡管這一現象總體上可以理解,但仍有許多謎團。例如,研究報告指出,70%的衛星並非在強磁暴期間墜落,而是在中等磁暴和弱磁暴期間墜落。這很可能是因為弱磁暴通常持續時間更長,會緩慢地“侵蝕”軌道,將衛星推向不可避免的結局。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新晉河南首富,靠一張“旺夫大圓臉”贏麻了!
“殺死”那個錯付910元車費男孩的不僅僅是司機
《年輪》原唱之爭,張碧晨和汪蘇瀧徹底撕破臉
特大暴雨破紀錄,河北易縣“1天下完1年的雨”
花大錢的山姆會員,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24小時討論排行

財政赤字困難 澤連斯基喊歐洲國家出錢 幫烏軍加薪
大罷免0通過 賴清德稱“確立了反共護台的國家方向”
特朗普開懟:“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沒去過”
24名“藍委”全過關 陸媒:民進黨“大罷免”完全失敗
俄媒尋人 25年前與普京合影中國男孩找到了 現任...
特朗普抵達蘇格蘭,當地媒體:美國重刑犯來了
情人78歲丁珮談李小龍離世當天細節 癲癇或是真死因
矽穀的C位都是華人?!華人或統治AI時代
美國退出停火談判,特朗普:哈馬斯不想談判,想死
特斯拉是贏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密集遊說施壓 以色列曾威脅法國放棄承認巴勒斯坦國
斡旋無果 聯合國想買被拒 特朗普政府為何燒掉它
新一輪的美國妖股來了 散戶壓路機前撿銅板?
不看好兩位潛在買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淪為備件
台州富二代28輪激戰,以超20萬/米摘全國單價“地王”
演唱會CEO出軌最大贏家是他 還清57萬元學生貸款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突然大批墜落

參考消息 2025-06-08 23:56:43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6月8日報道,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接連墜落。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航天中心的物理學家丹尼·奧利維拉領導的研究小組對“衛星雨”進行了研究。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於2019年首次發射“星鏈”衛星,2020年就有衛星墜落。但鑒於馬斯克發射的“星鏈”衛星數量龐大,起初的墜落數量還在合理範圍內。2020年僅墜落了兩顆衛星。但在2021年,墜落數量飆升至78顆。此後兩年,墜落衛星數量基本保持在這個水平(2022年墜落99顆,2023年墜落88顆)。但去年情況發生了奇怪的變化:316顆衛星在大氣層中燒毀。至此,“星鏈”共損失583顆衛星。大約每15顆衛星中就有一顆墜落,到底發生了什麽?

研究小組將衛星墜落的時間與各種自然現象進行對比,發現衛星墜落與太陽活動存在明確的關聯。

研究報告指出:“我們清楚地發現,當前太陽活躍度的增強對‘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產生了顯著影響。這是一個研究衛星軌道阻力的絕佳時期,因為在本輪太陽活動高峰期,地球低軌衛星的數量達到了人類曆史上的最高水平。”

“星鏈”衛星的發射始於2019年,當時處於太陽活動的低穀期。NASA的統計顯示,去年是太陽活動的高峰期。

太陽活動的周期約為11年。當太陽表麵出現許多黑子時,會發生強烈的爆炸和太陽耀斑。太陽風通過日冕洞向外噴發,其中一部分物質會朝地球方向飛去,引發磁暴。當太陽等離子體到達地球並引發磁暴時,還會產生另一種效應——一種對上層大氣的加熱現象。大氣層被加熱後會膨脹,衛星會感受到更大的飛行阻力,從而脫離軌道,最終墜落。

由於“星鏈”衛星需要提供通信服務,其軌道高度較低。據估計,這種軌道上的衛星平均壽命為5年。

盡管這一現象總體上可以理解,但仍有許多謎團。例如,研究報告指出,70%的衛星並非在強磁暴期間墜落,而是在中等磁暴和弱磁暴期間墜落。這很可能是因為弱磁暴通常持續時間更長,會緩慢地“侵蝕”軌道,將衛星推向不可避免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