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中科院發現宜居帶有“超級地球” 或存在水與類生命

中科院發現宜居帶有“超級地球” 或存在水與類生命

文章來源: Newtalk 於 2025-06-07 12:36: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宇宙上發現有其他生命?中德聯合研究團隊在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周圍,找到一顆質量為地球十倍、可能有類地生命的“超級地球”。

中國《人民日報》報導,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率領的中德聯合研究團隊,近日在係外行星探測領域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員在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Kepler—725” 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的“超級地球”行星“Kepler—725c”。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

這是全球首次利用淩星中間時刻變化(TTV)反演技術,在類太陽恒星的宜居帶中發現“超級地球”級別的行星。TTV 技術通過精確測量已知行星穿越恒星表麵(即淩星)的時間偏移,間接推斷出其他未直接觀測到的行星存在。

據介紹,“Kepler—725c”圍繞一顆名為“Kepler—725”的 G9V 型恒星運行。該恒星與太陽光譜類型相似,但年齡僅為 16億年,磁場活動更為劇烈。“Kepler—725c”的質量約地球的 10 倍,由於位於該恒星係統的宜居帶,被認為其可能存在液態水、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區域。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顧盛宏指出,最初這顆行星並未被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直接發現。科研團隊通過分析該係統中另一顆行星的軌道細微偏差,借助 TTV 反演技術,成功推斷並確認這顆“隱藏”的行星。

研究團隊成員孫磊磊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拓展我們對類地係外行星的認識,也為未來中國科研團隊尋找地球 2.0 提供了新方法。”

此次發現為中國未來的空間天文任務,如空間望遠鏡探測計劃等,提供全新的觀測目標和技術支持。研究團隊計劃將 TTV 反演技術進一步應用到更多類太陽恒星和紅矮星的係外行星係統中,尋找更多“藏身”在宜居帶中的潛在類地行星。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8)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新晉河南首富,靠一張“旺夫大圓臉”贏麻了!
“殺死”那個錯付910元車費男孩的不僅僅是司機
《年輪》原唱之爭,張碧晨和汪蘇瀧徹底撕破臉
特大暴雨破紀錄,河北易縣“1天下完1年的雨”
花大錢的山姆會員,如何一步步被背叛




24小時討論排行

財政赤字困難 澤連斯基喊歐洲國家出錢 幫烏軍加薪
大罷免0通過 賴清德稱“確立了反共護台的國家方向”
特朗普開懟:“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沒去過”
24名“藍委”全過關 陸媒:民進黨“大罷免”完全失敗
俄媒尋人 25年前與普京合影中國男孩找到了 現任...
特朗普抵達蘇格蘭,當地媒體:美國重刑犯來了
情人78歲丁珮談李小龍離世當天細節 癲癇或是真死因
矽穀的C位都是華人?!華人或統治AI時代
美國退出停火談判,特朗普:哈馬斯不想談判,想死
特斯拉是贏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密集遊說施壓 以色列曾威脅法國放棄承認巴勒斯坦國
斡旋無果 聯合國想買被拒 特朗普政府為何燒掉它
新一輪的美國妖股來了 散戶壓路機前撿銅板?
不看好兩位潛在買家 俄唯一航母或被拆解淪為備件
台州富二代28輪激戰,以超20萬/米摘全國單價“地王”
演唱會CEO出軌最大贏家是他 還清57萬元學生貸款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中科院發現宜居帶有“超級地球” 或存在水與類生命

Newtalk 2025-06-07 12:36:07



宇宙上發現有其他生命?中德聯合研究團隊在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周圍,找到一顆質量為地球十倍、可能有類地生命的“超級地球”。

中國《人民日報》報導,近日,由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率領的中德聯合研究團隊,近日在係外行星探測領域上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員在一顆類似太陽的恒星“Kepler—725” 周圍,發現一顆位於宜居帶的“超級地球”行星“Kepler—725c”。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上。

這是全球首次利用淩星中間時刻變化(TTV)反演技術,在類太陽恒星的宜居帶中發現“超級地球”級別的行星。TTV 技術通過精確測量已知行星穿越恒星表麵(即淩星)的時間偏移,間接推斷出其他未直接觀測到的行星存在。

據介紹,“Kepler—725c”圍繞一顆名為“Kepler—725”的 G9V 型恒星運行。該恒星與太陽光譜類型相似,但年齡僅為 16億年,磁場活動更為劇烈。“Kepler—725c”的質量約地球的 10 倍,由於位於該恒星係統的宜居帶,被認為其可能存在液態水、具備孕育生命潛力的區域。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顧盛宏指出,最初這顆行星並未被美國“開普勒”太空望遠鏡直接發現。科研團隊通過分析該係統中另一顆行星的軌道細微偏差,借助 TTV 反演技術,成功推斷並確認這顆“隱藏”的行星。

研究團隊成員孫磊磊表示,“這項研究不僅拓展我們對類地係外行星的認識,也為未來中國科研團隊尋找地球 2.0 提供了新方法。”

此次發現為中國未來的空間天文任務,如空間望遠鏡探測計劃等,提供全新的觀測目標和技術支持。研究團隊計劃將 TTV 反演技術進一步應用到更多類太陽恒星和紅矮星的係外行星係統中,尋找更多“藏身”在宜居帶中的潛在類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