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蘭州的魏先生向極目新聞反映,他部分關節先天性發育不良,妻子是小兒麻痹症患者,夫妻二人均是肢體殘疾。兩年前大兒子出生,身體健康。今年5月,小兒子出生後,被診斷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極有可能落下殘疾,甚至是癱瘓。他懷疑,此前妻子在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做產檢,醫院存在漏檢問題,對特殊高風險孕婦未盡到告知義務。
魏先生妻子的產檢記錄(受訪者 供圖)
魏先生稱,因自己和妻子殘疾,要二胎是為了將來兩個孩子能互相幫襯。產檢的目的包括發現胎兒是否存在缺陷,如果醫院早發現早告知,他和妻子會選擇終止妊娠,“我不敢想,將來我們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這日子該怎麽過。”
蘭州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一名王姓工作人員表示,醫院已委托甘肅醫調委,請專家進行鑒定,評估醫院是否有責任。如果醫院確實存在漏檢等問題,醫院不會推卸責任。甘肅醫調委工作人員表示,醫調委已關注到此事,會進行調解。是否涉及醫療事故,魏先生可以向衛健委反映,衛健委會介入調查。
魏先生的殘疾證(受訪者 供圖)
夫妻肢體殘疾,二胎出生後查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魏先生是先天性關節發育不良,靠拐杖走路,生活可以自理,他妻子是小兒麻痹患者,二人分別是一級、二級肢體殘疾。2023年5月,他們的大兒子出生,身體健康。今年5月1日,他們的次子在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出生,是早產患兒。次子出生後被診斷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他表示,“孩子出生30多天了,能看出他的四肢不正常。”
魏先生稱,2024年他們到蘭州市婦幼保健院建檔產檢,二人詢問醫生,是否會因他和妻子身患殘疾,遺傳給孩子,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當時醫生說,你們的大兒子很健康,(二胎)一般不會(遺傳)。”之後,他們一直嚴格按照該醫院的要求完成了後續的數次產檢,包括多次超聲檢查,醫院均未提示胎兒存在髖關節發育異常的情況。
臨床診斷(受訪者 供圖)
直到孩子出生後被診斷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魏先生才意識到,該醫院此前的產檢可能存在漏洞,未盡到告知義務。魏先生提到,在該醫院產檢期間,有一次醫生來電話稱,胎兒染色體疑似存在異常,讓孕婦進一步檢查。妻子再次檢查後,醫生說沒什麽問題。他表示,產檢初期已明確告知醫院,擔心二胎有遺傳的風險,“醫生到底是檢查時看出了問題沒有告知,還是看出問題再次檢查時疏忽了?”
孩子出生後,魏先生多次向醫院提出上述疑問。他還提出,醫院為何不將妻子列為特殊案例進行檢查。他說,院方稱有些檢查,該醫院醫療水平達不到或不在該醫院檢查範圍內。魏先生對此並不認同,“因為市婦幼保健院專業性強,我們才去這家醫院產檢。如果醫療水平達不到、有些項目不在醫院的檢查範圍內,應該告知產婦和家屬,我們去其他醫院檢查。”魏先生認為,他妻子是高風險孕婦,醫院產檢並未提供針對性的診斷建議,而產檢的目的包括發現胎兒是否存在缺陷,如果醫院早發現早告知,他和妻子會選擇終止妊娠。
魏先生表示,近期他已聯係當地多家三甲醫院及外地醫院視頻會診,醫生稱小兒子落下殘疾的可能性極大。他坦言,因自己和妻子殘疾,要二胎是為了將來兩個孩子能互相幫襯,“我不敢想,將來我們一家4口,有3個殘疾人,這日子該怎麽過。”
孩子的檢查資料及現狀(受訪者供圖)
若鑒定評估存在漏檢等問題,醫院不會推卸責任
近日,魏先生將此事反映至相關部門後,當地醫調委、衛健委已關注此事。他稱,該醫院提出,需要第三方進行鑒定及做基因檢測。數日前,他和妻子、孩子已抽血送檢。
4日上午,記者以市民的身份谘詢蘭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夫妻二人患有小兒麻痹或先天性肢體殘疾該如何產檢,孩子是否有遺傳的風險。一名醫護人員稱,孕婦到醫院建檔正常產檢,生產前會給孕婦做羊水穿刺檢查,排除胎兒是否有遺傳疾病的風險。她表示,到了一定的孕周,醫生會向產婦或家屬詳細交代,是否要做羊水穿刺檢查,這個檢查一般在懷孕16至20周做最好,以便排除基因方麵的遺傳病。記者詢問,對於前述特殊高危孕婦產檢,該醫院的醫療條件、水平是否可以滿足?該醫護人員表示“可以”。她提醒,具體情況還需孕婦到醫院檢查,作出評估。
魏先生稱,他妻子在產檢期間,醫生並未提醒要做羊水穿刺檢查,做的是NT檢查、唐氏綜合征篩查。
NT檢查和唐氏綜合征篩查(受訪者供圖)
蘭州市婦幼保健院醫務科一名王姓工作人員對記者稱,魏先生妻子在該醫院產檢的過程中,醫護人員進行了常規產檢。關於此事,醫院已通過第三方機構,即甘肅醫調委,請專家進行鑒定,評估醫院是否有責任。後續經鑒定評估,如果醫院確實存在漏檢等問題,醫院不會推卸責任。魏先生在妻子產檢期間,在該醫院做了NT檢查、唐氏綜合征篩查,“高風險孕婦才做羊水穿刺,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需要做。”另外,醫院也在等基因檢測結果。
甘肅省醫調委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醫調委已關注到此事,會進行調解。醫調委請專家鑒定評估,需雙方提供相關資料。目前,醫調委已收到涉事醫院的資料,但魏先生暫未提供資料。是否涉及醫療事故,魏先生可以向衛健委反映,衛健委會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