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11歲女童在媽媽單位寫作業,被一男同事反鎖房內...

11歲女童在媽媽單位寫作業,被一男同事反鎖房內...

文章來源: 大河報 於 2025-06-02 18:43:5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被強製猥褻後,11歲單親女孩出現了噩夢頻發、情緒波動大等反應,強烈排斥心理疏導工作。因女童出現創傷反應,檢察機關委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介入,根據其性格特點愛好實施保護救助。

5月30日,最高檢、中社部聯合發布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加強社會工作服務典型案例,上述案例入選。

2024年某日,林某某(女,11歲)到母親章某的工作單位寫作業,期間與章某同事王某某聊天,王某某趁機將門反鎖對林某某實施猥褻。林某某被猥褻後,出現情緒低落、精神萎靡等症狀。章某詢問得知林某某遭受王某某猥褻後報警。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區人民檢察院以王某某涉嫌猥褻兒童罪提起公訴。2月17日,法院以王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

案發後,檢察機關在介入偵查引導取證的同時,主動聯係章某詢問案發後林某某狀況,得知林某某於案發後出現噩夢頻發、情緒波動大等一係列創傷反應,且因章某自行委托的心理谘詢師未能與林某某建立信任關係,林某某對心理疏導工作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等情況,遂委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介入。在充分核實林某某家庭情況、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共同製定“個體脫敏+家庭賦能+社會支持”被害人保護救助服務方案。

該案具有單親家庭、熟人性侵、性教育缺乏三個特點,療愈心理創傷、修複人際交往信任是疏導工作的關鍵。一是破除封閉恐懼,搭建社交信任。因本案係發生在私密空間的侵害案件,為有效緩解兒童恐懼應激情緒,檢察機關協同司法社工將初次見麵地點約定在開放式森林公園。通過陪伴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緩林某某緊張情緒,建立初步社交安全聯結。二是降低心理抵抗,引導放鬆心情。司法社工觀察發現林某某喜歡小動物,遂將小動物引入後續疏導情境。通過委托其擔任“寵物護理員”,借助人寵互動引導其理解並接納自身的情緒變化。三是消除自我否定,鼓勵釋放壓力。經充分建立信任關係,林某某逐漸能夠主動講述案件帶來的困擾。司法社工遂進一步引入“OH卡牌”敘事療法,引導林某某將創傷經曆外化為“發生在卡牌上的故事”,重點進行認知脫敏,破除其認為自己不該與他人獨處的自責、遭遇侵害的羞恥等負麵感受,鼓勵其參加舞蹈課程釋放壓力和不良情緒。經疏導,林某某個人尊嚴感、價值感產生正向轉變,積極融入集體,參與學校各類活動,並主動向檢察機關申請參加庭審,直麵內心恐懼,勇敢走出陰影。

2024年12月,檢察幹警與司法社工在聯合家訪、掌握心理疏導進展情況過程中得知,被害人母親章某曾在幼年遭遇類似侵害且未及時獲得心理疏導,導致成年後難以與男性建立信任關係。林某某年幼時章某即與丈夫離異,該創傷經曆進一步激化了章某因本案產生的焦慮、愧疚情緒,甚至產生女兒人生將重複不幸的消極想法。為避免焦慮情緒的不良傳導加重其女兒創傷,檢察機關與司法社工針對章某特殊情況梳理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重點,設計“快樂儲蓄罐”工具幫助章某化解憂慮情緒;使用“心情猜猜看”情緒卡片引導章某主動感知女兒情緒;通過“溝通顯微鏡”幫助分析親子交流障礙,引導章某正確安撫女兒不安情緒;組織章某及其女兒參加“戶外園藝互動”“專屬樹洞時間”和“新起點儀式”等活動,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強化家庭成員情感連接。經過針對性幫扶,章某有效緩解了焦慮情緒及創傷陰影,與林某某重建良好親子關係,家庭監護功能得以改善。

為幫助未成年被害人解決愈後難題,檢察機關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協作機製,選派固定司法社工在檢察機關“駐崗”,常態化協助檢察辦案。考慮到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周期較長、所需資金較多,積極協調鏈接有關部門的救助幫扶資源,為家庭經濟困難的被害人提供身體康複、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所需資金,並從學校教育、法律援助、誌願服務等方麵完善未成年被害人救助體係。2022年以來,該區檢察院協同各方力量,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化、個性化救助幫扶,幫助22名被害兒童走出陰霾,重回陽光生活。

兩部門表示,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往往都有心理上的嚴重創傷,幫助他們重回陽光生活是未成年人檢察高質效辦案的應有之義。心理康複係統性、專業性強,僅靠檢察機關難以完成,需要司法社工等專業力量深度參與、協同配合。在開展未成年被害人保護救助工作中,檢察機關應當與專業力量建立穩定合作關係,發揮各自專長,全麵梳理分析案件情節,準確評估被害人心理創傷的內在誘因和外在表現,有針對性地製定“一案一策”心理療愈方案。對於單親家庭等特殊監護情形,要切實提升家庭保護能力,有效阻斷“持續傷害”和“代際創傷”。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愛潑斯坦1993年參加特朗普婚禮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日本進口車關稅15%!底特律3大車廠不滿:糟糕的交易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從未離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美駐中使館發布一份“傷害性不大 侮辱性極強”圖文警告
中國正在搶占未來,美國卻陷入焦慮與退縮




24小時討論排行

李承鵬: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糞水的《時間撿屎》
華裔女孩回雲南認親 28年前與親生父母在醫院走失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複出現在愛潑斯坦文件中…
華女18歲懷孕偷渡美國 21年後“功成名就”卻遭驅逐
台灣26日投票“大罷免”,中國因素推波助瀾?
烏軍總司令匯款百萬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親屬發聲
特朗普指控奧巴馬“叛國”,背後有何恩怨與心機?
學者開投票 中國網友竟一麵倒挺民進黨 原因毛骨悚然
美政府員工"赴中探親"遭限製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配合川普政策!美奧會改規範,跨性別女性"僅能報男子組"
特朗普指奧巴馬涉叛國,呼籲司法部起訴
愛潑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宮癱瘓了”
內蒙古6大學生參觀礦場 全部溺亡 掀網絡熱議
德媒:特朗普成功挑撥離間了歐中的關係
華爾街日報:為什麽股票在上漲?沒人知道
知名反捕鯨人士“紅通令”獲撤 日本人追了他14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11歲女童在媽媽單位寫作業,被一男同事反鎖房內...

大河報 2025-06-02 18:43:57

被強製猥褻後,11歲單親女孩出現了噩夢頻發、情緒波動大等反應,強烈排斥心理疏導工作。因女童出現創傷反應,檢察機關委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介入,根據其性格特點愛好實施保護救助。

5月30日,最高檢、中社部聯合發布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中加強社會工作服務典型案例,上述案例入選。

2024年某日,林某某(女,11歲)到母親章某的工作單位寫作業,期間與章某同事王某某聊天,王某某趁機將門反鎖對林某某實施猥褻。林某某被猥褻後,出現情緒低落、精神萎靡等症狀。章某詢問得知林某某遭受王某某猥褻後報警。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南昌市某區人民檢察院以王某某涉嫌猥褻兒童罪提起公訴。2月17日,法院以王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

案發後,檢察機關在介入偵查引導取證的同時,主動聯係章某詢問案發後林某某狀況,得知林某某於案發後出現噩夢頻發、情緒波動大等一係列創傷反應,且因章某自行委托的心理谘詢師未能與林某某建立信任關係,林某某對心理疏導工作產生強烈的排斥心理等情況,遂委托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介入。在充分核實林某某家庭情況、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的基礎上,共同製定“個體脫敏+家庭賦能+社會支持”被害人保護救助服務方案。

該案具有單親家庭、熟人性侵、性教育缺乏三個特點,療愈心理創傷、修複人際交往信任是疏導工作的關鍵。一是破除封閉恐懼,搭建社交信任。因本案係發生在私密空間的侵害案件,為有效緩解兒童恐懼應激情緒,檢察機關協同司法社工將初次見麵地點約定在開放式森林公園。通過陪伴散步、聊天等方式舒緩林某某緊張情緒,建立初步社交安全聯結。二是降低心理抵抗,引導放鬆心情。司法社工觀察發現林某某喜歡小動物,遂將小動物引入後續疏導情境。通過委托其擔任“寵物護理員”,借助人寵互動引導其理解並接納自身的情緒變化。三是消除自我否定,鼓勵釋放壓力。經充分建立信任關係,林某某逐漸能夠主動講述案件帶來的困擾。司法社工遂進一步引入“OH卡牌”敘事療法,引導林某某將創傷經曆外化為“發生在卡牌上的故事”,重點進行認知脫敏,破除其認為自己不該與他人獨處的自責、遭遇侵害的羞恥等負麵感受,鼓勵其參加舞蹈課程釋放壓力和不良情緒。經疏導,林某某個人尊嚴感、價值感產生正向轉變,積極融入集體,參與學校各類活動,並主動向檢察機關申請參加庭審,直麵內心恐懼,勇敢走出陰影。

2024年12月,檢察幹警與司法社工在聯合家訪、掌握心理疏導進展情況過程中得知,被害人母親章某曾在幼年遭遇類似侵害且未及時獲得心理疏導,導致成年後難以與男性建立信任關係。林某某年幼時章某即與丈夫離異,該創傷經曆進一步激化了章某因本案產生的焦慮、愧疚情緒,甚至產生女兒人生將重複不幸的消極想法。為避免焦慮情緒的不良傳導加重其女兒創傷,檢察機關與司法社工針對章某特殊情況梳理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重點,設計“快樂儲蓄罐”工具幫助章某化解憂慮情緒;使用“心情猜猜看”情緒卡片引導章某主動感知女兒情緒;通過“溝通顯微鏡”幫助分析親子交流障礙,引導章某正確安撫女兒不安情緒;組織章某及其女兒參加“戶外園藝互動”“專屬樹洞時間”和“新起點儀式”等活動,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強化家庭成員情感連接。經過針對性幫扶,章某有效緩解了焦慮情緒及創傷陰影,與林某某重建良好親子關係,家庭監護功能得以改善。

為幫助未成年被害人解決愈後難題,檢察機關與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協作機製,選派固定司法社工在檢察機關“駐崗”,常態化協助檢察辦案。考慮到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周期較長、所需資金較多,積極協調鏈接有關部門的救助幫扶資源,為家庭經濟困難的被害人提供身體康複、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所需資金,並從學校教育、法律援助、誌願服務等方麵完善未成年被害人救助體係。2022年以來,該區檢察院協同各方力量,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化、個性化救助幫扶,幫助22名被害兒童走出陰霾,重回陽光生活。

兩部門表示,遭受性侵害的未成年人往往都有心理上的嚴重創傷,幫助他們重回陽光生活是未成年人檢察高質效辦案的應有之義。心理康複係統性、專業性強,僅靠檢察機關難以完成,需要司法社工等專業力量深度參與、協同配合。在開展未成年被害人保護救助工作中,檢察機關應當與專業力量建立穩定合作關係,發揮各自專長,全麵梳理分析案件情節,準確評估被害人心理創傷的內在誘因和外在表現,有針對性地製定“一案一策”心理療愈方案。對於單親家庭等特殊監護情形,要切實提升家庭保護能力,有效阻斷“持續傷害”和“代際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