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八旬老人花105萬買博時基金產品虧了30萬,狀告銀行

八旬老人花105萬買博時基金產品虧了30萬,狀告銀行

文章來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於 2025-06-02 01:40: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紅星資本局6月1日消息,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終審民事判決書顯示,一位年過八旬的投資者在2021年投入105萬元購買一隻公募基金產品,兩年多時間就虧損約30萬元,故訴至法院,要求相關代銷銀行承擔賠償責任。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該案先後經過兩次審理,一審法院結合雙方的過錯程度,判決銀行承擔70%損失賠償責任並支付損失利息。二審法院則認為,投資者係自主決定購買案涉理財產品,且產生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正常變化和波動,銀行已經完全履行了適當性義務,於是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案涉理財產品為博時基金旗下博時成長領航混合。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1月21日,曾在發行階段吸引超百億資金認購,引發市場關注。

老人買基金虧損30萬狀告銀行

一審判決被告承擔70%損失賠償責任

判決書顯示,原告趙某,男,1937年出生,住廣州市天河區。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為,2021年1月15日,趙某在某銀行廣州中石化大廈支行(簡稱“某中石化支行”或“代銷銀行”)工作人員指引下,通過某銀行APP申購理財產品“博時成長領航混合A”,基金代碼為010902,共計105萬元。

2021年1月18日,上述105萬元從趙某賬戶轉出至案涉基金募集專戶。2023年4月27日,趙某贖回上述理財產品,贖回到賬金額約75.03萬元,虧損金額約29.97萬元。

於是,趙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某中石化支行賠償自己損失29.97萬元,並賠償利息損失約13.43萬元,要求某銀行廣州分行(簡稱“某廣州分行”)對某中石化支行的上述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結合訴辯雙方的意見,本案爭議焦點為:一、某中石化支行是否盡到適當性義務?二、趙某的損失如何分擔?

其一,本案中,某中石化支行作為案涉理財產品的銷售者,負有向趙某全麵介紹案涉理財產品性質及風險的義務,某中石化支行、某廣州分行對此提交的基金申購過程的演示視頻係事後錄製,並非趙某申購案涉理財產品時的操作軌跡,不足以證明某中石化支行有向趙某全麵介紹、提示及說明案涉理財產品的性質及風險相關情況,故認定某中石化支行未全麵履行適當性義務,應對趙某投資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趙某此前多次購買理財產品,係具備一定知識和經驗的投資者,且趙某具有多次挽回損失的機會而未能及時贖回,對損失的擴大具有一定的過錯。

結合雙方的過錯程度,一審法院判決某中石化支行應按70%比例賠償趙某損失20.98萬元及相關利息。對於趙某訴請某廣州分行承擔連帶責任,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代銷銀行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駁回投資者全部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後,被告某中石化支行提出上訴,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應依法撤銷或予以改判。

該行在上訴中提出三點事實與理由。其一,趙某係自行通過某銀行APP操作購買案涉基金,該行網絡銷售過程本身符合適當性原則;其二,該行在案涉基金產品銷售中,已完全履行適當性義務,趙某購買的案涉基金與其風險評估等級相匹配,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其三,趙某的財產損失與該行無直接因果關係,其在購買基金後的多個時間段可以贖回,但仍然選擇繼續持有,最終造成損失的最大化。

對此,趙某辯稱,自己作為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有限,無法獨立完成複雜的基金申購操作,所有操作都是在該行貴賓廳由某銀行工作人員指引完成。趙某還表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雖購買過多次理財產品,但大多數為保本型產品,並且自己並不具備贖回基金的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在基金淨值低點贖回並非本意。

本案二審期間,爭議焦點依舊圍繞某中石化支行是否履行適當性義務以及該行對於趙某的損失責任承擔如何認定這兩點進行。

經審理,二審法院認為,某中石化支行作為銷售者,確認案涉理財產品屬於中風險級別,趙某在申購上述基金產品前做過多次風險評估,具備投資低風險至中高風險等級產品的資格,說明某中石化支行對趙某的風險認知、投資風險承擔能力進行了評估。此外,趙某本人對於該理財產品有明確的投資意向,銀行在銷售時還做出了另外的風險提示行為,應認定就案涉理財產品已全麵履行風險提示義務。

二審法院還提到,導致趙某產生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正常變化和波動,並非銀行存在不當銷售行為所導致。結合趙某自主購買案涉理財產品的情況、其投資經驗和應負的審慎義務,以及某中石化支行已經完全履行適當性義務及風險提示義務等,根據“買者自負,賣者盡責”的原則,案涉理財產品的實際投資損失,應由趙某自行承擔。

對此,二審法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趙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涉產品曾為百億爆款基金

成立至今規模縮水近七成

從前述判決書來看,案涉理財產品為博時基金旗下博時成長領航混合,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1月21日,屬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公開信息顯示,在發行期間,該基金可以說是一隻爆款基金,吸引超百億資金認購。相關公告顯示,該基金合計募集資金規模達到118.93億元,認購戶數超過20萬戶。彼時,管理該基金的陳鵬揚也一躍成為管理資產規模超百億元的基金經理。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22年10月,該基金成立僅一年多時間,便虧損30%左右,一度引發基民吐槽。還有投資者發現,基金經理陳鵬揚獨自或共同管理的基金產品數量多達10隻,存在“一拖十”的情況。

目前,該基金由陳鵬揚、郭康斌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其中,陳鵬揚的證券從業年限超過16年,現為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二部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天天基金APP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博時成長領航混合合計規模為37.46億元,相較於成立初期規模縮水近七成。截至5月30日,該基金A份額最新單位淨值為0.6960,自成立以來累計虧損30.40%。

截圖自天天基金APP

公開資料顯示,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7月,是公募基金“老五家”公司之一。博時基金共有6家股東,大股東是招商證券(600999.SH;6099.HK),出資比例為49%。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博時基金共管理387隻公募基金,合計管理資產規模為10691.9億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愛潑斯坦1993年參加特朗普婚禮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日本進口車關稅15%!底特律3大車廠不滿:糟糕的交易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從未離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美駐中使館發布一份“傷害性不大 侮辱性極強”圖文警告
中國正在搶占未來,美國卻陷入焦慮與退縮




24小時討論排行

李承鵬: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糞水的《時間撿屎》
華裔女孩回雲南認親 28年前與親生父母在醫院走失
司法部5月告知川普 他反複出現在愛潑斯坦文件中…
華女18歲懷孕偷渡美國 21年後“功成名就”卻遭驅逐
台灣26日投票“大罷免”,中國因素推波助瀾?
烏軍總司令匯款百萬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親屬發聲
特朗普指控奧巴馬“叛國”,背後有何恩怨與心機?
學者開投票 中國網友竟一麵倒挺民進黨 原因毛骨悚然
美政府員工"赴中探親"遭限製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愛潑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宮癱瘓了”
內蒙古6大學生參觀礦場 全部溺亡 掀網絡熱議
配合川普政策!美奧會改規範,跨性別女性"僅能報男子組"
特朗普指奧巴馬涉叛國,呼籲司法部起訴
華爾街日報:為什麽股票在上漲?沒人知道
德媒:特朗普成功挑撥離間了歐中的關係
知名反捕鯨人士“紅通令”獲撤 日本人追了他14年!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八旬老人花105萬買博時基金產品虧了30萬,狀告銀行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2025-06-02 01:40:30

紅星資本局6月1日消息,近日,裁判文書網披露的一份終審民事判決書顯示,一位年過八旬的投資者在2021年投入105萬元購買一隻公募基金產品,兩年多時間就虧損約30萬元,故訴至法院,要求相關代銷銀行承擔賠償責任。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該案先後經過兩次審理,一審法院結合雙方的過錯程度,判決銀行承擔70%損失賠償責任並支付損失利息。二審法院則認為,投資者係自主決定購買案涉理財產品,且產生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正常變化和波動,銀行已經完全履行了適當性義務,於是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案涉理財產品為博時基金旗下博時成長領航混合。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1月21日,曾在發行階段吸引超百億資金認購,引發市場關注。

老人買基金虧損30萬狀告銀行

一審判決被告承擔70%損失賠償責任

判決書顯示,原告趙某,男,1937年出生,住廣州市天河區。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為,2021年1月15日,趙某在某銀行廣州中石化大廈支行(簡稱“某中石化支行”或“代銷銀行”)工作人員指引下,通過某銀行APP申購理財產品“博時成長領航混合A”,基金代碼為010902,共計105萬元。

2021年1月18日,上述105萬元從趙某賬戶轉出至案涉基金募集專戶。2023年4月27日,趙某贖回上述理財產品,贖回到賬金額約75.03萬元,虧損金額約29.97萬元。

於是,趙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某中石化支行賠償自己損失29.97萬元,並賠償利息損失約13.43萬元,要求某銀行廣州分行(簡稱“某廣州分行”)對某中石化支行的上述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一審法院認為,結合訴辯雙方的意見,本案爭議焦點為:一、某中石化支行是否盡到適當性義務?二、趙某的損失如何分擔?

其一,本案中,某中石化支行作為案涉理財產品的銷售者,負有向趙某全麵介紹案涉理財產品性質及風險的義務,某中石化支行、某廣州分行對此提交的基金申購過程的演示視頻係事後錄製,並非趙某申購案涉理財產品時的操作軌跡,不足以證明某中石化支行有向趙某全麵介紹、提示及說明案涉理財產品的性質及風險相關情況,故認定某中石化支行未全麵履行適當性義務,應對趙某投資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此外,趙某此前多次購買理財產品,係具備一定知識和經驗的投資者,且趙某具有多次挽回損失的機會而未能及時贖回,對損失的擴大具有一定的過錯。

結合雙方的過錯程度,一審法院判決某中石化支行應按70%比例賠償趙某損失20.98萬元及相關利息。對於趙某訴請某廣州分行承擔連帶責任,一審法院不予支持。

代銷銀行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駁回投資者全部訴訟請求

一審判決後,被告某中石化支行提出上訴,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應依法撤銷或予以改判。

該行在上訴中提出三點事實與理由。其一,趙某係自行通過某銀行APP操作購買案涉基金,該行網絡銷售過程本身符合適當性原則;其二,該行在案涉基金產品銷售中,已完全履行適當性義務,趙某購買的案涉基金與其風險評估等級相匹配,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其三,趙某的財產損失與該行無直接因果關係,其在購買基金後的多個時間段可以贖回,但仍然選擇繼續持有,最終造成損失的最大化。

對此,趙某辯稱,自己作為一位80多歲的老人,認知能力和操作能力有限,無法獨立完成複雜的基金申購操作,所有操作都是在該行貴賓廳由某銀行工作人員指引完成。趙某還表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雖購買過多次理財產品,但大多數為保本型產品,並且自己並不具備贖回基金的理論知識及操作能力,在基金淨值低點贖回並非本意。

本案二審期間,爭議焦點依舊圍繞某中石化支行是否履行適當性義務以及該行對於趙某的損失責任承擔如何認定這兩點進行。

經審理,二審法院認為,某中石化支行作為銷售者,確認案涉理財產品屬於中風險級別,趙某在申購上述基金產品前做過多次風險評估,具備投資低風險至中高風險等級產品的資格,說明某中石化支行對趙某的風險認知、投資風險承擔能力進行了評估。此外,趙某本人對於該理財產品有明確的投資意向,銀行在銷售時還做出了另外的風險提示行為,應認定就案涉理財產品已全麵履行風險提示義務。

二審法院還提到,導致趙某產生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正常變化和波動,並非銀行存在不當銷售行為所導致。結合趙某自主購買案涉理財產品的情況、其投資經驗和應負的審慎義務,以及某中石化支行已經完全履行適當性義務及風險提示義務等,根據“買者自負,賣者盡責”的原則,案涉理財產品的實際投資損失,應由趙某自行承擔。

對此,二審法院判決,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趙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涉產品曾為百億爆款基金

成立至今規模縮水近七成

從前述判決書來看,案涉理財產品為博時基金旗下博時成長領航混合,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1月21日,屬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

公開信息顯示,在發行期間,該基金可以說是一隻爆款基金,吸引超百億資金認購。相關公告顯示,該基金合計募集資金規模達到118.93億元,認購戶數超過20萬戶。彼時,管理該基金的陳鵬揚也一躍成為管理資產規模超百億元的基金經理。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22年10月,該基金成立僅一年多時間,便虧損30%左右,一度引發基民吐槽。還有投資者發現,基金經理陳鵬揚獨自或共同管理的基金產品數量多達10隻,存在“一拖十”的情況。

目前,該基金由陳鵬揚、郭康斌兩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其中,陳鵬揚的證券從業年限超過16年,現為博時基金權益投資二部投資總監、基金經理。

天天基金APP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博時成長領航混合合計規模為37.46億元,相較於成立初期規模縮水近七成。截至5月30日,該基金A份額最新單位淨值為0.6960,自成立以來累計虧損30.40%。

截圖自天天基金APP

公開資料顯示,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7月,是公募基金“老五家”公司之一。博時基金共有6家股東,大股東是招商證券(600999.SH;6099.HK),出資比例為49%。Wind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博時基金共管理387隻公募基金,合計管理資產規模為1069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