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徹底拿捏哈佛,特朗普手中的牌還有幾張?

徹底拿捏哈佛,特朗普手中的牌還有幾張?

文章來源: 文匯網 於 2025-05-27 08:35: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國土安全部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麵對突如其來的禁令,哈佛大學於次日起訴特朗普政府。哈佛的起訴,從程序和實質兩方麵質疑禁令的合法性。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當日對此禁令發出臨時限製令,要求在29日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這意味著在法院進一步裁定之前,哈佛的國際學生身份暫時不受影響。這場法律戰預計將迅速推進,哈佛方麵很可能會申請預備禁令,尋求在整個訴訟期間阻止政府執行該禁令。

特朗普25日要求哈佛大學提交全體國際學生的“姓名與國籍”信息,同時他要求這所常春藤盟校停止向政府申請資助。由此,白宮與哈佛的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

特朗普:施壓與限製

特朗普政府在這場博弈中,正醞釀采取多種手段來應對哈佛的挑戰。首先是財政施壓。特朗普政府已於今年4月凍結了對該校總額為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項,還威脅取消哈佛等院校享有的免稅優惠待遇。

其次是移民與簽證手段。特朗普政府可以通過掌控簽證發放和出入境管理來進一步收緊對哈佛的限製。例如,可能會拒絕向已獲哈佛錄取通知的外國學生簽發F-1簽證,即便這些學生各方麵符合常規簽證條件。對於已經在哈佛就讀的國際學生,移民部門可能通過拖延甚至拒絕為其辦理簽證續簽和入境許可來製造障礙。由於簽證發放屬於行政裁量範疇,政府完全可以通過行政手段製造“看不見的壁壘”,從而達到限製國際學生流動的目的。

此外,司法手段也是特朗普團隊反擊的重要一環。司法部將全力為政府政策辯護,預計會在法庭上以國家利益、安全考量等理由為禁令正名。如果哈佛在聯邦地區法院勝訴,司法部幾乎可以肯定會上訴至聯邦巡回法院,甚至不惜請求最高法院緊急介入。通過不斷上訴等法律程序,特朗普政府有望拖延禁令解除的時間。特朗普奉行的策略是“先實施,後應訴”:即便明知政策可能違法,也要先推行,再通過法律程序盡可能延續政策的影響。

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如果司法最終判決不利於特朗普政府,總統是否可能鋌而走險,拒絕執行法院的裁決?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在某些案例中已經表現出對司法命令的抗拒跡象。但總體而言,大多數觀察者認為特朗普最終不太可能公然無視最高法院的明確裁決,因為那將立即招致國會的強烈反彈並引發公共信任危機。不過,在最終裁決前,特朗普團隊極有可能動用行政拖延、技術性修改等方式以實現政治目的。在這場拉鋸戰中,美國司法體係的權威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

哈佛:堅持還是妥協

麵對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勢,哈佛大學是否會選擇妥協退讓,這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迄今為止,哈佛方麵在公開場合的立場依然十分強硬。然而,有跡象表明,哈佛也在為可能出現的妥協作準備。據悉,哈佛各學院負責人已向受影響的學生發送郵件,表示校方正在“積極起草回應方案”,並計劃與美國政府進行協商談判。這暗示哈佛並非一味對抗,而是在探索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哈佛可能考慮的妥協舉措,包括有限度地滿足政府的某些要求。例如,為打消政府對校園安全的憂慮,哈佛或許願意加強對校內敏感活動的管理,並配合提供部分不涉及隱私的數據。當然,妥協的底線也是明確的:如果政府提出過分要求,比如要求哈佛在72小時內交出過去5年所有外國學生參與抗議活動的影像記錄等大量敏感資料,哈佛幾乎不可能同意。

更重要的是,哈佛一旦讓步,可能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削弱全美高校抵禦政治幹預的能力。因此,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哈佛公開妥協的可能性很低。相反,哈佛極有可能選擇與其他盟校聯手,通過法律和政治途徑周旋到底,以捍衛大學自治。一位熟悉哈佛管理層動向的觀察人士指出,除非政府作出重大讓步(比如主動撤銷禁令),否則哈佛不太可能在核心原則上退步。

無論哈佛最終采取何種策略,這一事件都暴露出美國高校正麵臨前所未有的係統性壓力。這種高壓政策令全美高校幾乎噤若寒蟬。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公開警告稱,此次對哈佛的行動是給所有大學的一個“警示”,並敦促其他學校“趕緊規矩行事”。換言之,任何被視為違背政府意誌的大學都可能步哈佛的後塵。鑒於聯邦政府掌控著龐大的教育和科研經費,以及對學生簽證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美國各高校不得不重新評估自身處境。

特朗普政府收緊留學生政策的舉措,可能無意間向世界其他國家分流留學生資源。總體而言,特朗普與哈佛圍繞國際學生展開的這場衝突,其影響將超越一時一事。美國能否保持其學術超級大國的地位,將取決於其能從這場危機中吸取何種教訓,並作出怎樣的調整。特朗普向哈佛開火,這不僅是在攻擊一所大學,更是在挑戰美國數十年來苦心經營的軟實力根基。這場交鋒的前景如何,值得各界持續觀察和深思。

(作者係複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81歲退休校長街頭拾荒被昔日學生認出:我很好!
哈裏王子低調現身上海談環保,使用公爵頭銜
可怕!UC女生晚上在校園散步 被拖到路邊強奸
兩歲神童成門薩最年輕會員:七個月說話,智商超群
詳細調查:朝鮮驅逐艦翻船事故是如何發生的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永遠會退縮”成流行語 川普:那是談判技巧
萬斯大罵:人工智能是“共產主義技術”
中國拚命“挖運河” 背後是真正的國運之戰
胡錫進:性蕭條導致消費低迷 反對“萬惡淫為首”觀念
悲劇!爸爸教女兒學車 車輛從二樓衝出 當場身亡
川普:哈佛外國學生數限製在15% 並提供學生名單
上億豪宅“英之園”一夜間夷平 官方曾提充公遭拒
白宮遭設局“伏擊” 南非總統:我當時完全懵了......
哈佛之後是加州大學?特朗普政府準備大規模指控
川普赦免詐騙+漏稅真人秀夫婦:他們該有第2次機會
讓學生拉不出屎,是社會的失敗,是新的民族恥辱
川普讓美國不再是投資天堂 7.5萬億亞洲資金出逃潮
美股急升,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阻止對等關稅生效
巴倫申請哈佛被拒?梅拉尼婭打破沉默
“大美麗法案”的隱藏條款 或將終結美國現行民主製度
通脹、勝利與犧牲:我的莫斯科見聞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徹底拿捏哈佛,特朗普手中的牌還有幾張?

文匯網 2025-05-27 08:35:38



美國國土安全部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麵對突如其來的禁令,哈佛大學於次日起訴特朗普政府。哈佛的起訴,從程序和實質兩方麵質疑禁令的合法性。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當日對此禁令發出臨時限製令,要求在29日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這意味著在法院進一步裁定之前,哈佛的國際學生身份暫時不受影響。這場法律戰預計將迅速推進,哈佛方麵很可能會申請預備禁令,尋求在整個訴訟期間阻止政府執行該禁令。

特朗普25日要求哈佛大學提交全體國際學生的“姓名與國籍”信息,同時他要求這所常春藤盟校停止向政府申請資助。由此,白宮與哈佛的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

特朗普:施壓與限製

特朗普政府在這場博弈中,正醞釀采取多種手段來應對哈佛的挑戰。首先是財政施壓。特朗普政府已於今年4月凍結了對該校總額為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項,還威脅取消哈佛等院校享有的免稅優惠待遇。

其次是移民與簽證手段。特朗普政府可以通過掌控簽證發放和出入境管理來進一步收緊對哈佛的限製。例如,可能會拒絕向已獲哈佛錄取通知的外國學生簽發F-1簽證,即便這些學生各方麵符合常規簽證條件。對於已經在哈佛就讀的國際學生,移民部門可能通過拖延甚至拒絕為其辦理簽證續簽和入境許可來製造障礙。由於簽證發放屬於行政裁量範疇,政府完全可以通過行政手段製造“看不見的壁壘”,從而達到限製國際學生流動的目的。

此外,司法手段也是特朗普團隊反擊的重要一環。司法部將全力為政府政策辯護,預計會在法庭上以國家利益、安全考量等理由為禁令正名。如果哈佛在聯邦地區法院勝訴,司法部幾乎可以肯定會上訴至聯邦巡回法院,甚至不惜請求最高法院緊急介入。通過不斷上訴等法律程序,特朗普政府有望拖延禁令解除的時間。特朗普奉行的策略是“先實施,後應訴”:即便明知政策可能違法,也要先推行,再通過法律程序盡可能延續政策的影響。

一個關鍵的問題在於:如果司法最終判決不利於特朗普政府,總統是否可能鋌而走險,拒絕執行法院的裁決?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在某些案例中已經表現出對司法命令的抗拒跡象。但總體而言,大多數觀察者認為特朗普最終不太可能公然無視最高法院的明確裁決,因為那將立即招致國會的強烈反彈並引發公共信任危機。不過,在最終裁決前,特朗普團隊極有可能動用行政拖延、技術性修改等方式以實現政治目的。在這場拉鋸戰中,美國司法體係的權威將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驗。

哈佛:堅持還是妥協

麵對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攻勢,哈佛大學是否會選擇妥協退讓,這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迄今為止,哈佛方麵在公開場合的立場依然十分強硬。然而,有跡象表明,哈佛也在為可能出現的妥協作準備。據悉,哈佛各學院負責人已向受影響的學生發送郵件,表示校方正在“積極起草回應方案”,並計劃與美國政府進行協商談判。這暗示哈佛並非一味對抗,而是在探索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哈佛可能考慮的妥協舉措,包括有限度地滿足政府的某些要求。例如,為打消政府對校園安全的憂慮,哈佛或許願意加強對校內敏感活動的管理,並配合提供部分不涉及隱私的數據。當然,妥協的底線也是明確的:如果政府提出過分要求,比如要求哈佛在72小時內交出過去5年所有外國學生參與抗議活動的影像記錄等大量敏感資料,哈佛幾乎不可能同意。

更重要的是,哈佛一旦讓步,可能開創一個危險的先例,削弱全美高校抵禦政治幹預的能力。因此,多數分析人士認為,哈佛公開妥協的可能性很低。相反,哈佛極有可能選擇與其他盟校聯手,通過法律和政治途徑周旋到底,以捍衛大學自治。一位熟悉哈佛管理層動向的觀察人士指出,除非政府作出重大讓步(比如主動撤銷禁令),否則哈佛不太可能在核心原則上退步。

無論哈佛最終采取何種策略,這一事件都暴露出美國高校正麵臨前所未有的係統性壓力。這種高壓政策令全美高校幾乎噤若寒蟬。國土安全部長諾姆公開警告稱,此次對哈佛的行動是給所有大學的一個“警示”,並敦促其他學校“趕緊規矩行事”。換言之,任何被視為違背政府意誌的大學都可能步哈佛的後塵。鑒於聯邦政府掌控著龐大的教育和科研經費,以及對學生簽證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美國各高校不得不重新評估自身處境。

特朗普政府收緊留學生政策的舉措,可能無意間向世界其他國家分流留學生資源。總體而言,特朗普與哈佛圍繞國際學生展開的這場衝突,其影響將超越一時一事。美國能否保持其學術超級大國的地位,將取決於其能從這場危機中吸取何種教訓,並作出怎樣的調整。特朗普向哈佛開火,這不僅是在攻擊一所大學,更是在挑戰美國數十年來苦心經營的軟實力根基。這場交鋒的前景如何,值得各界持續觀察和深思。

(作者係複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