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情報官員週一受訪時稱,已確認中國正在向20家俄羅斯軍工廠提供一係列重要產品,包含工具機、特殊化學產品等。此前,中國政府曾否認為莫斯科提供直接軍事援助。
烏克蘭外交情報局長伊瓦申科(Oleh
Ivashchenko)週一(5月26日)接受烏克蘭國家通訊社(Ukrinform)采訪時表示:“有資訊顯示,中國向俄羅斯的國防製造產業提供工具機、特殊化學產品、火藥和部件。”烏方稱,目前已經掌握到20家俄羅斯工廠。
伊瓦申科宣稱,烏克蘭情報部門發現在2024年至2025年間,至少5起俄羅斯及中國在航空領域方麵合作的案例,包括設備、備用部件及文件的供應。另外還有6起“大量運送”特殊化學品的案例,但烏克蘭政府未提供進一步細節。
伊瓦申科補充說:“截至2025年初,俄羅斯無人機80%的關鍵電子元件都來自中國。”
對此,中國外交部尚未回應;DW亦無法獨立核實烏克蘭說法。
盡管中國自俄羅斯在2022年入侵烏克蘭以來,一直試圖建立中立形象,否認參與戰爭,但西方國家及烏克蘭多次指控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
德國前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去年12月訪華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後,在記者會上直言,“來自中國工廠的無人機和朝鮮軍隊在歐洲破壞和平,損害了歐洲的核心利益。”
今年4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曾質疑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火藥。這是他首度公開指控北京對莫斯科提供直接軍事援助。此外,烏克蘭軍方上個月也在基輔舉辦記者會,讓2名曾為俄羅斯作戰的中國戰俘公開發言,除了表態希望中國政府將兩人交換回國外,也警告其他中國公民不要前往參戰。
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將中國“拖入”了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數百名中國人正在前線作戰。俄羅斯方麵否認了這一說法。
北京否認上述指控,稱澤連斯基的說法毫無根據,強調中國“從未向衝突當事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並指出對所有“可軍民兩用物項”均實施嚴格審查。
德總理:援烏武器不再受射程限製
在伊斯坦布爾會談之後,烏克蘭及俄羅斯上週舉行換俘,但近幾天仍互相發動空襲。
俄軍自上週六(24日)開始對基輔等地發動新一波大規模空襲;莫斯科也宣稱在週日淩晨遭到烏克蘭無人機的襲擊。
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又譯默茨)週一在西德意誌廣播電台(WDR)舉辦的一場論壇上表示,德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武器,不再受到射程的限製,這意味著讓烏克蘭有能力襲擊俄羅斯境內的軍事目標。但他未表明是否會向基輔提供備受爭議的“金牛座”(Taurus)巡航飛彈。
梅爾茨重申,歐洲將“竭盡全力繼續支持烏克蘭,包括軍事援助。”
梅爾茨週一也表示,過去幾天發生的事表明,俄羅斯總統普京把談判的建議視為軟弱的表現,而現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失去了對普京的幻想。
週日,特朗普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稱普京“徹底瘋了”,批評他“無謂地殺害了許多人”,並警告他若想並吞整個烏克蘭,將導致俄羅斯的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