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再次“斷腕”,開啟了又一場“世紀交易”。
為緩解流動性壓力,王健林2017年作價637億元將13個文旅項目和77家酒店,分別售予融創和富力。2025年5月,王健林又一次把核心資產拿出來,計劃將旗下48座萬達廣場打包出售。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近日披露的信息,太盟(珠海)管理谘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高和豐德(北京)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潘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陽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通過其各自關聯方共同設立合營企業,並通過合營企業收購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的48家目標公司的100%股權。
這意味著,太盟投資集團(PAG)聯合騰訊、京東、陽光人壽等機構設立的合營企業,擬收購大連萬達商管旗下48家公司的全部股權。根據列表,這48家目標公司分別對應北京、廣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漢等多個一二線城市的萬達廣場項目。
再次聯姻“亞洲小黑石”
就本次出售萬達廣場的具體交易金額,太盟以及萬達方麵對此均未予以回複。有市場消息稱,本次交易規模達500億元。
據媒體報道,此次收購資金的構成有著明確規劃,太盟計劃注資約50億元認購基金次級份額,承擔主要風險並獲取超額收益;一些國有大行組成的銀團將提供300億元貸款授信;餘下150億元將通過夾層融資渠道募集,旨在吸引險資、產業基金等多元主體參與。
在投資界,太盟有著“亞洲小黑石”之稱。而王健林與太盟等投資機構,此前曾簽署了一項震動業界的投資協議。
2024年3月,大連萬達商管集團與太盟投資集團、阿布紮比投資局、穆巴達拉投資公司、中信資本、ARES在大連正式簽署投資協議,上述5家機構將聯合向大連新達盟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約600億元,合計持股60%,大連萬達商管持股40%。大連新達盟子公司為珠海萬達商管,是一個商業廣場運營管理平台,目前管理496個大型商業廣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次交易雖然同樣由太盟主導,但與去年太盟主導中東資本600億元入股大連新達盟,並非同一回事。
“此次出售48個萬達廣場,與去年太盟600億元戰投入股,是兩回事。”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之前600億元投資的是萬達輕資產管理平台,而這次是通過重資產萬達廣場去融資,出售的48個萬達廣場為萬達旗下的重資產項目。
事實上,早在2024年,便有消息稱,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已告知一些投資者,其計劃設立一支規模約500億元-900億元人民幣(69億-124億美元)的基金,有助於交稅和還債,並計劃在2025年年內完成該基金的融資。
如今這筆出售48個萬達廣場的交易,被認為是萬達推進這一計劃的關鍵一步。
如何破解債務“連環鎖”難題?
萬達本次交易之所以成為市場焦點,一方麵在於交易規模龐大、交易對手涉及多家知名投資機構以及科技行業巨頭,另一方麵是因為,市場存在這樣的疑問:萬達商管與太盟等簽署600億投資協議後,王健林為何又要轉讓48個萬達廣場?
對此,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記者,核心原因在於,萬達方麵需要償還債務,但其在化解債務問題時,則麵對如何解開股權凍結、戰投落地等相互纏繞的“連環鎖”。
那麽,萬達所麵臨的這一複雜局麵,尤其是前述幾個要素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就此,柏文喜向記者介紹,萬達集團有息負債規模龐大,其還麵臨蘇寧、融創、永輝超市等合作夥伴總計180億元的債務仲裁。
具體來看,融創、蘇寧分別於2024年1月以及2024年10月,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提起對萬達集團的仲裁。其中,融創要求萬達支付95億元的股份回購款,蘇寧要求萬達支付50.41億元股份回購款。
“在仲裁審理中,相關方頻繁凍結了萬達及相關公司的股權,相關股權凍結直接阻礙了萬達600億元股權重組,造成這筆近幾年來國內最大的外商投資,遲遲無法落地。”上述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為打開這一纏繞的“連環鎖”,逐步解決債務問題,將被凍結股權解凍,讓戰投落地,或成為萬達方麵打開局的一種有效方式。
而獲得新增資金,則是破局的關鍵。由此,其不得不通過批量出售資產,以快速回籠資金。
“此次出售資產獲得的資金,有助於緩解資金壓力,為解決股權凍結問題、以及未來的股權重組,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柏文喜稱,隨著此次交易落地,萬達解除股權凍結後,預計其與太盟的600億投資有望加快落地。
加速處置資產
從資產處置情況來看,公開記錄顯示,萬達正在加速收縮戰線。
除本次打包出售48座萬達廣場,2024年萬達方麵已轉讓26座萬達廣場,同時還轉讓了其持有的美國傳奇影業股權,並將英國豪華遊艇製造商聖汐國際以約1.6億英鎊的價格出售。
此外,今年4月萬達以24.97億元的價格,向同程旅行出售萬達酒店管理公司。僅此單項交易,即可為王健林帶來約15億元分紅現金流。
一係列資產剝離,也重塑了萬達商業版圖。柏文喜指出,經過本輪大幅調整,萬達自持商業地產比重將降至曆史新低,輕資產運營模式逐漸清晰。
但分析師表示,萬達為實現轉型,也要為此承擔不小的代價,其核心商業資產流失可能削弱租金收益基本盤,而資金之間接續情況如何,戰投資金又能否如期到位等,或仍存變數。
不過,有投行人士稱,隨著48座萬達廣場交易進入落地階段,萬達資金壓力將得到緩解。接下來,萬達方麵是否會繼續出售資產,尚未可知。
業內人士認為,對於王健林而言,如何在資產變現與保留運營能力之間把握平衡,對這位昔日首富的商業智慧,形成了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