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孫宇晨的總統晚宴:投機者們的全盛時代

孫宇晨的總統晚宴:投機者們的全盛時代

文章來源: 雪貝講財經 於 2025-05-26 22:35: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孫宇晨的總統晚宴:投機者們的全盛時代

三年前,由於擔憂入境美國被捕,這樣的場景對孫宇晨來說近乎天方夜譚:受邀參加總統晚宴,社交平台上高調直播自己的在美行程,在好萊塢山下合影、參觀白宮、串訪矽穀科技公司。

他似乎還聘請了跟拍團隊,以確保自己看起來是每個場景中的C位主角。

唯一遺憾的是,特朗普並沒有耐心在晚宴上停留太久,他甚至沒有坐下來和25位砸下數百至數千萬美金的幣圈富豪們合一張影。但是,孫宇晨自有辦法,他用AI製圖彌補了這一點,假裝自己已經完成了美國之行所宣告的那樣“與特朗普總統暢談Web3和自由。”:用一張AI圖片展示特朗普坐在他身邊,兩人一起談笑風生。

孫宇晨如今的身份被描述為格林納達籍華人企業家。格林納達是一個加勒比海小國,拿著世界地圖也不太好找到。但是,在中國輿論場景中、以至整個華人幣圈,他有一個名號更響的戲謔性稱謂:孫割。

時間回到三年之前,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孫宇晨還是一個被美國監管機構追查的加密貨幣不受歡迎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孫宇晨涉嫌欺詐和市場操縱。那時他還不得不全力避開美國的監管雷達——不踏上美國國土,也不與任何“正式”金融機構往來。為了乘坐貝佐斯旗下的火箭,他支付了2800萬美元,但最終未敢到場。

彼時的媒體報道他用假身份出入歐洲,在加勒比海國家購買身份,在迪拜的酒店裏遠程操縱幣圈漲跌,如同一名全球金融係統的幽靈。

但是,重新成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對加密貨幣青睞有加,這讓孫宇晨借助資本對其身份與形象進行戲劇性逆轉的策略變得簡單而直接:花費近兩千萬美金買入特朗普幣,成為總統代幣的“榜一大哥”。當然,還要配合他的傳統手藝:對流量時機精準捕捉、對公眾心理嫻熟操控。

於是,一個逃亡者,成了英雄;一個投機者,成了“願景布道者”。

這場總統晚宴充滿了投機氛圍,不僅在於孫宇晨,還在於它聚集了一群類似的客人們。比如,比孫宇晨更有名氣的前NBA球星拉馬爾·奧多姆,這位曾經的籃球天才,後來在一家妓院過度嗑藥引發昏厥,差點兒喪命。

孫宇晨的起點並不顯赫。1990年,他出生於中國青海西寧,一個偏遠的西北小城,父母是普通工作者,家中沒有特權背景。青少年時期,他隨家人移居廣東,在那裏完成了中學學業。2007年,他憑借一篇全國作文大賽的獲獎文章進入北京大學曆史係,後來又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東亞研究碩士學位。

這些履曆讓他在中國時就極力將自己包裝為一位“90後傑出企業家代表”,一個從小鎮逆襲到財富舞台的勵誌符號。

然而,孫宇晨的身份從來不是單一的,他深諳自我塑造的藝術。2013年,他加入Ripple Labs,成為大中華區首席代表,接觸到區塊鏈技術的潛力。2017年,他創立波場(TRON),一個宣稱要打造去中心化互聯網的平台。波場的首次代幣發行(ICO)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孫宇晨一躍成為億萬富翁。

然而,2018年,他被曝拋售波場幣套現3億美元,引發投資者憤怒,給他貼上了“詐騙者”標簽。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在2023年的一份非公開報告中描述波場為“在非法行為者中越來越受歡迎”。他還被指控曾通過交易所進行“洗售交易”(wash trading)——即自己與自己做交易,製造虛假活躍度。

更引人注目的是孫宇晨的身份漂移。他的公司在新加坡注冊,基金會在瑞士設立,稅收在加勒比申報。他生活在迪拜、巴黎與日內瓦之間,擁有一整套無痕化生活的路徑。

孫宇晨在中國被廣泛指控為詐騙者,在公共場合,他仍強調自己是“中國人”,但他再未回國。他如今的格林納達國籍是通過投資獲得的,他還曾被任命為該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

這種身份的轉換不僅是孫宇晨的財務策略,也是他規避風險的手段。

孫宇晨用全球的結構性漏洞保護自己。他不是唯一一個遊走於國家縫隙中的人。但他比大多數人更直白地踐行著“沒有祖國的資本主義”邏輯。他對監管的回應方式不是抗議或修複,而是轉換地址與護照。他對輿論的管理不是解釋,而是製造更大的話題覆蓋舊話題。

他曾宣稱:“Identity is a tool, not a constraint.(身份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一種約束)” 這句話既是他投機哲學的總結,

孫宇晨的投機天賦在高調事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2019年,他以456.8萬美元拍下與沃倫·巴菲特的慈善午餐,試圖為區塊鏈正名,卻因突發“腎結石”取消。2024年,他以620萬美元拍下意大利藝術家毛裏齊奧·卡特蘭的《喜劇演員》的主角——一根用膠帶粘在牆上的香蕉。在香港的發布會上,他當眾吃下這根價值620萬美元的香蕉。

一切看似荒誕,卻引人入勝。

孫宇晨的每一次出場最後都轉化為一場精心設計的營銷。他深諳KOL式資本的邏輯:通過製造話題,吸引流量,再將流量轉化為財富。與喬布斯式的創新者不同,孫宇晨是一位“信息套利者”,一個在信任尚未構建的新金融市場中利用市場心理製造漲跌套利的專家。

如果說加密世界是一場實驗,孫宇晨就是那個最擅長作弊的考生。他不打算考第一,他隻想在沒人發現的情況下提前交卷、帶走獎金。

其實,孫宇晨正是這個時代的鏡像。你或許討厭他的高調,質疑他的道德,但無法否認他比任何人都了解這個係統。他懂得如何利用加密貨幣的波動性、社交媒體的傳播力以及全球化的漏洞,將自己從一個小鎮青年變成全球舞台的玩家。他的格林納達護照、特朗普晚宴的入場券、以及吃下天價香蕉的表演,都在提醒我們:

這是一個越來越迎合投機者、獎勵冒險者、縱容逃逸者的全盛時代。

孫宇晨的野心並未止步於財富積累或自身形象的塑造。近年來,他越來越熱衷於參與高風險的政治遊戲,將自己推向權力與爭議的漩渦中心。他的特朗普晚宴之行並非單純的社交表演,而似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賭局。他還投資了7500萬美元給特朗普家族支持的“世界自由金融”項目,成為這一項目的顧問。這讓他不僅獲得了與美國前總統接觸的機會,還可能影響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

2025年2月,SEC對其欺詐指控的暫停,被廣泛猜測與他支持特朗普家族的舉動有關。 這種“以錢換權”的策略,顯示出他願意在全球政治舞台上押下重注。

孫宇晨的政治冒險是從格林納達開始的。作為這個小國家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孫宇晨得以在國際舞台上以“官方”身份發聲。他利用這一角色頻繁參與全球金融和科技論壇,與各國政要和商界領袖互動,試圖將自己塑造成加密貨幣行業的“外交使者”。

然而,這種高調的跨國政治表演也讓他置身於危險境地。有人質疑他是否在為某些政治勢力充當“白手套”,利用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全球流動性為特定利益集團服務。雖然這些指控缺乏確鑿證據,但它們凸顯了孫宇晨政治冒險所引發的爭議。

孫宇晨的政治遊戲還延伸到對輿論的操控。2024年,他通過社交平台和加密媒體大肆宣傳與特朗普的合作,試圖將自己包裝為“加密總統”的盟友。就像他在這次美國之行前聲稱自己將“與特朗普總統暢談Web3和自由。”

這種高調的政治參與不僅為波場和TRX代幣帶來了流量,也讓他在全球加密社區中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然而,這種策略也讓他成為眾矢之的。美國的職業政客們開始批評他通過投資特朗普項目“購買政治影響力”。

當然,孫宇晨對政治遊戲的熱衷,源於他對權力結構的深刻洞察。他顯然已洞悉到,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中,政治影響力是鞏固財富和地位的關鍵。

然而,這種冒險也可能讓他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鋼絲繩。他的每一次政治押注——無論是投資特朗普家族項目,還是利用格林納達身份參與國際事務——都在將他推向與財富無關的風險。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81歲退休校長街頭拾荒被昔日學生認出:我很好!
可怕!UC女生晚上在校園散步 被拖到路邊強奸
悲劇!爸爸教女兒學車 車輛從二樓衝出 當場身亡
馬克龍被72歲夫人打臉 女老師管一輩子自己的學生?
中國拚命“挖運河” 背後是真正的國運之戰

24小時討論排行

“川普永遠會退縮”成流行語 川普:那是談判技巧
萬斯大罵:人工智能是“共產主義技術”
胡錫進:性蕭條導致消費低迷 反對“萬惡淫為首”觀念
川普:哈佛外國學生數限製在15% 並提供學生名單
上億豪宅“英之園”一夜間夷平 官方曾提充公遭拒
白宮遭設局“伏擊” 南非總統:我當時完全懵了......
哈佛之後是加州大學?特朗普政府準備大規模指控
川普赦免詐騙+漏稅真人秀夫婦:他們該有第2次機會
讓學生拉不出屎,是社會的失敗,是新的民族恥辱
川普讓美國不再是投資天堂 7.5萬億亞洲資金出逃潮
美股急升,美國國際貿易法院阻止對等關稅生效
通脹、勝利與犧牲:我的莫斯科見聞
“大美麗法案”的隱藏條款 或將終結美國現行民主製度
坑人!華人$700萬豪宅僅僅1.7萬被拍賣 原因竟是…
巴倫申請哈佛被拒?梅拉尼婭打破沉默
哈裏王子低調現身上海談環保,使用公爵頭銜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孫宇晨的總統晚宴:投機者們的全盛時代

雪貝講財經 2025-05-26 22:35:18
孫宇晨的總統晚宴:投機者們的全盛時代

三年前,由於擔憂入境美國被捕,這樣的場景對孫宇晨來說近乎天方夜譚:受邀參加總統晚宴,社交平台上高調直播自己的在美行程,在好萊塢山下合影、參觀白宮、串訪矽穀科技公司。

他似乎還聘請了跟拍團隊,以確保自己看起來是每個場景中的C位主角。

唯一遺憾的是,特朗普並沒有耐心在晚宴上停留太久,他甚至沒有坐下來和25位砸下數百至數千萬美金的幣圈富豪們合一張影。但是,孫宇晨自有辦法,他用AI製圖彌補了這一點,假裝自己已經完成了美國之行所宣告的那樣“與特朗普總統暢談Web3和自由。”:用一張AI圖片展示特朗普坐在他身邊,兩人一起談笑風生。

孫宇晨如今的身份被描述為格林納達籍華人企業家。格林納達是一個加勒比海小國,拿著世界地圖也不太好找到。但是,在中國輿論場景中、以至整個華人幣圈,他有一個名號更響的戲謔性稱謂:孫割。

時間回到三年之前,在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前,孫宇晨還是一個被美國監管機構追查的加密貨幣不受歡迎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孫宇晨涉嫌欺詐和市場操縱。那時他還不得不全力避開美國的監管雷達——不踏上美國國土,也不與任何“正式”金融機構往來。為了乘坐貝佐斯旗下的火箭,他支付了2800萬美元,但最終未敢到場。

彼時的媒體報道他用假身份出入歐洲,在加勒比海國家購買身份,在迪拜的酒店裏遠程操縱幣圈漲跌,如同一名全球金融係統的幽靈。

但是,重新成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對加密貨幣青睞有加,這讓孫宇晨借助資本對其身份與形象進行戲劇性逆轉的策略變得簡單而直接:花費近兩千萬美金買入特朗普幣,成為總統代幣的“榜一大哥”。當然,還要配合他的傳統手藝:對流量時機精準捕捉、對公眾心理嫻熟操控。

於是,一個逃亡者,成了英雄;一個投機者,成了“願景布道者”。

這場總統晚宴充滿了投機氛圍,不僅在於孫宇晨,還在於它聚集了一群類似的客人們。比如,比孫宇晨更有名氣的前NBA球星拉馬爾·奧多姆,這位曾經的籃球天才,後來在一家妓院過度嗑藥引發昏厥,差點兒喪命。

孫宇晨的起點並不顯赫。1990年,他出生於中國青海西寧,一個偏遠的西北小城,父母是普通工作者,家中沒有特權背景。青少年時期,他隨家人移居廣東,在那裏完成了中學學業。2007年,他憑借一篇全國作文大賽的獲獎文章進入北京大學曆史係,後來又前往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東亞研究碩士學位。

這些履曆讓他在中國時就極力將自己包裝為一位“90後傑出企業家代表”,一個從小鎮逆襲到財富舞台的勵誌符號。

然而,孫宇晨的身份從來不是單一的,他深諳自我塑造的藝術。2013年,他加入Ripple Labs,成為大中華區首席代表,接觸到區塊鏈技術的潛力。2017年,他創立波場(TRON),一個宣稱要打造去中心化互聯網的平台。波場的首次代幣發行(ICO)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孫宇晨一躍成為億萬富翁。

然而,2018年,他被曝拋售波場幣套現3億美元,引發投資者憤怒,給他貼上了“詐騙者”標簽。美國財政部的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在2023年的一份非公開報告中描述波場為“在非法行為者中越來越受歡迎”。他還被指控曾通過交易所進行“洗售交易”(wash trading)——即自己與自己做交易,製造虛假活躍度。

更引人注目的是孫宇晨的身份漂移。他的公司在新加坡注冊,基金會在瑞士設立,稅收在加勒比申報。他生活在迪拜、巴黎與日內瓦之間,擁有一整套無痕化生活的路徑。

孫宇晨在中國被廣泛指控為詐騙者,在公共場合,他仍強調自己是“中國人”,但他再未回國。他如今的格林納達國籍是通過投資獲得的,他還曾被任命為該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

這種身份的轉換不僅是孫宇晨的財務策略,也是他規避風險的手段。

孫宇晨用全球的結構性漏洞保護自己。他不是唯一一個遊走於國家縫隙中的人。但他比大多數人更直白地踐行著“沒有祖國的資本主義”邏輯。他對監管的回應方式不是抗議或修複,而是轉換地址與護照。他對輿論的管理不是解釋,而是製造更大的話題覆蓋舊話題。

他曾宣稱:“Identity is a tool, not a constraint.(身份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一種約束)” 這句話既是他投機哲學的總結,

孫宇晨的投機天賦在高調事件中展現得淋漓盡致。2019年,他以456.8萬美元拍下與沃倫·巴菲特的慈善午餐,試圖為區塊鏈正名,卻因突發“腎結石”取消。2024年,他以620萬美元拍下意大利藝術家毛裏齊奧·卡特蘭的《喜劇演員》的主角——一根用膠帶粘在牆上的香蕉。在香港的發布會上,他當眾吃下這根價值620萬美元的香蕉。

一切看似荒誕,卻引人入勝。

孫宇晨的每一次出場最後都轉化為一場精心設計的營銷。他深諳KOL式資本的邏輯:通過製造話題,吸引流量,再將流量轉化為財富。與喬布斯式的創新者不同,孫宇晨是一位“信息套利者”,一個在信任尚未構建的新金融市場中利用市場心理製造漲跌套利的專家。

如果說加密世界是一場實驗,孫宇晨就是那個最擅長作弊的考生。他不打算考第一,他隻想在沒人發現的情況下提前交卷、帶走獎金。

其實,孫宇晨正是這個時代的鏡像。你或許討厭他的高調,質疑他的道德,但無法否認他比任何人都了解這個係統。他懂得如何利用加密貨幣的波動性、社交媒體的傳播力以及全球化的漏洞,將自己從一個小鎮青年變成全球舞台的玩家。他的格林納達護照、特朗普晚宴的入場券、以及吃下天價香蕉的表演,都在提醒我們:

這是一個越來越迎合投機者、獎勵冒險者、縱容逃逸者的全盛時代。

孫宇晨的野心並未止步於財富積累或自身形象的塑造。近年來,他越來越熱衷於參與高風險的政治遊戲,將自己推向權力與爭議的漩渦中心。他的特朗普晚宴之行並非單純的社交表演,而似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政治賭局。他還投資了7500萬美元給特朗普家族支持的“世界自由金融”項目,成為這一項目的顧問。這讓他不僅獲得了與美國前總統接觸的機會,還可能影響美國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政策。

2025年2月,SEC對其欺詐指控的暫停,被廣泛猜測與他支持特朗普家族的舉動有關。 這種“以錢換權”的策略,顯示出他願意在全球政治舞台上押下重注。

孫宇晨的政治冒險是從格林納達開始的。作為這個小國家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孫宇晨得以在國際舞台上以“官方”身份發聲。他利用這一角色頻繁參與全球金融和科技論壇,與各國政要和商界領袖互動,試圖將自己塑造成加密貨幣行業的“外交使者”。

然而,這種高調的跨國政治表演也讓他置身於危險境地。有人質疑他是否在為某些政治勢力充當“白手套”,利用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全球流動性為特定利益集團服務。雖然這些指控缺乏確鑿證據,但它們凸顯了孫宇晨政治冒險所引發的爭議。

孫宇晨的政治遊戲還延伸到對輿論的操控。2024年,他通過社交平台和加密媒體大肆宣傳與特朗普的合作,試圖將自己包裝為“加密總統”的盟友。就像他在這次美國之行前聲稱自己將“與特朗普總統暢談Web3和自由。”

這種高調的政治參與不僅為波場和TRX代幣帶來了流量,也讓他在全球加密社區中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然而,這種策略也讓他成為眾矢之的。美國的職業政客們開始批評他通過投資特朗普項目“購買政治影響力”。

當然,孫宇晨對政治遊戲的熱衷,源於他對權力結構的深刻洞察。他顯然已洞悉到,在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世界中,政治影響力是鞏固財富和地位的關鍵。

然而,這種冒險也可能讓他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鋼絲繩。他的每一次政治押注——無論是投資特朗普家族項目,還是利用格林納達身份參與國際事務——都在將他推向與財富無關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