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巨虧中的波音,靠關稅戰續命?

巨虧中的波音,靠關稅戰續命?

文章來源: 吳曉波頻道 於 2025-05-23 20:29: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象征美國最高權力的專機,始於海灣君主國的饋贈,而波音這個‘美國製造’的圖騰,如今要靠外國訂單才能續命。”

巨虧中的波音,靠關稅戰續命?

卡塔爾“送給”特朗普的波音747飛機,本周三到了美國。

“簽收這份價值4億美元豪華快遞”的是五角大樓,按官員們的說法,半年後,它將經過軍方秘密改裝,正式成為總統的出行專座“空軍一號”,但知情人士覺得這一計劃表純屬天方夜譚。

比如,重新噴漆怕都是要半年之久,更何況還要檢查其安全性(畢竟來自外國),並讓它具備空中作戰指揮能力。

但性急的特朗普恐怕等不了這麽久,作為他的最新政績,這架飛機已經被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光環最好時刻陪伴在總統左右。

就在貝森特與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進行那場舉世矚目的貿易談判之際,特朗普則遠赴中東,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談成了多筆交易,並高調宣布,預備接收一架來自卡塔爾王室的“免費”波音747-8客機,用以取代他當前使用的“空軍一號”專機。

擱下收這架飛機算不算“受賂”的爭議不提,如今,白宮網站上,已經更新了特朗普的“銷售業績”,可以預見的是,不管這架飛機未來命運如何,製造它的公司波音都無可爭議地成為了本次中東之行的最大贏家。



在沙特,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旗下飛機租賃公司AviLease宣布訂購20架波音737 MAX飛機,並擁有另外10架飛機的選擇購買權,最多將購買30架飛機。

在阿聯酋,波音公司、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和阿提哈德航空公司之間達成了145億美元的交易承諾。

在卡塔爾,卡塔爾航空與波音和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簽署價值960億美元的合同,購買多達210架波音787“夢想客機”和波音777X客機——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將是波音曆史上最大的一筆訂單”。

今年是波音自2018年由盛轉衰的第7年,從1011億美元的營收,104.6億美元淨利潤,到2024年僅達成665億美元營收且連續5年虧損,這幾筆新訂單,無疑將有助於波音緩過一口大氣,續命有望,也一定程度上對衝了關稅戰為波音帶來的負麵影響。



這再次驗證了那句老話:“有美國一口吃的,就有波音一口吃的。”



關稅談判桌上的波音

為波音代言,是近二十年來美國總統的優良傳統。

“波音是我們可以毫無保留為之代言的公司。”

說這句話的,是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手下的首席經濟顧問多蘿西·羅賓,她是負責航空航天工業的政府高官。

2010年11月,時任總統奧巴馬訪問印度,帶回來了價值100億美元的貿易協議,其中包括24億美元的波音737-800型客機和41億美元的波音C-17“環球霸王 III”軍用運輸機。

奧巴馬甚至不顧國內反對,力推美國進出口銀行為交易提供貸款擔保,以至於批評者嘲笑後者是“波音銀行”。

2012年,奧巴馬在波音工廠演講時曾說:“我得說,鑒於我在全球賣出的飛機數量,我希望退休時能得到一塊金表。”

到了2023年,當時的總統拜登盛讚波音與印度航空公司新達成的“曆史性協議”,即以340億美元購買220架波音飛機,那是波音公司美元價值第三大的訂單,也是有史以來第二大的訂單。

*注: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印度實行的是“端水外交”,向美國購買了220架波音飛機,同時又向法國購買了250架空客飛機。



截圖:白宮官網

特朗普更是對波音青睞有加,第一任任期內,他便對波音不吝讚美之詞。2017年時,他訪問南卡羅來納州的波音工廠,大喊口號:“上帝保佑你,上帝保佑美利堅合眾國,上帝保佑波音。”

第二任期剛上任2個月,特朗普便宣布,美國空軍將把“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平台的合同授予波音,並打造“有史以來最先進、最強大、最致命的新型隱形戰鬥機F-47”。

按照2024年公布的預算,未來五年內,美國空軍計劃為研發F-47投入高達200億美元,而這些投入將被波音盡收囊中。



3月21日,特朗普宣布由波音公司生產F-47

4月2日後,當關稅談判桌成了2025年全球貿易的主桌,波音便成了桌上的那道主菜,也是測量談判雙方關係冷暖的溫度計。

一直以來態度堅定、實行強硬反製的中國,打一開始便拒絕了原本要交付航空公司的波音飛機,直到5月12日中美初步協定達成。

在歐盟的談判桌上,波音亦成為牽製美國的談判籌碼之一,談判期間,歐盟就涵蓋950億歐元商品的潛在加稅清單征求產業界和各國政府意見,相關商品裏就包括波音的飛機。

有人拿波音說事,有人就拿波音示好,越南、馬來西亞、印度、泰國等紛紛在談判前夕,分別示意將購買包括波音飛機在內的美國商品以平衡對美貿易逆差。其中,馬來西亞最積極,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宣布訂購60架波音737 MAX飛機。

印度早在關稅大戰發生之前,便購入了比以往更多的波音飛機,媒體報道它在今年三月底已接收41架波音飛機,關稅大戰發生後,更是放風要接收被中國“拒簽”的飛機。另據知情人士的說法,印度計劃在談判中展示該國大量波音公司飛機訂單以及未來更多訂單的潛力,以尋求與美國達成有利協議。

發展中國家如此,發達國家亦不例外。

據波音官網數據,在過去6年,英國僅接收了60架波音飛機,而在5月初,美國率先與英國達成初步貿易協定,其中包括英國航空母公司向波音訂購了價值100億美元的飛機,以此作為特朗普政府撤回部分關稅的交換條件。

是啊,當美國要再次偉大時,作為美國之星的波音又怎能缺席?



波音,美國製造的鏡子

1916年,德裔美籍的木材老板比爾·波音在西雅圖創立波音,它從在船廠製造木製水上飛機起步,109年後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超過17萬名員工的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集團。

截至目前,波音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製造商之一,是世界第四大國防承包商,是美國按美元價值計算的最大出口商。

它曾是,即便到現在也是美國製造業的驕傲和工程實力的象征。

二戰以來,全球製造業美國一家獨大,並在1948—1966年期間保持了全球貿易第一大順差國地位長達二十年,那段輝煌歲月,美國在汽車、鋼鐵、飛機等領域占有絕對優勢——落到波音,全世界有超過3000萬名乘客通過波音飛機來往於各地,公司成為傲視其他航空公司的巨頭。



1970年,世界上第一款寬體客機波音747首航

1979年總設計師訪美,其中一站便是西雅圖,參觀了波音的倫頓和埃弗雷特總裝廠。

巴菲特在今年最後一場主導的股東大會上曾打過一個絕妙的比方:美國是一座宏偉大教堂的結合體,在大教堂裏,人們設計出了能讓三億多人口生產商品和服務的係統,與此同時,它旁邊還附帶著一個巨大的賭場,那裏金錢流動頻繁,誘惑極大。

他警告說:美國必須確保這座大教堂不會被賭場吞噬

——某種程度上,大教堂意指美國的製造業,而賭場便是金融。

到了1980年代,金融、房地產與專業服務增加值在美國GDP中的占比首次超過製造業。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以“工程師文化”為傲的波音也開始走向瓦解。1996年,波音與全球航空製造業第三名的麥道合並,隨後,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從“製造最好的飛機”轉型為“創造最大的股東價值”。

2001年,波音總部從製造業中心西雅圖搬到了金融中心芝加哥,隨後的十幾年時間,波音出售了可以自主生產機身的工廠,減少了研發投入,增加了股票回購,縮減了人員,增加了外包——一切讓製造業變得“空心化”的行為都能在波音身上找到對應。

除了保留設計和總裝環節外,波音70%左右的生產環節由供應商承擔,近千萬個零部件外包或轉包生產,甚至部分軟件開發和設計業務也都外包。

每款機型的升級,都能看到這一趨勢愈演愈烈。

在727項目中,外國供應商的工作量還隻占2%,到777項目,這一數字升到30%;在787項目中,波音首次采用了全球供應鏈“平行研發+生產”的戰略,工作任務達到了90%的整體外包率,其中70%以上的研發、生產都在國外。



波音供應商國別分布情況

(內圈為2023年數據,外圈為2024年數據)

然而,財務報表上“輕裝上陣”的波音,卻遭遇重擊:2018/2019年兩場空難悲劇、2019年艙門爆炸事故,令波音信譽掃地、訂單取消、生產停擺。

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後,更多人將波音的災難視作美國製造業衰落的一麵鏡子,他們說,“當波音裝配線上的鉚釘一顆顆鬆動時,美國製造業的齒輪也悄然生鏽”。

1979年,美國人的汽車保險杠貼紙上,寫著“If it's not boeing,I'm not going”(如果不是波音,我就不走),這句廣告語備受整個民航業的認可,而到了2024年,人們卻經常說:“如果是波音,我就不飛”。



2020年,波音再次將總部遷至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那裏距離華盛頓很近。

盡管全球影響力大不如前,但此時此刻的波音,依然是美國的“國之重器”:它雇傭著17.2萬名員工,其中85%在美國;波音擁有13600家美國國內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又雇傭了約130萬人,約占美國勞動力人口的1%。

對美國GDP的貢獻也在一組數據中得到印證:空難危機發生後,737MAX飛機停產,彼時經濟學家估計,作為最大的裝配線,它的停工將導致美國當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至少減少0.5個百分點。

然而,它的未來已經仰賴於美國政府的提攜,對它的扶持和振興是總統們為實現美國“再工業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心心念念希望美國製造業回流的特朗普。



截圖:波音官網



關稅回旋鏢下的波音

但特朗普既讓波音嚐到了甜頭,也讓波音對未來感到焦慮不安。

由他射出去的關稅魚雷,卻正中波音的眉心。

全球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愛爾開普公司稱,如果美國關稅措施持續,一架波音787的價格將上漲4000萬美元。從長遠來看,新的關稅格局可能會讓波音的歐洲競爭對手空客獲得更多優勢,波音公司的市場份額將會大幅萎縮。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在4月初,也一改往日“不太擔心關稅”的態度,在國會聽證會上強調,該公司80%的飛機銷往海外,自由貿易至關重要。

潛台詞裏,還有一句,中國很重要。

波音曾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占全球飛機需求的10%—15%(約8830架新飛機),是商用噴氣式飛機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也將是波音未來最大的市場。

50多年來中美關係的起起伏伏中,自然也少不了波音的身影。

1972年,尼克鬆訪華,順手便向中國推銷了10架707飛機。

1990年,為打開外交局麵,中國一口氣拿下波音當時最大的一筆民機訂單,36架確認訂購加36架意向訂購,當時的價值為90億美元。

而後波音在中國設立服務中心,在天津建立複合材料合資工廠,在舟山設置737完工交付中心,未來幾十年裏,中國的沈飛、成飛、西飛以及合資的天津波音等6家企業,陸續承擔起了波音大量的生產外包業務,據統計,共有35家來自中國的直接供應商為波音服務。

波音由此成了中美實業合作蜜月期的縮影。



截圖:澎湃新聞

2013年4月1日,東方航空迎來了波音公司向中國市場交付的第1000架波音飛機。一位波音華裔工程師曾頗為得意地對同事開玩笑道:“波音公司737部門有114名員工的工資都是中國發的。”

2018年11月30日,廈門航空收到了波音交付中國民航的第2000架飛機——塗裝“2000th BOEING AIRCRAFT for CHINA”的737 MAX8。

轉折也隨之到來,在特朗普開啟第一次總統任期之後到拜登上台,隨著中美關係的冷卻,波音與中國的關係也變得親密不再。

“波音公司自2017年以來就沒有接到中國的飛機大單。”2022年7月,中國給波音的競爭對手空中客車下了價值372億美元的訂單,該訂單宣布後,波音罕見發布了一份聲明。

聲明裏這樣寫道:“作為與中國航空業有50年合作關係的美國最大出口商,地緣政治分歧繼續限製美國飛機出口,令人失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窄體客機也在同年亮相,為中國進一步擺脫依賴波音跨出重要一步。



看完上述的一切,DeepSeek評論道:

波音訂單簿上永遠飄著星條旗的投影,關稅戰場上的每一輪攻防,都在改寫波音賬本上的數字,這家美國工業製造的皇冠明珠,終究成了大國博弈的晴雨表。

或許隻有那架有望被改造成“空軍一號”的豪華波音飛機傳遞了更為明確的信息:象征美國最高權力的專機,始於海灣君主國的饋贈,而波音這個“美國製造”的圖騰,如今要靠外國訂單才能續命。

查看評論(8)

24小時熱點排行

紐約時報:特朗普從南非身上得償所願 卻害了美國
得州擬立法禁止中國公民買房 華人聚州長家門口抗議
中國留學生:我在哈佛正好好上學 特朗普禁令來了
今年最窒息新聞:一位腦死亡女性被要求必須分娩
李嘉誠旗下長實集團樓盤被控貪汙造假 10人被拘捕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若不在美製造iPhone 須繳納至少25%關稅
通過數據分析,網友們發現全國地鐵公司負債已超4萬億
台灣國防部長:相信美國對中國犯台企圖仍具威懾
馬斯克:中國實力不一般,大多數人並不了解
iPhone將漲破3500?分析師示警"美國製造"代價超驚人
哈佛外籍生禁令"掃到比利時公主",王室回應了
中國留學生訴美國政府案 加州法官發布全美初始禁令
哈佛醫學院盜賣捐贈屍體案 停屍房經理等8人認罪
澳央行副行長:中國不想人民幣貶值 那會便宜美國人
特朗普與哈佛大學激戰正酣,世界多地開始"搶人"
巨虧中的波音,靠關稅戰續命?
25年性侵299人 受害者最小僅1歲 法戀童癖醫生認罪
買賣股票時機"恰到好處",美政界多人涉嫌內幕交易
史無前例的“校園餐”反腐,來了
興奮劑"自由"?特朗普兒子投資,美將舉辦"鼓勵嗑藥"運動會
長城汽車魏建軍警告:中國汽車產業"恒大"已經出現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巨虧中的波音,靠關稅戰續命?

吳曉波頻道 2025-05-23 20:29:30



“象征美國最高權力的專機,始於海灣君主國的饋贈,而波音這個‘美國製造’的圖騰,如今要靠外國訂單才能續命。”

巨虧中的波音,靠關稅戰續命?

卡塔爾“送給”特朗普的波音747飛機,本周三到了美國。

“簽收這份價值4億美元豪華快遞”的是五角大樓,按官員們的說法,半年後,它將經過軍方秘密改裝,正式成為總統的出行專座“空軍一號”,但知情人士覺得這一計劃表純屬天方夜譚。

比如,重新噴漆怕都是要半年之久,更何況還要檢查其安全性(畢竟來自外國),並讓它具備空中作戰指揮能力。

但性急的特朗普恐怕等不了這麽久,作為他的最新政績,這架飛機已經被賦予了太多光環,而光環最好時刻陪伴在總統左右。

就在貝森特與中國代表團在日內瓦進行那場舉世矚目的貿易談判之際,特朗普則遠赴中東,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談成了多筆交易,並高調宣布,預備接收一架來自卡塔爾王室的“免費”波音747-8客機,用以取代他當前使用的“空軍一號”專機。

擱下收這架飛機算不算“受賂”的爭議不提,如今,白宮網站上,已經更新了特朗普的“銷售業績”,可以預見的是,不管這架飛機未來命運如何,製造它的公司波音都無可爭議地成為了本次中東之行的最大贏家。



在沙特,沙特公共投資基金旗下飛機租賃公司AviLease宣布訂購20架波音737 MAX飛機,並擁有另外10架飛機的選擇購買權,最多將購買30架飛機。

在阿聯酋,波音公司、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和阿提哈德航空公司之間達成了145億美元的交易承諾。

在卡塔爾,卡塔爾航空與波音和通用電氣-航空航天公司簽署價值960億美元的合同,購買多達210架波音787“夢想客機”和波音777X客機——按照特朗普的說法,“這將是波音曆史上最大的一筆訂單”。

今年是波音自2018年由盛轉衰的第7年,從1011億美元的營收,104.6億美元淨利潤,到2024年僅達成665億美元營收且連續5年虧損,這幾筆新訂單,無疑將有助於波音緩過一口大氣,續命有望,也一定程度上對衝了關稅戰為波音帶來的負麵影響。



這再次驗證了那句老話:“有美國一口吃的,就有波音一口吃的。”



關稅談判桌上的波音

為波音代言,是近二十年來美國總統的優良傳統。

“波音是我們可以毫無保留為之代言的公司。”

說這句話的,是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手下的首席經濟顧問多蘿西·羅賓,她是負責航空航天工業的政府高官。

2010年11月,時任總統奧巴馬訪問印度,帶回來了價值100億美元的貿易協議,其中包括24億美元的波音737-800型客機和41億美元的波音C-17“環球霸王 III”軍用運輸機。

奧巴馬甚至不顧國內反對,力推美國進出口銀行為交易提供貸款擔保,以至於批評者嘲笑後者是“波音銀行”。

2012年,奧巴馬在波音工廠演講時曾說:“我得說,鑒於我在全球賣出的飛機數量,我希望退休時能得到一塊金表。”

到了2023年,當時的總統拜登盛讚波音與印度航空公司新達成的“曆史性協議”,即以340億美元購買220架波音飛機,那是波音公司美元價值第三大的訂單,也是有史以來第二大的訂單。

*注: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印度實行的是“端水外交”,向美國購買了220架波音飛機,同時又向法國購買了250架空客飛機。



截圖:白宮官網

特朗普更是對波音青睞有加,第一任任期內,他便對波音不吝讚美之詞。2017年時,他訪問南卡羅來納州的波音工廠,大喊口號:“上帝保佑你,上帝保佑美利堅合眾國,上帝保佑波音。”

第二任期剛上任2個月,特朗普便宣布,美國空軍將把“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平台的合同授予波音,並打造“有史以來最先進、最強大、最致命的新型隱形戰鬥機F-47”。

按照2024年公布的預算,未來五年內,美國空軍計劃為研發F-47投入高達200億美元,而這些投入將被波音盡收囊中。



3月21日,特朗普宣布由波音公司生產F-47

4月2日後,當關稅談判桌成了2025年全球貿易的主桌,波音便成了桌上的那道主菜,也是測量談判雙方關係冷暖的溫度計。

一直以來態度堅定、實行強硬反製的中國,打一開始便拒絕了原本要交付航空公司的波音飛機,直到5月12日中美初步協定達成。

在歐盟的談判桌上,波音亦成為牽製美國的談判籌碼之一,談判期間,歐盟就涵蓋950億歐元商品的潛在加稅清單征求產業界和各國政府意見,相關商品裏就包括波音的飛機。

有人拿波音說事,有人就拿波音示好,越南、馬來西亞、印度、泰國等紛紛在談判前夕,分別示意將購買包括波音飛機在內的美國商品以平衡對美貿易逆差。其中,馬來西亞最積極,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宣布訂購60架波音737 MAX飛機。

印度早在關稅大戰發生之前,便購入了比以往更多的波音飛機,媒體報道它在今年三月底已接收41架波音飛機,關稅大戰發生後,更是放風要接收被中國“拒簽”的飛機。另據知情人士的說法,印度計劃在談判中展示該國大量波音公司飛機訂單以及未來更多訂單的潛力,以尋求與美國達成有利協議。

發展中國家如此,發達國家亦不例外。

據波音官網數據,在過去6年,英國僅接收了60架波音飛機,而在5月初,美國率先與英國達成初步貿易協定,其中包括英國航空母公司向波音訂購了價值100億美元的飛機,以此作為特朗普政府撤回部分關稅的交換條件。

是啊,當美國要再次偉大時,作為美國之星的波音又怎能缺席?



波音,美國製造的鏡子

1916年,德裔美籍的木材老板比爾·波音在西雅圖創立波音,它從在船廠製造木製水上飛機起步,109年後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超過17萬名員工的全球航空航天和國防集團。

截至目前,波音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航天製造商之一,是世界第四大國防承包商,是美國按美元價值計算的最大出口商。

它曾是,即便到現在也是美國製造業的驕傲和工程實力的象征。

二戰以來,全球製造業美國一家獨大,並在1948—1966年期間保持了全球貿易第一大順差國地位長達二十年,那段輝煌歲月,美國在汽車、鋼鐵、飛機等領域占有絕對優勢——落到波音,全世界有超過3000萬名乘客通過波音飛機來往於各地,公司成為傲視其他航空公司的巨頭。



1970年,世界上第一款寬體客機波音747首航

1979年總設計師訪美,其中一站便是西雅圖,參觀了波音的倫頓和埃弗雷特總裝廠。

巴菲特在今年最後一場主導的股東大會上曾打過一個絕妙的比方:美國是一座宏偉大教堂的結合體,在大教堂裏,人們設計出了能讓三億多人口生產商品和服務的係統,與此同時,它旁邊還附帶著一個巨大的賭場,那裏金錢流動頻繁,誘惑極大。

他警告說:美國必須確保這座大教堂不會被賭場吞噬

——某種程度上,大教堂意指美國的製造業,而賭場便是金融。

到了1980年代,金融、房地產與專業服務增加值在美國GDP中的占比首次超過製造業。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以“工程師文化”為傲的波音也開始走向瓦解。1996年,波音與全球航空製造業第三名的麥道合並,隨後,企業的使命願景價值觀從“製造最好的飛機”轉型為“創造最大的股東價值”。

2001年,波音總部從製造業中心西雅圖搬到了金融中心芝加哥,隨後的十幾年時間,波音出售了可以自主生產機身的工廠,減少了研發投入,增加了股票回購,縮減了人員,增加了外包——一切讓製造業變得“空心化”的行為都能在波音身上找到對應。

除了保留設計和總裝環節外,波音70%左右的生產環節由供應商承擔,近千萬個零部件外包或轉包生產,甚至部分軟件開發和設計業務也都外包。

每款機型的升級,都能看到這一趨勢愈演愈烈。

在727項目中,外國供應商的工作量還隻占2%,到777項目,這一數字升到30%;在787項目中,波音首次采用了全球供應鏈“平行研發+生產”的戰略,工作任務達到了90%的整體外包率,其中70%以上的研發、生產都在國外。



波音供應商國別分布情況

(內圈為2023年數據,外圈為2024年數據)

然而,財務報表上“輕裝上陣”的波音,卻遭遇重擊:2018/2019年兩場空難悲劇、2019年艙門爆炸事故,令波音信譽掃地、訂單取消、生產停擺。

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後,更多人將波音的災難視作美國製造業衰落的一麵鏡子,他們說,“當波音裝配線上的鉚釘一顆顆鬆動時,美國製造業的齒輪也悄然生鏽”。

1979年,美國人的汽車保險杠貼紙上,寫著“If it's not boeing,I'm not going”(如果不是波音,我就不走),這句廣告語備受整個民航業的認可,而到了2024年,人們卻經常說:“如果是波音,我就不飛”。



2020年,波音再次將總部遷至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那裏距離華盛頓很近。

盡管全球影響力大不如前,但此時此刻的波音,依然是美國的“國之重器”:它雇傭著17.2萬名員工,其中85%在美國;波音擁有13600家美國國內供應商,這些供應商又雇傭了約130萬人,約占美國勞動力人口的1%。

對美國GDP的貢獻也在一組數據中得到印證:空難危機發生後,737MAX飛機停產,彼時經濟學家估計,作為最大的裝配線,它的停工將導致美國當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幅至少減少0.5個百分點。

然而,它的未來已經仰賴於美國政府的提攜,對它的扶持和振興是總統們為實現美國“再工業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心心念念希望美國製造業回流的特朗普。



截圖:波音官網



關稅回旋鏢下的波音

但特朗普既讓波音嚐到了甜頭,也讓波音對未來感到焦慮不安。

由他射出去的關稅魚雷,卻正中波音的眉心。

全球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愛爾開普公司稱,如果美國關稅措施持續,一架波音787的價格將上漲4000萬美元。從長遠來看,新的關稅格局可能會讓波音的歐洲競爭對手空客獲得更多優勢,波音公司的市場份額將會大幅萎縮。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凱利·奧特伯格在4月初,也一改往日“不太擔心關稅”的態度,在國會聽證會上強調,該公司80%的飛機銷往海外,自由貿易至關重要。

潛台詞裏,還有一句,中國很重要。

波音曾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占全球飛機需求的10%—15%(約8830架新飛機),是商用噴氣式飛機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也將是波音未來最大的市場。

50多年來中美關係的起起伏伏中,自然也少不了波音的身影。

1972年,尼克鬆訪華,順手便向中國推銷了10架707飛機。

1990年,為打開外交局麵,中國一口氣拿下波音當時最大的一筆民機訂單,36架確認訂購加36架意向訂購,當時的價值為90億美元。

而後波音在中國設立服務中心,在天津建立複合材料合資工廠,在舟山設置737完工交付中心,未來幾十年裏,中國的沈飛、成飛、西飛以及合資的天津波音等6家企業,陸續承擔起了波音大量的生產外包業務,據統計,共有35家來自中國的直接供應商為波音服務。

波音由此成了中美實業合作蜜月期的縮影。



截圖:澎湃新聞

2013年4月1日,東方航空迎來了波音公司向中國市場交付的第1000架波音飛機。一位波音華裔工程師曾頗為得意地對同事開玩笑道:“波音公司737部門有114名員工的工資都是中國發的。”

2018年11月30日,廈門航空收到了波音交付中國民航的第2000架飛機——塗裝“2000th BOEING AIRCRAFT for CHINA”的737 MAX8。

轉折也隨之到來,在特朗普開啟第一次總統任期之後到拜登上台,隨著中美關係的冷卻,波音與中國的關係也變得親密不再。

“波音公司自2017年以來就沒有接到中國的飛機大單。”2022年7月,中國給波音的競爭對手空中客車下了價值372億美元的訂單,該訂單宣布後,波音罕見發布了一份聲明。

聲明裏這樣寫道:“作為與中國航空業有50年合作關係的美國最大出口商,地緣政治分歧繼續限製美國飛機出口,令人失望。”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窄體客機也在同年亮相,為中國進一步擺脫依賴波音跨出重要一步。



看完上述的一切,DeepSeek評論道:

波音訂單簿上永遠飄著星條旗的投影,關稅戰場上的每一輪攻防,都在改寫波音賬本上的數字,這家美國工業製造的皇冠明珠,終究成了大國博弈的晴雨表。

或許隻有那架有望被改造成“空軍一號”的豪華波音飛機傳遞了更為明確的信息:象征美國最高權力的專機,始於海灣君主國的饋贈,而波音這個“美國製造”的圖騰,如今要靠外國訂單才能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