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突破,雙方同意將稅率下調115%。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注意到,迄今,中國仍在嚴格控製稀土出口,認為此舉為未來中美談判保留了一個關鍵的“籌碼”。
CNN在5月20日刊文稱,多名業內人士證實,中方似乎正在加大稀土出口管製執行力度和監管力度,近期開始發放稀土出口許可證。據透露,許可證按照“一批一證”的規定授予,意味著每批出口稀土都需單獨的許可證,且出口商必須在申請中填寫最終用戶信息。
報道援引分析稱,上述規則可以讓中方了解稀土的最終去向,發現下遊客戶群,找到並堵住漏洞。還有業者指出,中國的稀土出口管製旨在打擊美國國防工業,因為“無法想象”中方會放棄這一政策。
中方實施“一批一證”,旨在堵住漏洞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對華挑起關稅戰,中方予以堅決回擊,采取了關稅、稀土出口管製等反製措施。CNN此前指出,稀土是中國在此輪貿易戰中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如今的局麵是,中國打出了這張“強有力”的牌,而特朗普“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隨著中國稀土出口管製的影響迅速顯現,美國相關企業叫苦不迭,美國政府也是焦頭爛額。
報道稱,中美經貿會談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裏爾曾試圖緩解業界對這一潛在脆弱性的擔憂,聲稱“預計”中方會取消出口限製。然而,至今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這一點。相反,多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中方似乎正在加強執行力度並加大監管力度。
加拿大行業谘詢公司Stormcrow
Capital總裁喬恩·海卡維表示:“如果格裏爾表達的隻是他希望發生的事情,而非實際談判結果,我不會感到驚訝。”他認為,中方管製的目的,是確保國內需求不會出現短缺。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格雷斯林·巴斯卡蘭表示,這一管製“將繼續存在”,並且“可能會長期存在”,這將使中方在未來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保留其影響力。
巴斯卡蘭進一步解釋說,如果美國改變主意並違背其關稅政策,中國可以輕易地拒絕發放所需的許可證。她補充稱,中方的出口管製是許可證製度,在設計上是動態的,讓中方有權決定哪些公司或國家可以在任何時候獲得其稀土礦物和磁鐵。
報道提及,近期,中國開始發放稀土出口許可證。專家表示,這一進展表明新的許可製度已經啟動並運行,而不是放鬆限製。有兩家生產商告訴CNN,他們最近獲得了許可證,據透露,批準是根據“一批一證”的規定授予的,這意味著每批貨物都需要新的許可證,而且不能重複使用。
其中一家公司表示,他們獲得了首批出口東南亞的許可證,此後又獲得了幾份出口歐洲的許可證,其中包括向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出口的許可證。一名消息人士稱:“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有關(出口管製)製度放鬆的跡象。”
CNN表示,根據新規定,出口商必須在申請中填寫最終用戶的信息,申請最多需要45個工作日才能獲得批準。這一規則可以讓中國了解稀土磁鐵的最終去向。
“你仍然可以獲得這些材料,但你必須填寫文件,向中國說明最終用戶是誰。你必須提供所有這些信息,然後(中國)就能看到你的下遊客戶群,並利用這些信息尋找進一步的漏洞,”美國稀土谘詢公司Three
Consulting總裁詹姆斯·肯尼迪表示,“這很聰明,他們可以清楚知曉你在做什麽。”
“這是中方擁有的強大地緣政治武器”
巴斯卡蘭表示,中國日前將28家美國公司從出口管製名單中移除,意味著這些公司不再被禁止從中國獲取軍民兩用材料,而且它們的供應商現在可以申請稀土磁體出口許可證。不過,中方最終是否會向美國國防公司發放許可證仍有待觀察。
新加坡礦產和金屬供應鏈公司GITI主管托馬斯·克魯默同樣稱,在他看來,中國的稀土出口管製“專門是為了打擊美國國防工業,我無法想象中國會放棄這一政策”。
肯尼迪持相同意見:“中國對稀土、鈷、镓以及所有這些關鍵材料的控製,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武器。最終,它會產生很大的不確定性。而這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武器。”
巴斯卡蘭提及,中國向大眾發放首批稀土出口許可證,傳遞出尖銳的地緣政治信息。
她揣測稱:“德國正處於地緣政治交鋒的頂峰。美國對於中德友好感到不滿。因此,中國向德國頒發首批許可證之一,為中德關係傳遞了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在這個世界兩大地緣政治超級大國關係日益緊張的時代,許可證製度或許會繼續成為一種更強大的權力形式。”
2023年,中國稀土產量全球占比達60%以上,精煉供應量占比達92% CNN製圖
4月2日,特朗普對全世界高舉關稅大棒征收所謂“對等關稅”,對華關稅高達145%。中方立即出台係列措施精準反擊,除加征關稅外,還對釤、釓、鋱、鏑、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製。去年12月,中國曾宣布嚴控對美出口镓、鍺、銻、超硬材料、石墨等相關兩用物項。
在過去30年裏,中國在稀土開采和提煉方麵始終具有主導力。
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3年中國占全球稀土礦產量的超60%,但其對加工階段的控製卻占全球產量的92%,在全球稀土加工領域幾乎擁有壟斷性的控製權。美國地質調查局還表示,2020年至2023年,美國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屬進口來自中國。
在曆經兩天的談判後,中美兩國於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雙方同意在90天內降低關稅,將稅率下調115%。在聲明中,中方還承諾“采取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製措施”,但沒有說明具體將暫停或取消哪些措施。
這一點,讓盼望著中國稀土的美國開始討論:中國是否會放開對稀土的出口管製?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近期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的專項行動似乎暗示了未來出口管製不會輕易放鬆。
5月12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自中國對部分戰略礦產實施出口管製以來,一些境外實體與境內不法人員相互勾結,企圖通過走私等方式規避出口管製措施。為遏製走私等勢頭,國家出口管製工作協調機製辦公室5月9日聚焦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現場會並作出專項部署,近期還將組織一係列行動。
而對於外媒提出“中方是否計劃解除或調整稀土出口管製”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16日表示,“你問到的具體問題,建議向中方的主管部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