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最發達的大眾交通係統,應該就是那複雜的鐵道網絡了吧,從國家經營的國鐵到民營化成為公司所經營的私人鐵路,悠久的曆史創造出了複雜但極其便利的日本鐵路網。
準時、快速且便利是我們對日本鐵路的普遍認知,也因此,在2005年發生,造成超過100人死亡的“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不但在日本引起騷動,也讓世界為之震驚,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起事件吧。
一聲巨響,畫破了寧靜的尼崎市
2005年4月25日早上9點18分,一聲巨響出現在了兵庫縣的尼崎市,讓平凡的上午變得不再頻繁。一輛正準備前往尼崎站的電車,竟然從鐵路上脫軌,並且撞上了在鐵道旁的公寓,這突如其來的事故,令周遭的路人以及公寓的住戶連忙聯絡消防隊與警方,並迅速展開救助。
總共有七節車廂的電車,第1節車廂直接撞入了公寓的停車場,第2節在撞上公寓的側牆後,又馬上被後續的第3節車廂追撞而擠壓變形。由於第1節車廂的衝撞讓停車場內的車輛有漏油的情形,導致救援所使用的器具受到限製,最後整整花了3天的時間,才結束所有的救援行動,總計造成107人死亡,以及562人受傷。
造成事故的原因 竟是為了追求準時
救援結束後,日本政府也馬上開始著手調查事故的原因,根據調查報告書指出,本次事故的肇因為駕駛員在行經彎道時,未能來得及使用刹車,導致列車以遠超70公裏限速的125公裏通過這個彎道,再加上當時的附近裝設的自動列車停止裝置仍是最舊的款式,導致未能及時停下高速的列車,並直接地造成脫軌事故的發生。
除了造成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外,JR西日本的製度與經營上的態度可能也是間接造成事故發生的原因。由於追求列車的準點,JR西日本在對員工的教育采取被稱為“日勤教育”的嚴格舉措,包括誤點就會被扣錢,以及來自上司的極度高壓與斥責等等,讓包含駕駛員的員工承受巨大的精神壓力,事後根據調查,列車的速度提升有可能正是為了趕上準點,車內電話要求隻有幾秒誤差也要報告的通話紀錄也讓此部分間接得到證實。
高壓的政策受到嚴重批判
由於以上的調查,JR西日本在事故後遭到強烈的批評。除了日勤教育外,為了麵對激烈的競爭,他們縮短了列車的延遲時間,並編排了過度密集的班次以追求更大的利益,但在這之下,對於乘客的安全措施以及員工的訓練卻是過度疏忽,許多媒體與輿論認為,這種種的因素或許才是導致此次事故的最大元凶。
事件過後,事故現場的公寓部分樓層被改建成名為“祈禱之森”的紀念園區,內部保存許多物件與家屬的信等等,並於2018年9月開放。除此之外,每年的4月25日,現場皆會舉行悼念活動,而同一時段行駛經過這條路段的電車,會放慢行駛速度並長鳴笛以示哀悼。
安全至上才是唯一的真理
“JR福知山線出軌事故”顯現出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重視安全措施的嚴重後果,在這之後,各家民營鐵路公司也對誤點的時限進行了改訂,並持續加強刹車等等安全措施,以防止類似事故的再次發生。也希望這起事件的罹難者們,能聽著每年的長鳴笛,並對此感到一絲欣慰吧。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