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通常是平淡的會議,但今年卻帶上了更多謀劃與緊迫感,因為該地區各國都在爭先恐後趕在懲罰性關稅90天暫停期於7月到期前與美國展開對話。
會議於上周在韓國度假勝地濟州島舉行,這是自特朗普總統對數十個貿易夥伴宣布(隨後又暫停)他所稱的對等關稅以來,以亞洲經濟體為主的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與美國首次進行集體會麵。在這些關稅中,針對亞洲貿易夥伴進口產品的關稅最重。
會議的焦點人物是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裏爾,他也是此前一個周末與中國達成臨時關稅休戰協議的兩位主要談判代表之一。他告訴記者,由於與多國代表安排的會談日程太滿,他無法接受采訪。
韓國貿易部長鄭仁教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許多與會國家原本計劃派副部長出席會議,但後來改變主意派部長前來,以便爭取與格裏爾會麵。
歐亞集團日本與亞洲貿易事務主管、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戴維·博林表示,大多數國家都希望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與美國官員會麵,但由於7月9日的最後期限臨近,這次的討論顯得尤為重要。
“這一切都與特朗普的關稅有關,”博林說。“所有前來出席的貿易部長的頭號目標,就是設法與賈米森·格裏爾麵對麵交談。”
上個月,特朗普對數十個國家的商品征收關稅,他聲稱這些國家通過增加貿易順差占了美國的便宜。
一周後,在金融市場的劇烈反應下,他暫停征收這些關稅90天,以便有時間進行談判。他對所有進口產品保留10%的“基準”關稅。
在設定對等關稅時,特朗普對韓國、日本等長期盟友,以及越南、泰國和柬埔寨等已成為中國製造業替代國的東南亞國家保留了一些最嚴厲的關稅。
雖然許多亞洲國家已派代表團前往華盛頓,但英國是迄今唯一與特朗普政府達成協議的貿易夥伴。英國是少數幾個從美國進口多於出口、未受到對等關稅影響的國家之一。
在上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鄭仁教表示,他已同格裏爾討論了自5月初開始談判以來的進展。他表示,他向對方說明了“韓國的情況”,以及在6月3日韓國選舉之前舉行貿易談判所麵臨的挑戰。
特朗普對韓國這一美國的長期盟友征收了25%的關稅。首爾的政府官員正試圖在韓國政治局勢的一個敏感時期與特朗普政府談判。競選活動已經開始,預計這將是一場嚴重分裂、充滿爭議的選舉。上個月,尹錫悅總統因試圖實施戒嚴(很快被取消)而遭到彈劾,此次選舉是在這一背景下引發的。
格裏爾還會見了韓國現代集團旗下的重工業公司現代重工集團的副董事長,討論了在造船領域的合作機會。
首爾與華盛頓雙方均表示,特朗普希望將造船業納入兩國之間的貿易協議。韓國官員稱其為重要的談判籌碼。
據韓國媒體報道,格裏爾還會見了中國貿易特使李成鋼。李成鋼是此前的周末與格裏爾及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談判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
根據協議,美國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從145%下調至30%,中國則將對美國商品的關稅從125%降至10%。這一緩和措施將於8月初到期。
美中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在此次會議中尤為突出。相較於兩個月前(即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前)的預測,亞太經合組織大幅下調了對該地區經濟前景的預期。在亞太經合組織的21個成員國中,超過一半的國家都受到了特朗普對等關稅的影響。
亞太經合組織約占全球貿易的一半,占全球經濟產出的60%左右。該組織將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從此前預測的3.3%下調至2.6%,原因是“貿易摩擦”與“政策不確定性”。
亞太經合組織經濟與貿易研究負責人卡洛斯·庫裏亞馬表示,與美國貿易的減少將難以彌補。
“美國是最大的市場,也是最大的經濟體,因此它占全球經濟的比例非常高,”庫裏亞馬說。“要找到替代所有這些機會的方法將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