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文章來源: 聯合報 於 2025-05-14 08:44:05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風格正在被各國研究。歐新社

紐約時報1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向以談判中的極限主義者自居:先開出天價條件,引發危機,再以高壓手段逼迫對手讓步。

然而,越來越常見的情況是,川普最終會退讓,並宣稱自己已經勝利。他的對手似乎逐漸掌握他的模式,並據此調整策略,應對他那種毫不掩飾、赤裸裸交易式的外交風格。

這種“先升高、再退卻”的劇本近期屢次上演:他曾高調宣稱要將加薩打造成“中東的蔚藍海岸”、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用關稅讓中國屈服,最後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手。

如今,又有兩場截然不同的談判擺上檯麵。一是川普將如何在烏克蘭問題上表態——究竟會站在美國傳統盟友一邊,還是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妥協,保住烏克蘭在停火協議中的主權與安全。另一場則與伊朗有關:若無法談成比奧巴馬時期更“有利”的新限核協議,川普是否真會默許以色列轟炸伊朗,甚至美國加入空襲?

這兩場談判不再是像關稅數字那樣簡單對價,而是牽涉數千甚至數百萬人性命安危的問題。它們都牽涉數十年積怨——從伊朗革命到蘇聯解體。

俄羅斯與伊朗顯然也在觀察川普的談判風格,並據此修正自身戰略。兩國派出的特使,已向川普的談判代表威科夫(Steve Witkoff)暗示,若美方放軟立場,未來可能有利於美國企業投資進場。威科夫和川普都是房地產出身。

中國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川普一開始擺出強硬姿態,最後讓步收場。北京顯然也觀察並學習了川普的談判規律。

川普在數週前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並警告北京與其他被“報複性關稅”波及的國家:“別報複,沒用的。最好乖乖帶著讓步清單來華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無視警告,一再回應加徵關稅,直到美國對中輸入商品總稅率飆升至驚人的145%。雙方走向經濟相互毀滅之路,通膨與供應短缺陰影籠罩,貨輪紛紛調頭。

大約過了40天,川普選擇退讓,宣布將關稅調降至30%——雖仍然嚴苛——而中方實際讓步僅為“未來90天內繼續談”。

這樣的撤退讓市場立即出現兩日連漲,對川普而言,這已足以視為一場勝利。

但這場戲碼也讓華府對川普的真實目標有了更多想像空間。自川普開始對敵對與友好國家都加徵關稅以來,一個問題始終懸而未決:關稅究竟是川普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工具?還是要強製美國再度工業化、生產原本不該由美國製造的產品?或是純粹當作政府收入來源,補足長年赤字?

川普有時似乎全都想要。但如今看來,他最興奮的,或許隻是將關稅當成施壓工具,把他最低10%的“萬國稅”包裝成劃算交易,即使它對消費者而言代價高昂。至於超過10%的關稅,幾乎全都可議價。

美國前貿易代表、現任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傅洛曼(Michael Froman)指出:“川普總統願意動用一切經濟手段,確實短期內讓各國坐上談判桌。一係列談判正在進行中,基本框架也開始浮現。”

“但問題在於,這樣的談判方式究竟是為了什麽、代價又是什麽?這種手法是否會造成長期傷害,使得未來在其他重要議題上更難找到合作夥伴,反而削弱原本可能的經濟收穫?”

以中國為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CNBC專訪時強調,美國目標並非與中國全麵脫鉤,而是針對戰略性領域“選擇性脫鉤”,其說法與拜登政府針對芯片出口限製、禁止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的論點如出一轍。

“我們不是要全麵脫鉤,而是針對戰略必要性進行切割。”他說。

目前談判進入90天的觀察期,預計持續至8月中旬。關鍵時刻或許不是出現在北京,而是莫斯科與德黑蘭。

查看評論(9)

24小時熱點排行

喜大普奔!美國汽車終於要廢除“自動啟停”功能了
42歲“兔女郎”交不起房租睡帳篷 曾日入過萬元住莊園
抓錯人!清純女生沒闖紅燈 但仍將被驅逐 全美熱議
“大鼻子情聖”性侵罪成:兩腿夾布景師摸臀抓胸
抗癌成功!美國華裔名廚幸運的保住了舌頭!

24小時討論排行

攔不住?全球頂尖科學家湧入中國
美國禁止全球使用華為昇騰AI芯片,強化出口管製
又有學者炮轟習近平!北大女教授:隻會畫大餅…
特朗普口出惡言:“歐盟比中國更惡劣”
降稅消息一出 美企CEO淩晨跳下床催中國工廠出貨
南非總統痛斥59名赴美白人難民是逃避問題的“懦夫”
大動作!中俄就共建月球核電站簽署合作備忘錄
太囂張了!紐約青少年移民組幫派 圍毆紐約警察
回族新娘天仙顏值 全網熱議 攝影師認證:家族出美女
拉美國家齊聚北京開大會 這國確認加入一帶一路
川普鬆口!不排除"親上火線"和習近平談貿易協議
烏克蘭"夠清醒",自知"無法收複全部失地",也"不會加入北約"
印度學者:中國能讓美國達成協議 我們強硬起來也能
希望與無望,繁榮與蕭條:美國人應該了解的兩個中國
紐約時報:特朗普的談判“套路”不再奏效?
送飛機川普稱“不收是笨蛋” CNN分析揭三大疑慮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聯合報 2025-05-14 08:44:05



套路沒用?川普退讓劇本再上演 關稅包裝“真正目的”

美國總統川普的談判風格正在被各國研究。歐新社

紐約時報1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向以談判中的極限主義者自居:先開出天價條件,引發危機,再以高壓手段逼迫對手讓步。

然而,越來越常見的情況是,川普最終會退讓,並宣稱自己已經勝利。他的對手似乎逐漸掌握他的模式,並據此調整策略,應對他那種毫不掩飾、赤裸裸交易式的外交風格。

這種“先升高、再退卻”的劇本近期屢次上演:他曾高調宣稱要將加薩打造成“中東的蔚藍海岸”、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州、用關稅讓中國屈服,最後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手。

如今,又有兩場截然不同的談判擺上檯麵。一是川普將如何在烏克蘭問題上表態——究竟會站在美國傳統盟友一邊,還是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妥協,保住烏克蘭在停火協議中的主權與安全。另一場則與伊朗有關:若無法談成比奧巴馬時期更“有利”的新限核協議,川普是否真會默許以色列轟炸伊朗,甚至美國加入空襲?

這兩場談判不再是像關稅數字那樣簡單對價,而是牽涉數千甚至數百萬人性命安危的問題。它們都牽涉數十年積怨——從伊朗革命到蘇聯解體。

俄羅斯與伊朗顯然也在觀察川普的談判風格,並據此修正自身戰略。兩國派出的特使,已向川普的談判代表威科夫(Steve Witkoff)暗示,若美方放軟立場,未來可能有利於美國企業投資進場。威科夫和川普都是房地產出身。

中國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川普一開始擺出強硬姿態,最後讓步收場。北京顯然也觀察並學習了川普的談判規律。

川普在數週前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並警告北京與其他被“報複性關稅”波及的國家:“別報複,沒用的。最好乖乖帶著讓步清單來華府。”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無視警告,一再回應加徵關稅,直到美國對中輸入商品總稅率飆升至驚人的145%。雙方走向經濟相互毀滅之路,通膨與供應短缺陰影籠罩,貨輪紛紛調頭。

大約過了40天,川普選擇退讓,宣布將關稅調降至30%——雖仍然嚴苛——而中方實際讓步僅為“未來90天內繼續談”。

這樣的撤退讓市場立即出現兩日連漲,對川普而言,這已足以視為一場勝利。

但這場戲碼也讓華府對川普的真實目標有了更多想像空間。自川普開始對敵對與友好國家都加徵關稅以來,一個問題始終懸而未決:關稅究竟是川普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工具?還是要強製美國再度工業化、生產原本不該由美國製造的產品?或是純粹當作政府收入來源,補足長年赤字?

川普有時似乎全都想要。但如今看來,他最興奮的,或許隻是將關稅當成施壓工具,把他最低10%的“萬國稅”包裝成劃算交易,即使它對消費者而言代價高昂。至於超過10%的關稅,幾乎全都可議價。

美國前貿易代表、現任外交關係協會(CFR)會長傅洛曼(Michael Froman)指出:“川普總統願意動用一切經濟手段,確實短期內讓各國坐上談判桌。一係列談判正在進行中,基本框架也開始浮現。”

“但問題在於,這樣的談判方式究竟是為了什麽、代價又是什麽?這種手法是否會造成長期傷害,使得未來在其他重要議題上更難找到合作夥伴,反而削弱原本可能的經濟收穫?”

以中國為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CNBC專訪時強調,美國目標並非與中國全麵脫鉤,而是針對戰略性領域“選擇性脫鉤”,其說法與拜登政府針對芯片出口限製、禁止華為進入美國市場的論點如出一轍。

“我們不是要全麵脫鉤,而是針對戰略必要性進行切割。”他說。

目前談判進入90天的觀察期,預計持續至8月中旬。關鍵時刻或許不是出現在北京,而是莫斯科與德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