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文章來源: 鈦媒體App 於 2025-05-07 22:14:0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距離5月15日美國政府將實施《AI擴散出口管製框架》日期臨近,換下經典皮衣、穿上西服的英偉達CEO黃仁勳(Jensen Huang)不得不打出“中國”這張牌,以避免英偉達AI芯片無法進入中國3600億的AI市場。

首先,4月底,黃仁勳旋風來華48小時,安撫中國市場,稱美國芯片出口管製已對英偉達業務產生重大影響,英偉達將繼續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係,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其次,英偉達加大美國投入,黃仁勳宣布將在四年內向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實現本土製造芯片。4月30日百日“投資美國”會議上,黃仁勳還盛讚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領導力和經濟政策,宣布下一代英偉達芯片技術將完全在美國製造。

外界的新聞也沒有停下來。據多個報道指出,H20遭禁售後,英偉達正加緊開發另一款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的對華“特供版”AI芯片,並且已經通知阿裏、字節、騰訊等中國廠商,最快將於今年6月量產出貨。但美國議員將提出新的計劃和法案,監督英偉達 AI 芯片銷售去向。

最後,黃仁勳再度向美國喊話“別禁我”。

他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時表示,如果AI擴散規則15號就生效,且沒有經過“重大修改” ,那英偉達就得被迫退出其他市場。他甚至讓公司公開批評Anthropic故意誇大芯片出口情況。黃仁勳強調,華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過去幾年裏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們在計算方麵非常強大,也在網絡技術和軟件能力方麵令人難以置信,中國AI就在美國身後,世界上50%的 AI 研究者是中國人。

5月7日,黃仁勳再度稱,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未來兩三年,甚至數年,中國AI市場價值將達到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00億元)。“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它能帶來收入,帶來稅收,也能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據路透和彭博最新報道,特朗普最快明天宣布廢除拜登簽署的《AI擴散出口管製框架》,特朗普將“另起爐灶”再訂AI出口規則,並且取消“三級體係”AI芯片出口規定,而且很有可能在5月13日至16日出訪阿聯酋期間宣布啟動雙邊AI芯片協議的談判。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發言人表示,“拜登的AI規則過於複雜,官僚主義嚴重,將阻礙美國的創新。我們將用一項更簡單的規則取而代之,以釋放美國的創新潛力,並確保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

對此,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芯片分析師Stacy Rasgon指出,美國這些限製措施是如此愚蠢,如果英偉達不被允許在中國競爭,那將是一個真正的遺憾。“如果英偉達不能在中國運營,我們就等於把中國AI市場拱手讓給華為。”

很顯然,如今沒有了拜登,沒有雷蒙多,即便是特朗普到來,黃仁勳依然不願意丟掉中國市場3600億這一“大蛋糕”,再玩“貓抓老鼠”遊戲,減少美國政府對英偉達業務產生的巨大影響。

5月8日上午,英偉達發言人最新回應稱:“我們歡迎特朗普政府在AI政策方麵的領導力和新方向。隨著《AI擴散規則》的撤銷,美國將擁有千載難逢的機會,引領下一場工業革命,創造高薪美國就業機會,建設新的美國供應的基礎設施,並緩解貿易逆差。”

中美AI格局變了,黃仁勳警告美國“丟不掉”1300億大蛋糕

30個月前,英偉達遭遇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美國的經濟陷入了蕭條,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也在下降。

而2022年底的ChatGPT引爆了全球AI熱潮,也讓英偉達和美國AI公司獲得了巨大商機。而中國AI行業則在“虧損、投入高、造血難”等唱衰熱潮中準備趕上OpenAI大模型。

如今,中美AI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每個人都在談論DeepSeek和其他中國AI應用對工作生活的改變;國產電動汽車在街頭疾馳而過,輔助駕駛已不再是“紙上談兵”;中國製造的人形機器人在春晚上跳舞轉手帕,宇樹科技一夜成名。

顯然,從“杭州六小龍”到所謂的上海“北鬥七星”,中國已在諸多技術領域與美國不相上下,甚至居於領先水平,尤其是在AI這一前沿領域。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和美國的前沿製造技術差距正逐步縮小。紐約時報5月7日報道甚至指出,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這場關乎未來科技主導權——進而決定全球領導地位的競賽,我們必須摒棄美國永遠領先的思維定式。”紐約時報稱。

那麽,對於英偉達來說,中美AI格局變化將影響AI芯片銷售,尤其當前華為AI產品性能接近H100等,在AI推理算力層麵有更大的作用空間。

財報顯示,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偉達中國區年營收17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5億元),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億美元增長66%。

同時,英偉達2025財年中,53%的收入占比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中國是英偉達的第二大銷售額地區:美國占比47%排第一,中國大陸占比13%排第二。



今年4月中旬,英偉達宣布,美國政府要求英偉達“未來無限期”對中國禁售H20芯片,導致該公司將損失約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億元)季度收入。另據彭博估算,隨著H20無法對華銷售,英偉達今年可能會因此損失140億-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億元)的收入,而且阿裏、騰訊、字節等大廠都不會再購買英偉達迭代AI芯片產品,這對於英偉達長期發展影響巨大。

年初至今,英偉達股價下跌逾15%,市值已經蒸發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盡管黃仁勳都極少與政治官員接觸,遠離政治活動,但隨著《AI擴散規則》實施日期臨近,黃仁勳不得不選擇與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溝通,並且向執行者美國商務部喊話,希望該規則不要生效。



5月7日,黃仁勳在多個會議上完整闡述美國與中國AI之間的關係。

“極端地說,我們想確保AI技術隻供我們國家的盟友使用,確保這項技術的使用權不會落入那些可能將其用於軍事目的的人手中,這些理由都是為了經濟和國家安全而限製訪問。這種說法的謬誤在於,沒有哪個政府,尤其是我們對手的政府,會因為軍事原因而受到其國家可用計算能力的限製,而且幾乎每個國家都已經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英偉達芯片。”黃仁勳表示。

黃仁勳稱,中國 AI 芯片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達到500億美元,這使得美國公司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錯失這一市場將是“巨大的損失”,也有可能把整個中國AI市場拱手讓給華為這些公司。

“我們傾向於出口這項技術的原因是,我們想要打造世界級的AI,而美國的標準正在世界各地被采用,AI生態係統將建立在我們的標準之上,而不是別人的標準之上,我們並不孤單。英偉達如今是全球領導者,但如果我們缺席,如果我們不服務於某個特定市場,甚至完全退出某個市場,那毫無疑問,其他人會介入,比如華為,這家公司非常強大。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他們會介入。所以,這樣做的合理之處在於,我們要贏得市場,製定全球標準,讓AI建立在美國技術之上。”黃仁勳稱。

黃仁勳直言,中國AI產業500億美元價值,對於美國經濟非常重要,可以進一步創造美國就業機會,推進美國技術。

“非常重要的是,當我們被限製向中國發貨時,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幾年後,中國市場規模可能達到500億美元左右。我們留下的市場規模非常巨大。500億美元,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個數字,500億美元就像波音公司,而不是一架飛機,而是整個公司。我認為這就是我們可以享受的商機。帶回稅收,創造就業機會,進一步推進我們的技術。”黃仁勳稱。

黃仁勳在The Hill & Valley Forum會議上表示,英偉達曆經了三次計算機革命:從PC革命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如今身處AI時代,英偉達要在這些轉型中持續繁榮。他說,企業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保持深刻地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被稱為推理AI的時代,這使得我們可以生產一種我們稱之為代理AI的數字機器人。這些代理擁有能動性,能夠理解給它們的任務。它們可以學習、閱讀並使用計算器、網頁瀏覽器和電子表格等工具,然後替我們完成任務。這些任務可能涉及通過SAP進行的供應鏈管理,或者通過Workday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本質上,這些代理AI是數字勞動力機器人。”黃仁勳稱。關於技術的應用正在發生。

黃仁勳強調,英偉達希望以利用最新自動化技術的方式來建造這些工廠,這將幫助人類應對全球範圍內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下一個浪潮,將惠及世界上最大的產業,它要求我們理解基本概念,比如物理定律、摩擦力、慣性和因果關係。未來,我們將成為管理生物勞動力和數字勞動力的下一代CEO。我們的人力資源部門將服務於生物勞動力,而我們的IT部門將演變為管理代理AI的人力資源需求。”黃仁勳稱,“當你通過我所描述的視角和框架來看待AI時,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機遇。在每一層中‘遊戲規則’都略有不同。”

如今看來,黃仁勳似乎賭對了。

受美國商務部不實施《AI擴散規則》消息推動,芯片股應聲走揚。英偉達大漲3.1%,費城半導體指數也上揚1.7%。

特朗普廢棄美國史上“最強AI芯片禁令”,但仍會加征芯片關稅

特朗普上任100多天後,啟動修改AI芯片出口管製。

5月8日,美國商務部表示,特朗普計劃取消拜登時代對先進AI芯片出口的限製。另據彭博報道,“在製定新規則期間,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嚴格執行芯片出口管製。其中一名人士透露,廢除‘AI擴散規則’的舉措之一將是對向中國轉售芯片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和泰國)實施芯片管控。”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說,拜登的AI規則過於複雜,過於官僚,會阻礙美國的創新。

今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發布一項名為《AI擴散出口管製框架》規定,該規則為用於驅動處理AI計算數據中心的芯片建立了“三級許可製度”,以限製各個國家和地區獲取先進AI芯片的數量。

第一級包括七國集團(G7)成員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荷蘭和愛爾蘭等約18個國家及地區,它們將不會麵臨任何限製。

第二級包括新加坡、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約120個國家,對於這些國家,超過限額的出口量將受到數量限製和許可限製。

第三級包括中、伊朗、俄羅斯和朝鮮等國家和地區,美國企業實際上將不能向這些國家出口。

據悉,企業將從5月15日起遵守相關限製。拜登此舉最初的用意是將最先進的計算能力部署在美國及其盟友手中,但該規定發布後,遭到了英偉達和甲骨文等美國科技企業和行業人士的批評。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不會在所謂的“AI擴散規則”於5月15日生效後強製執行,但廢除這項規定的決定尚未最終確定。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一項旨在加強對海外AI芯片管控的新規,考慮放棄原來的“分級許可製度”,取而代之的是以政府間協議建立“全球許可製度”。

彭博分析稱,芯片管製有可能最終淪為特朗普的貿易談判工具。阿聯酋已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向美國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投資高達 1.4 萬億美元,特朗普在5月13日到16日中東之行訪問阿聯酋期間或將宣布解除阿聯酋AI芯片出口限製。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透露,他希望將出口管製納入貿易談判,並且可能會阻止《芯片法案》撥款行為。

Stacy Rasgon評論稱,這一消息是積極的,並指出此舉“目前來看是好事”,並且該政策變化消除了一些短期不確定性。“但我不知道他打算用什麽來取代它們”。

今年4月,特朗普對數十個國家加征關稅,隨後在市場動蕩後,特朗普政府對大多數國家實施了90天的關稅暫停令,以便各國能夠就貿易協議進行磋商。然而,美國將北京排除在90天的關稅暫停令之外,並加征了高達145%的關稅,促使中國采取反製措施,對美國進口產品征收125%的關稅。

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布公告,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太陽能電池、平板電視顯示器和基於半導體的存儲設備等主要電子產品將不受自4月2日起宣布的關稅限製。這意味著這些產品將不會受到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的高額關稅,也不會受到特朗普總統實施的全球10%關稅稅率的限製。

根據聯邦通知,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正在評估進口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含有半導體的衍生產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該通知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進行調查。截至5月7日晚間,僅收到43則回應,遠不如先前銅和木材貿易調查動輒數百篇回複。在結束征詢公眾意見後,特朗普政府近日可能公布調查結果。

不過,盧特尼克近期在Foxnews節目中表示,美國擁有世界頂尖的發明與技術,卻通過貿易逆差“喂養全世界”。美國對外開放市場,外國卻對美國關閉大門。“為什麽那些AI芯片必須在亞洲生產?為什麽不能在美國生產?”

盧特尼克呼籲企業應在美國建立更多芯片工廠,如此一來,美國國內GDP便能超越其他國家。他認為,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將帶來一個積極的副產品:美國的“製造業複興”,這將使未來三代美國人從事工廠工作,通過自動化機器人勞動力增加工廠工作崗位。

這意味著,特朗普最快可能於近期宣布針對進口芯片加征25%-100%不等的關稅。如果新關稅以“芯片產地”為征稅依據,可能迫使部分生產鏈回流美國,對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產業鏈造成嚴重衝擊,並擾亂全球供應鏈。

TD Cowen分析師表示,美國政府最早可能在7月對半導體征收高達25%的關稅。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關稅將如何實施,因為大多數芯片以成品形式進入美國,例如服務器和智能手機。

對於即將實施的芯片關稅措施,德國芯片製造設備供應商Suss MicroTec首席執行官Burkhardt Frick表示,關稅可能會破壞支撐芯片行業的供應鏈、增加成本,甚至引發經濟衰退。“即使是這90天的暫停也隻是在拖延時間,而房間裏的兩頭大象仍在互相挑釁。我認為沒有人會從中受益。這是一場零和遊戲。”

Burkhardt Frick表示,盡管全球貿易存在不確定性,但AI需求依然強勁,該公司仍在處理2024年收到的訂單,但關稅或出口管製可能會危及該行業數十年來依賴的複雜供應鏈,並可能提高消費者的價格。“當然,全球經濟衰退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這也是每個人都擔心的問題。”

如今,芯片半導體行業正麵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考驗。

“你會花3000美元甚至更多錢買一部iPhone嗎?因為這就是結果,它隻是一個產品,卻會影響整個行業,”弗裏克說。“這真的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我認為沒人希望出現這種情況。”

普華永道美國半導體業務主管斯科特·阿爾馬西 (Scott Almassy) 表示,芯片關稅可能會增加醫療器械製造商的投入成本,由於醫療器械製造商通常需要較長的規劃周期和嚴格的成本控製,因此企業可能無法立即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客戶。“對於嚴重依賴先進芯片的醫療診斷設備,成本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針對特朗普濫施關稅政策,中國外交部曾多次表示,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製,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國政府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8日強調,“美方近期不斷地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的會談是應美方的請求舉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同時我們也多次說過,中方對於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對中國都是行不通的。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維護國際的公平正義。”

查看評論(11)

24小時熱點排行

印巴之戰,讓人大吃一驚的背後...
第一批混進老年徒步團的人,已經進骨科了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微軟130億美金投資OpenAI打水漂?AI巨頭漸行漸遠
中又贏?巴基斯坦證實:使用J10戰機擊落印軍“陣風”

24小時討論排行

近代最大規模纏鬥!125架戰機激戰1小時 38人喪命
散播假消息?印駁斥“巴擊落軍機”:拿舊照發文
習近平冒著無人機襲擊的危險來到莫斯科
紐約時報: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川普對等關稅第一國!美國與英國簽署貿易協議
沈陽將舉行紀念蘇軍“不朽軍團”遊行 中小學生也參加
紐約時報:習近平訪俄為中國拉攏歐洲的努力蒙上陰影
中西醫之爭,到底是哪一個更厲害?
快訊!梵蒂岡冒白煙 新教皇當選
不減息!川普發文大罵鮑威爾:蠢材 什麽都不懂
習近平告訴普京 麵對“霸權騷擾”他與俄羅斯站在一起
中國同意與美國談判,但仍可能堅持強硬立場
“沒人告訴我!”新移民買車加錯柴油 退車被拒引熱議
印度稱摧毀巴防空係統 遭嘲諷:派幾架陣風來查看
印度空襲巴基斯坦後巴方報複是否無可避免?
“超國民待遇”! 110北京醫學部外籍生48個來自非洲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鈦媒體App 2025-05-07 22:14:07



黃仁勳:如果英偉達無法進入中國,那華為...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距離5月15日美國政府將實施《AI擴散出口管製框架》日期臨近,換下經典皮衣、穿上西服的英偉達CEO黃仁勳(Jensen Huang)不得不打出“中國”這張牌,以避免英偉達AI芯片無法進入中國3600億的AI市場。

首先,4月底,黃仁勳旋風來華48小時,安撫中國市場,稱美國芯片出口管製已對英偉達業務產生重大影響,英偉達將繼續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係,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其次,英偉達加大美國投入,黃仁勳宣布將在四年內向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實現本土製造芯片。4月30日百日“投資美國”會議上,黃仁勳還盛讚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領導力和經濟政策,宣布下一代英偉達芯片技術將完全在美國製造。

外界的新聞也沒有停下來。據多個報道指出,H20遭禁售後,英偉達正加緊開發另一款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的對華“特供版”AI芯片,並且已經通知阿裏、字節、騰訊等中國廠商,最快將於今年6月量產出貨。但美國議員將提出新的計劃和法案,監督英偉達 AI 芯片銷售去向。

最後,黃仁勳再度向美國喊話“別禁我”。

他在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時表示,如果AI擴散規則15號就生效,且沒有經過“重大修改” ,那英偉達就得被迫退出其他市場。他甚至讓公司公開批評Anthropic故意誇大芯片出口情況。黃仁勳強調,華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過去幾年裏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他們在計算方麵非常強大,也在網絡技術和軟件能力方麵令人難以置信,中國AI就在美國身後,世界上50%的 AI 研究者是中國人。

5月7日,黃仁勳再度稱,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未來兩三年,甚至數年,中國AI市場價值將達到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00億元)。“作為一家美國公司,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它能帶來收入,帶來稅收,也能在美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據路透和彭博最新報道,特朗普最快明天宣布廢除拜登簽署的《AI擴散出口管製框架》,特朗普將“另起爐灶”再訂AI出口規則,並且取消“三級體係”AI芯片出口規定,而且很有可能在5月13日至16日出訪阿聯酋期間宣布啟動雙邊AI芯片協議的談判。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發言人表示,“拜登的AI規則過於複雜,官僚主義嚴重,將阻礙美國的創新。我們將用一項更簡單的規則取而代之,以釋放美國的創新潛力,並確保美國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

對此,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芯片分析師Stacy Rasgon指出,美國這些限製措施是如此愚蠢,如果英偉達不被允許在中國競爭,那將是一個真正的遺憾。“如果英偉達不能在中國運營,我們就等於把中國AI市場拱手讓給華為。”

很顯然,如今沒有了拜登,沒有雷蒙多,即便是特朗普到來,黃仁勳依然不願意丟掉中國市場3600億這一“大蛋糕”,再玩“貓抓老鼠”遊戲,減少美國政府對英偉達業務產生的巨大影響。

5月8日上午,英偉達發言人最新回應稱:“我們歡迎特朗普政府在AI政策方麵的領導力和新方向。隨著《AI擴散規則》的撤銷,美國將擁有千載難逢的機會,引領下一場工業革命,創造高薪美國就業機會,建設新的美國供應的基礎設施,並緩解貿易逆差。”

中美AI格局變了,黃仁勳警告美國“丟不掉”1300億大蛋糕

30個月前,英偉達遭遇了全球性的通貨膨脹,美國的經濟陷入了蕭條,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需求也在下降。

而2022年底的ChatGPT引爆了全球AI熱潮,也讓英偉達和美國AI公司獲得了巨大商機。而中國AI行業則在“虧損、投入高、造血難”等唱衰熱潮中準備趕上OpenAI大模型。

如今,中美AI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每個人都在談論DeepSeek和其他中國AI應用對工作生活的改變;國產電動汽車在街頭疾馳而過,輔助駕駛已不再是“紙上談兵”;中國製造的人形機器人在春晚上跳舞轉手帕,宇樹科技一夜成名。

顯然,從“杭州六小龍”到所謂的上海“北鬥七星”,中國已在諸多技術領域與美國不相上下,甚至居於領先水平,尤其是在AI這一前沿領域。

華爾街日報稱,中國和美國的前沿製造技術差距正逐步縮小。紐約時報5月7日報道甚至指出,中國遠遠落後於美國的時代已經終結。

“這場關乎未來科技主導權——進而決定全球領導地位的競賽,我們必須摒棄美國永遠領先的思維定式。”紐約時報稱。

那麽,對於英偉達來說,中美AI格局變化將影響AI芯片銷售,尤其當前華為AI產品性能接近H100等,在AI推理算力層麵有更大的作用空間。

財報顯示,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偉達中國區年營收171.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35億元),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億美元增長66%。

同時,英偉達2025財年中,53%的收入占比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中國是英偉達的第二大銷售額地區:美國占比47%排第一,中國大陸占比13%排第二。



今年4月中旬,英偉達宣布,美國政府要求英偉達“未來無限期”對中國禁售H20芯片,導致該公司將損失約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億元)季度收入。另據彭博估算,隨著H20無法對華銷售,英偉達今年可能會因此損失140億-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0億元)的收入,而且阿裏、騰訊、字節等大廠都不會再購買英偉達迭代AI芯片產品,這對於英偉達長期發展影響巨大。

年初至今,英偉達股價下跌逾15%,市值已經蒸發超過萬億元人民幣。

盡管黃仁勳都極少與政治官員接觸,遠離政治活動,但隨著《AI擴散規則》實施日期臨近,黃仁勳不得不選擇與當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溝通,並且向執行者美國商務部喊話,希望該規則不要生效。



5月7日,黃仁勳在多個會議上完整闡述美國與中國AI之間的關係。

“極端地說,我們想確保AI技術隻供我們國家的盟友使用,確保這項技術的使用權不會落入那些可能將其用於軍事目的的人手中,這些理由都是為了經濟和國家安全而限製訪問。這種說法的謬誤在於,沒有哪個政府,尤其是我們對手的政府,會因為軍事原因而受到其國家可用計算能力的限製,而且幾乎每個國家都已經擁有數以百萬計的英偉達芯片。”黃仁勳表示。

黃仁勳稱,中國 AI 芯片市場規模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達到500億美元,這使得美國公司能否進入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錯失這一市場將是“巨大的損失”,也有可能把整個中國AI市場拱手讓給華為這些公司。

“我們傾向於出口這項技術的原因是,我們想要打造世界級的AI,而美國的標準正在世界各地被采用,AI生態係統將建立在我們的標準之上,而不是別人的標準之上,我們並不孤單。英偉達如今是全球領導者,但如果我們缺席,如果我們不服務於某個特定市場,甚至完全退出某個市場,那毫無疑問,其他人會介入,比如華為,這家公司非常強大。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他們會介入。所以,這樣做的合理之處在於,我們要贏得市場,製定全球標準,讓AI建立在美國技術之上。”黃仁勳稱。

黃仁勳直言,中國AI產業500億美元價值,對於美國經濟非常重要,可以進一步創造美國就業機會,推進美國技術。

“非常重要的是,當我們被限製向中國發貨時,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幾年後,中國市場規模可能達到500億美元左右。我們留下的市場規模非常巨大。500億美元,你可以想象一下這個數字,500億美元就像波音公司,而不是一架飛機,而是整個公司。我認為這就是我們可以享受的商機。帶回稅收,創造就業機會,進一步推進我們的技術。”黃仁勳稱。

黃仁勳在The Hill & Valley Forum會議上表示,英偉達曆經了三次計算機革命:從PC革命到互聯網,再到移動互聯網。如今身處AI時代,英偉達要在這些轉型中持續繁榮。他說,企業對不斷變化的環境保持深刻地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被稱為推理AI的時代,這使得我們可以生產一種我們稱之為代理AI的數字機器人。這些代理擁有能動性,能夠理解給它們的任務。它們可以學習、閱讀並使用計算器、網頁瀏覽器和電子表格等工具,然後替我們完成任務。這些任務可能涉及通過SAP進行的供應鏈管理,或者通過Workday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本質上,這些代理AI是數字勞動力機器人。”黃仁勳稱。關於技術的應用正在發生。

黃仁勳強調,英偉達希望以利用最新自動化技術的方式來建造這些工廠,這將幫助人類應對全球範圍內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下一個浪潮,將惠及世界上最大的產業,它要求我們理解基本概念,比如物理定律、摩擦力、慣性和因果關係。未來,我們將成為管理生物勞動力和數字勞動力的下一代CEO。我們的人力資源部門將服務於生物勞動力,而我們的IT部門將演變為管理代理AI的人力資源需求。”黃仁勳稱,“當你通過我所描述的視角和框架來看待AI時,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挑戰和機遇。在每一層中‘遊戲規則’都略有不同。”

如今看來,黃仁勳似乎賭對了。

受美國商務部不實施《AI擴散規則》消息推動,芯片股應聲走揚。英偉達大漲3.1%,費城半導體指數也上揚1.7%。

特朗普廢棄美國史上“最強AI芯片禁令”,但仍會加征芯片關稅

特朗普上任100多天後,啟動修改AI芯片出口管製。

5月8日,美國商務部表示,特朗普計劃取消拜登時代對先進AI芯片出口的限製。另據彭博報道,“在製定新規則期間,美國商務部將繼續嚴格執行芯片出口管製。其中一名人士透露,廢除‘AI擴散規則’的舉措之一將是對向中國轉售芯片的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和泰國)實施芯片管控。”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說,拜登的AI規則過於複雜,過於官僚,會阻礙美國的創新。

今年1月,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發布一項名為《AI擴散出口管製框架》規定,該規則為用於驅動處理AI計算數據中心的芯片建立了“三級許可製度”,以限製各個國家和地區獲取先進AI芯片的數量。

第一級包括七國集團(G7)成員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荷蘭和愛爾蘭等約18個國家及地區,它們將不會麵臨任何限製。

第二級包括新加坡、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約120個國家,對於這些國家,超過限額的出口量將受到數量限製和許可限製。

第三級包括中、伊朗、俄羅斯和朝鮮等國家和地區,美國企業實際上將不能向這些國家出口。

據悉,企業將從5月15日起遵守相關限製。拜登此舉最初的用意是將最先進的計算能力部署在美國及其盟友手中,但該規定發布後,遭到了英偉達和甲骨文等美國科技企業和行業人士的批評。

另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不會在所謂的“AI擴散規則”於5月15日生效後強製執行,但廢除這項規定的決定尚未最終確定。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一項旨在加強對海外AI芯片管控的新規,考慮放棄原來的“分級許可製度”,取而代之的是以政府間協議建立“全球許可製度”。

彭博分析稱,芯片管製有可能最終淪為特朗普的貿易談判工具。阿聯酋已承諾在未來十年內向美國的技術和基礎設施投資高達 1.4 萬億美元,特朗普在5月13日到16日中東之行訪問阿聯酋期間或將宣布解除阿聯酋AI芯片出口限製。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透露,他希望將出口管製納入貿易談判,並且可能會阻止《芯片法案》撥款行為。

Stacy Rasgon評論稱,這一消息是積極的,並指出此舉“目前來看是好事”,並且該政策變化消除了一些短期不確定性。“但我不知道他打算用什麽來取代它們”。

今年4月,特朗普對數十個國家加征關稅,隨後在市場動蕩後,特朗普政府對大多數國家實施了90天的關稅暫停令,以便各國能夠就貿易協議進行磋商。然而,美國將北京排除在90天的關稅暫停令之外,並加征了高達145%的關稅,促使中國采取反製措施,對美國進口產品征收125%的關稅。

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布公告,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太陽能電池、平板電視顯示器和基於半導體的存儲設備等主要電子產品將不受自4月2日起宣布的關稅限製。這意味著這些產品將不會受到對中國進口產品征收的高額關稅,也不會受到特朗普總統實施的全球10%關稅稅率的限製。

根據聯邦通知,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正在評估進口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含有半導體的衍生產品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該通知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進行調查。截至5月7日晚間,僅收到43則回應,遠不如先前銅和木材貿易調查動輒數百篇回複。在結束征詢公眾意見後,特朗普政府近日可能公布調查結果。

不過,盧特尼克近期在Foxnews節目中表示,美國擁有世界頂尖的發明與技術,卻通過貿易逆差“喂養全世界”。美國對外開放市場,外國卻對美國關閉大門。“為什麽那些AI芯片必須在亞洲生產?為什麽不能在美國生產?”

盧特尼克呼籲企業應在美國建立更多芯片工廠,如此一來,美國國內GDP便能超越其他國家。他認為,特朗普的關稅計劃將帶來一個積極的副產品:美國的“製造業複興”,這將使未來三代美國人從事工廠工作,通過自動化機器人勞動力增加工廠工作崗位。

這意味著,特朗普最快可能於近期宣布針對進口芯片加征25%-100%不等的關稅。如果新關稅以“芯片產地”為征稅依據,可能迫使部分生產鏈回流美國,對台積電在內的半導體產業鏈造成嚴重衝擊,並擾亂全球供應鏈。

TD Cowen分析師表示,美國政府最早可能在7月對半導體征收高達25%的關稅。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關稅將如何實施,因為大多數芯片以成品形式進入美國,例如服務器和智能手機。

對於即將實施的芯片關稅措施,德國芯片製造設備供應商Suss MicroTec首席執行官Burkhardt Frick表示,關稅可能會破壞支撐芯片行業的供應鏈、增加成本,甚至引發經濟衰退。“即使是這90天的暫停也隻是在拖延時間,而房間裏的兩頭大象仍在互相挑釁。我認為沒有人會從中受益。這是一場零和遊戲。”

Burkhardt Frick表示,盡管全球貿易存在不確定性,但AI需求依然強勁,該公司仍在處理2024年收到的訂單,但關稅或出口管製可能會危及該行業數十年來依賴的複雜供應鏈,並可能提高消費者的價格。“當然,全球經濟衰退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這也是每個人都擔心的問題。”

如今,芯片半導體行業正麵臨特朗普關稅政策的考驗。

“你會花3000美元甚至更多錢買一部iPhone嗎?因為這就是結果,它隻是一個產品,卻會影響整個行業,”弗裏克說。“這真的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我認為沒人希望出現這種情況。”

普華永道美國半導體業務主管斯科特·阿爾馬西 (Scott Almassy) 表示,芯片關稅可能會增加醫療器械製造商的投入成本,由於醫療器械製造商通常需要較長的規劃周期和嚴格的成本控製,因此企業可能無法立即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客戶。“對於嚴重依賴先進芯片的醫療診斷設備,成本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針對特朗普濫施關稅政策,中國外交部曾多次表示,美國以各種借口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製,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秩序穩定,中國政府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5月8日強調,“美方近期不斷地表示,希望同中方進行談判。這次的會談是應美方的請求舉行,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這一立場沒有任何變化。同時我們也多次說過,中方對於對話持開放態度,但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任何形式的施壓、脅迫對中國都是行不通的。中方將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維護國際的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