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華早報》報導,歐洲議會的一位發言人稱,歐洲議會與北京就中方取消對歐洲議會議員的製裁進行的討論已進入“最後階段”,這將為改善中國與歐盟的關係鋪平道路。該發言人說:“與中國當局的討論仍在繼續,並已進入最後階段”。歐中就取消對歐洲議會議員製裁的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https://t.co/YK9qiovSii pic.twitter.com/V8tIWnqkjp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April 24, 2025
該發言人補充道,“一旦中國當局正式確認取消製裁”,歐洲議會議長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將首先通知黨團領導人,並指“取消製裁並恢複與中國的關係是歐洲議會的一貫意圖”。報導指,梅索拉已與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會麵數次,並在過去幾周內加緊工作,力爭使此事順利完成。
此外,歐盟的一位發言人向《南華早報》表示,沒有計劃因為中方取消對一些歐洲議會議員的製裁而放棄對中國的製裁。該發言人稱:“歐盟沒有觀察到中國/新疆的人權狀況發生變化。因此,歐盟理事會維持對中國/新疆的相關指認”。
2021年3月,歐盟與美英加等國宣布對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權的四名中國官員和一個實體實施製裁,隨後,中國當局提出反製措施,宣布製裁歐方10名人員與4個機構,包括歐洲議會議員彼蒂科菲爾、蓋勒、格魯克斯曼、庫楚克、萊克斯曼、荷蘭議會議員舍爾茨瑪、比利時議會議員科格拉蒂、立陶宛議會議員薩卡利埃內、德國學者鄭國恩、瑞典學者葉必揚、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遭製裁的相關人員及其家屬被禁止入境陸港澳,與其的有關的企業、機構也已被限製同中國進行往來。
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是否也將取消對上述非歐洲議會議員和實體的製裁。這場外交交鋒導致談判已久的《中歐全麵投資協定》破裂,因為在中方製裁仍在實施的情況下,歐洲議會拒絕考慮批準該協定。
據了解,中國政府一直在幕後和公開場合推動該協定的重新通過——直到最近,這些請求都被歐方置若罔聞。但近幾個月來,歐洲議會為改善歐中關係作出了新的努力,包括取消對歐洲議會議員會見中國官員的限製。
這一解凍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給跨大西洋關係帶來無情壓力之後發生的。許多歐洲人都在推動改善與北京的關係,以避免同時與美中兩國進行貿易戰。
近年來,歐中關係跌至新低,在俄羅斯全麵入侵烏克蘭後,雙方因北京與莫斯科的密切關係而發生爭執。歐盟還敦促中方解決其經濟政策問題。歐盟委員會強烈反對中國扭曲市場的政府補貼政策,這些補貼政策助長了工業產能過剩,導致商品以低成本出口到歐洲市場,從而損害歐洲本土企業的利益。
但是,特朗普重返白宮所推行的對外政策激發了有關解決這些貿易不滿的談判的恢複,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麵對麵的外交活動。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將於7月前往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而中國外長王毅預計將在此之前抵達布魯塞爾,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進行政治對話。
鑒於歐盟擔心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征收巨額關稅將導致中國工業產品改道傾銷歐洲,進一步給歐洲製造商造成壓力,這些會談顯得尤為緊迫。與此同時,中方也開始了自己的魅力攻勢,試圖拉攏歐洲國家共同對抗特朗普的關稅。周二,王毅與奧地利和英國外長通電話,試圖說服他們反對美方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