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總統周三在白宮北草坪對媒體講話。
經過數周的咆哮威嚇和局勢升級,特朗普總統退縮了。接著他又退縮了一次。然後又一次。
他收回了解雇美聯儲主席的威脅。他的財政部長很清楚標準普爾500指數自特朗普就職以來已經下跌了10%,於是暗示他正在尋找一條出路,以避免與中國不斷升級的貿易戰。
而現在,特朗普已經承認,他在僅僅兩周前宣布對中國商品征收的145%關稅是不可持續的。部分原因是塔吉特、沃爾瑪以及其他美國大型零售商的高管發出警告,稱消費者在幾周內就會看到一些進口商品價格大幅上漲,貨架空空如也。
特朗普向現實的妥協堪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研究,活生生地說明了采取強硬到極致的路線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代價。在這場貿易戰爆發之初,他設想的是一個更簡單的時代,征收懲罰性關稅將迫使世界各地的公司在美國建廠。

到這個月末,他發現現代供應鏈的世界遠比他預想的複雜,而且遠不清楚他那些“漂亮的”關稅是否會達到他所預期的效果。
當然,這並非白宮對過去幾天所發生事件的解釋。特朗普的助手們堅稱,他的極致要求是一種戰略智慧的體現,迫使90個國家排隊與總統做交易。他們承認,可能需要數月時間才能看到最終達成的讓步。但這畢竟是讓全球貿易體係屈從於美國的意願,是需要時間的,他們說。
“耐心點,你們會看到結果的,”總統的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周三對記者說。
特朗普本人在白宮向記者堅稱,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
“我們有很多行動正在展開,”他重複著那句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話,“我們不會成為被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都占便宜的笑柄。”他再次暗示,美國需要回到1870年至1913年——也就是美國開始征收所得稅那一年——的美好時代,在那段時間裏,關稅為政府提供了資金,而“我們比任何國家都富有”。
他還重複了自己的預測:“現在我們將與所有人做生意賺錢,所有人都會很開心。”
但最近幾天,白宮似乎並沒有這種“開心”的氛圍。
這一切始於特朗普宣稱,要將他任命的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盡快解職”。他最資深的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更進一步,稱政府正在研究解除鮑威爾職務的法律選項。

特朗普的不滿在於,鮑威爾因擔心引發通貨膨脹而不願降息。但總統顯然對經濟學家們發出的美國可能走向衰退的警告感到擔憂——這衰退在一定程度上是他自己造成的,衰退還沒發生,他的批評者就已經在稱之為“特朗普衰退”了。
從他的語氣來看,如果衰退真的來臨,將歸咎於鮑威爾。
但特朗普宣稱“如果我想讓他走人,他就會很快就走人,相信我”後,市場立刻開始了一輪拋售。盡管鮑威爾最近幾天指出,特朗普並沒有權力解雇美聯儲主席,但這似乎無關緊要。僅僅是這種威脅,似乎就加劇了人們的一種感覺,即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不穩定因素來源。
接著,在周二,特朗普改變了說法。“我無意解雇他,”特朗普談到鮑威爾時說道。這並沒有阻止他繼續批評鮑威爾在降息問題上是“慢半拍先生”,不過足以扭轉市場的拋售局麵。
接下來做出讓步的是與中國相關的問題。
白宮不斷暗示,中國人開始進行談判了,在尋找結束關稅的辦法。事實上,北京方麵似乎采取的策略是坐等特朗普感受到自己行為所帶來的痛苦。人們預期的習近平主席的電話始終沒有打來。而特朗普也不想先打電話——那會顯得他太急切。

幾周來,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試圖為征稅辯解時顯然很痛苦。從很多方麵來看,這些關稅都遠超1930年《斯穆特-霍利法》。(這是一個白宮沒人願意提及的曆史比較——除了宣稱這是不恰當的類比之外——因為當時國會的這一立法行動引發你來我往的報複,進一步加劇大蕭條。)
在這樣的關稅稅率下,“沒人認為這是個可持續的現狀,”貝森特周二在華盛頓的一次閉門會議上對投資者說道,這番話很快就被泄露了出去。他表示自己正在尋求與北京緩和局勢,這“應該會給世界和市場一個鬆口氣的信號”。但他也承認,與中國的任何談判都將緩慢而痛苦,會是一場“苦戰”。
私下裏,一些特朗普政府官員承認,他們沒有準確預測到中國的反應。特朗普似乎曾預計,鑒於中國對美國的出口規模,中國會是最早來乞求減免關稅的國家之一。
“早在2017年,特朗普首次對中國征收關稅時,北京方麵相對來說有些措手不及,”康奈爾大學的經濟史學家尼古拉斯·穆爾德周三表示。“但多年來,他們一直在為進一步的局勢升級做準備,”他說。現在,“他們對經濟痛苦有了更強的承受力,也有更強的能力來應對這種局勢的不斷升級。”
到周二晚些時候,特朗普已經在公開考慮降低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了,他說:“145%非常高,不會那麽高,不會那麽高的。”他還說關稅“去到了那麽高”,仿佛稅率是自己漲上去的。
周三,萊維特表示,在美中雙方就新的貿易協定進行談判之前,特朗普不會降低關稅——這是白宮就談判狀況做出的又一個前後矛盾的表態。
“我要明確一點,”萊維特在福克斯新聞上稱。“美國不會單方麵降低對中國的關稅。”
其他大國顯然在關注中國的應對方式並從中汲取經驗。習近平最親密的盟友,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也在就烏克蘭問題與美國進行著一場事關重大的談判。伊朗在就其核計劃進行談判。他們都在尋找對方示弱的跡象,或者一些能說明特朗普的底線的蛛絲馬跡。
伊麗莎白·伊科諾米撰寫了大量關於中國貿易政策的文章,曾在拜登政府的商務部工作。她表示,特朗普團隊似乎忽視了關於中國的三個基本要點:中國報複手段的多樣性、中國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以及習近平將中國經濟問題歸咎於美國的能力。
她說:“這種膽小鬼博弈毫無益處,反而幫助習近平提升了在中國內外的威望,而美國看起來不明就裏,毫無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