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排行榜每小時實時更新……競爭非常激烈,要麽持有特朗普幣,要麽在一旁觀看吧。”
當地時間4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虛擬貨幣“特朗普幣”運營方宣布,將邀請持幣量排名前220名的人參加“親密私人晚宴”,現場有機會聽取特朗普關於加密貨幣未來的“第一手信息”;前25名“大股東”更將獲得特朗普私人接待及特別版白宮參觀。消息一出,當天下午“特朗普幣”就暴漲58%,一洗其暴跌88%的頹勢。

今年1月,特朗普在正式“二進宮”前夕,趁勢發行了自己的加密貨幣,隨後其妻子也發行了“梅拉尼婭幣”。公開數據顯示,目前特朗普家族已涉足非同質化代幣(NFT)、比特幣“挖礦”、發布個人加密貨幣等業務,並通過這些項目獲得近10億美元賬麵收益。
從全家緊抓“帶貨窗口”,到炫耀親友人均“股神”,再到如今拿進白宮當獎勵犒勞“榜一大哥”……美國總統完全不加遮掩地大搞內幕交易、刺激粉絲“氪金”,種種操作令國際社會一片嘩然。過去數日,美國股市受關稅政策影響劇烈震蕩,美國不少企業和民眾陷入困境甚至破產,而特朗普的“身邊人”則大賺特賺,全然不在意“先砸盤後抄底”的罵聲。
眼下,有民主黨參議員痛批特朗普的種種行徑是“有史以來總統所做過的最明目張膽的腐敗行為”。可悲的是,這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何止特朗普,美國政客用從政影響變現,靠內部信息理財,早已是華爾街人盡皆知的秘密。特別是當美國國家和民眾麵對危機時,政客們往往精準踩點、大肆收割,從總統到各級高官輪番坐莊、翻手雲雨。
更進一步看,政府角色與商業利益之間沒有界限,且不受約束,本就是美國的製度特色之一。就以“特朗普幣”的瘋狂營銷為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曾表示此類代幣更接近收藏品,不屬於聯邦證券法監管範疇。再看政客操縱股市,法律的“話語權”也微乎其微。美國在2012年出台《停止利用國會消息交易法案》,僅寬泛規定了美國國會議員和工作人員不得利用以職務之便獲得的非公開信息牟取私利。且沒過多久,又取消了國會議員等需要將其股票交易報告存入可搜索數據庫的條款。立法權力就掌握在牟取私利的政客手中,誰能說這樣大到離譜的規則漏洞不是精心設計的後門呢?
總統公然炒股賣幣,遊說集團係統賄賂,官商身份無縫切換,政治獻金水漲船高……“合理合法”的製度型腐敗早已深入美國肌體。
“特朗普幣”推出時,特朗普曾在社交平台上興奮宣布,“是時候慶祝我們所代表的一切:勝利!”總統可以憑借身份一直“勝利”,被愚弄被損害的又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