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一天對中國示好後還不到一天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反向顯示出其主導的欺弱怕強外交政策。他在4月23日批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說他拒絕正式承認克裏米亞歸俄羅斯所有的立場,是“損害了和平談判”。
特朗普在自家社媒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表示,澤連斯基在“華爾街日報”頭版文章裏稱烏克蘭不會在法律上承認俄羅斯對克裏米亞(Crimea)的占領。
對因俄羅斯入侵而生靈塗炭缺少同情和同理之心的特朗普指責說,澤連斯基的聲明損害了與俄羅斯的和平談判,克裏米亞是多年前在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主政時期失去的。言下之意是:他作為現任美國總統對此沒有任何責任。
特朗普再一次回到澤連斯基應對俄烏戰爭負責的荒謬邏輯,他抨擊說,正是澤連斯基那樣的煽動性言論讓這場戰爭難以解決,烏克蘭的情況十分嚴峻,澤連斯基可以選擇和平,或再打3年仗,直到失去整個國家。
正在印度進行4天訪問的美國副總統萬斯在稍早前告訴媒體記者:我方已對俄烏雙方提出1份非常明確的提案,現在該是輪到他們回覆是否接受、或是美國撒手不管的時候。
實際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日前已經表示出某種程度的鬆動,他說:烏克蘭可以與俄羅斯啟動雙邊談判,但隻有在完全停火之後才有可能進行這樣的對話。
烏克蘭總統仍然認為:盡管克裏姆林宮發出信號,但俄羅斯並不願與烏克蘭進行直接談判。
澤連斯基總統在評論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談判時表示,希望烏克蘭能夠了解其需要知道的一切。 他說:“我特別想談烏克蘭問題。”
這顯示出烏克蘭總統懷疑美國和俄羅斯的秘密談判的內容和方式。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去年選戰期間承諾,他上任後將在24小時內讓俄烏達成協議。但他至今仍未能爭取到俄羅斯總統普京任何有意義的實質性讓步。
特朗普3月提議俄烏雙方無條件停火,當時基輔接受這個原則,但被普京拒絕。
4月20日星期日,俄羅斯違反了普京提出的複活節停火30小時協議,將近3000次之多。
4月21日,普京回應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的30天內停止襲擊民用基礎設施的建議時表示,這一倡議需要進一步考慮。他還建議與烏克蘭進行雙邊談判討論這一問題。
4月23日早晨,俄羅斯就鎖定烏克蘭東部、南部和中部民用基礎設施展開又一波攻擊,其中東南部馬爾加涅茨市(Marhanets)23日早晨一部載送企業員工上班的巴士遭到無人機擊中,造成至少9人喪生30人受傷。
而在22日到23日夜間,烏克蘭數個州在俄軍夜間攻擊後傳出失火,包括基輔州(Kyiv)、哈爾科夫州(Kharkiv)、波塔瓦州(
Poltava)、敖德薩州(Odesa)都通報遇襲。
路透社報導,這波夜間攻勢讓首都基輔和烏克蘭東半部民眾長達數小時難以成眠,這波襲擊還發生於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雙雙表達願就禁止襲擊民用基礎設施展開磋商以達成協議之後。
俄羅斯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麵侵略,如果雙邊談判現在得以展開,那將是兩國自交戰以來首度直接磋商。
繼上周在法國巴黎之後,歐洲和美國官員23日晚間將在英國倫敦與烏克蘭官員針對和平談判和如何結束俄烏戰展開進一步會商。據美國媒體Axios報導,美國期待烏克蘭針對一項有賴於基輔接受目前遭占領土由莫斯科控製的和平架構作出回應。
由於多數與會國家未派外交部長出席,這場會議成為一次“降級會議“,出現任何突破的機會看來渺茫。美國國務卿盧比奧22日晚與英國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通話,表示他期待在今天的“技術性會談”之後,能重新安排在未來幾個月內赴倫敦。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願意在目前的前線停火。普京示意他會願意放棄俄方在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赫鬆(Kherson)和劄波羅熱(Zaporizhzhia)部分地區的聲索。而交換條件是,美國或許會同意俄羅斯提出的其他重大要求,包括承認莫斯科2014年兼併的克裏米亞半島(Crimean
peninsula)歸俄,以及禁止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烏克蘭和其歐洲盟友的要求一向是恢複2014年俄控製克裏米亞之前的邊界,但這樣的立場被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形容為“不切實際”。
聽取過美方行動簡報的歐洲官員警告,普京可能通過表麵的讓步,誘使特朗普他政府接受俄方提出的其他條件,並迫烏克蘭接受既成事實。一名官員悲觀表示:“基輔目前正麵臨巨大壓力,要放棄某些立場,好讓特朗普能夠宣稱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