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衝擊全球市場,雙方互相施加超過100%的關稅。不過特朗普週二釋出有意降溫的信號,表示將以“非常友好”的態度與北京談判,並透露對中國的關稅會“大幅下降”。
4月初以來,美國及中國互相加稅,美國目前對中國進口商品課征145%關稅,部分商品的累加關稅甚至達到了245%。中國也對美國商品課征125%報複性關稅。
不過,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這場角力戰,似乎出現緩和曙光。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二(4月22日)受訪時表態,接下來將以“非常友好”的態度跟中方談判,預計在雙方達成協議後,美國對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將大幅下降,但不會降至零。但特朗普也指出,若中國不同意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自行設定條件。
特朗普重申“和中國的關係很好”,雖然雙方早前在關稅問題上交鋒,但他不會在貿易談判中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采取強硬態度。
正對特朗普的以上表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周三(4月2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方早就指出,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脫鉤斷鏈隻會孤立自己。
他表示,對於美國發動的關稅戰,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不願打,也不怕打。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郭嘉昆表示,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也是行不通的。
實際上,在特朗普發表對華“關稅將大幅下降”的言論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二已在摩根大通舉行的一場對投資人的閉門會議上表示,美方跟中國的關稅對峙“難以持續下去”,預計美中貿易戰將降溫,“應該會讓世界和市場鬆一口氣”。
美聯社引述2名不具名消息人士報道,貝森特在演說中警告,美中之間的談判尚未正式開始。貝森特向與會者表示,“跟中國談判將會是一場硬仗”。
據彭博社報道,貝森特稱美中可能在2到3年內達成一項全麵協議。他也重申自己的看法,主張中國抑製了美國的消費經濟,並以犧牲美國利益為代價來支持中國自身的製造業。貝森特稱,任何協議都需要重新平衡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使美國能夠重振製造業。
白宮:與中國達成協議做準備
白宮發言人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週二在記者會上指出,特朗普希望各界知道“我們在與中國達成潛在貿易協議方麵做得非常好”,且特朗普也正在為與中國達成協議做好準備,“一切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被問及特朗普是否與習近平直接通話時,萊維特則表示沒有新的資訊可以分享。
萊維特也表示,現在已有18個國家向白宮提案,希望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特朗普的貿易團隊本週將與34個國家舉行會議,討論可能達成的協議。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與日本、印度、韓國、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舉行會談。雖然對等關稅措施已暫緩90天,但特朗普仍未鬆口表示他是否會取消10%的基準關稅。
週一(21日),中國警告其他國家不要與美國達成可能對中國產生負麵影響的貿易協議。中國商務部在聲明中表示,“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並說若出現這種情況,中方將采取對等措施反製。
特朗普關稅衝擊全球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2日公布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最新數據,將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下調0.5個百分點,調至2.8%。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沙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記者會上說,“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時代,過去80年來運行的全球經濟體係正在重置。”
報告指出,特朗普的關稅對美國自身的負麵影響相當顯著:根據新的估計,今年美國經濟僅能增長1.8%,比先前的預期低了0.9個百分點;中國同樣也會受到嚴重衝擊,IMF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將從2024年的5.0%下滑至4.0%,政府增加支出也未必能抵銷特朗普新關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