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胖體質,慎入!
M來自廣西,現在上海做內容審核的工作,互聯網上的大小事都盡收她眼底。這個看似神秘的崗位到底有多神秘呢?
什麽是“內容審核”?
園:可以簡單介紹一下什麽叫做“內容審核”嗎?
M:大多數時候叫內容風險,又叫內容安全、風險安全之類的。網絡上大家一般說“做審核的”。現在互聯網公司都會有這個崗位,隻是一般人沒了解到這個。有些公司自己設部門,有些公司把這塊外包出去,但肯定會有。
根據內容不同,審核又可以分成三類:視頻圖文、固定的東西(產品)以及直播。視頻圖文比如抖音、快手、b站;固定的東西比如得物、淘寶等電商類的平台;直播是實時的。不同類型的互聯網公司,審核部門做的事會不一樣,但是總的來說都是做內容風控的。
園:你什麽時候進入這個行業的?當時是因為什麽原因進入這個行業?
M:2017年來上海就做審核。當時隻是想來上海工作。我之前是公務員,那段經曆讓我比較想去互聯網行業發展,感覺有共同語言人會更多。那會兒上海的互聯網企業沒多少,我看到了現在的公司,投了簡曆,麵試成功,我就一直待到現在了。
園:做審核有什麽專業要求嗎?需要有經驗嗎?
M:審核這個行業對專業沒有太大要求,沒有學科限製,一般來說大專以上就可以了。但需要你對信息有敏感度。我以前在政府工作,政治敏感度比較高,這是我的優勢(´▽`)。
園:麵試需要做什麽準備嗎?一般來說有幾輪麵試?
M:基本上每一個互聯網企業招人,都會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初試會先讓你筆試,讓你判斷哪些內容違規,看你是否有一個基礎的認知。他們要知道你入職後培訓成本大概是多少。如果初試過了,審核部門會有人跟你聊你的工作經曆,判斷適不適合把你招進來。最後人事跟你談具體工資。互聯網企業的效率會比較高,錄取結果很一兩天就有了。
不僅要996,還要上夜班
園:經常聽說互聯網企業加班很瘋狂,996都是基本的,你的工作也這樣嗎?
M:基本都要加班ε-(´∀`; ),而且七八成都是要上夜班。一般來說全年24個小時都是有人在審東西,尤其是節假日。8小時工作製的企業是三班倒,我是12小時(八點到八點),就是兩班倒,做一休一。除非把主要的審核工作外包出去,這類公司一般是沒有夜班,隻有白班,我們叫做行政班。他們隻需要在外包公司初審過後,複核一下就可以。
園:工作會不會很累?會一直上夜班嗎?
M:我突然想到了招聘廣告上的陷阱,比較好笑。普通工作是做五休二,我們做一休一是上班幹12個小時,然後休息36個小時。招聘廣告就會寫:每個月隻用上一半時間的班。如果單純核算時間的話,是比8小時工作要短一些,但其實會更累(何況要加班)_(:з」∠)_。所以一般都是要求30歲以下的年輕人,怕你扛不住。一個月倒一次班,一直通宵身體熬不住。會有人申請一直上白班或者夜班,名額不會很多,但允許有這樣的情況。夜班會有更多的補貼。
園:你們審核的時候一般會怎麽做?
M:一直對著電腦,審核有專門的後台,接收用戶的投稿。公司培訓會告訴你很多規則,你需要根據這些判斷稿件是否通過。或者說稿件通過,但是加以限製,基本上是這樣子的。這些規則涉及法律法規、政治,還有一些商業規則。
園:所以無論我是在點評一下店鋪好不好吃,還是在朋友圈發一個視頻,我發的任何信息,都需要經過人工去判斷給不給放出來?
M:朋友圈這種半私密的空間我就不太確定,如果你去寫點評的話,他會跟你說審核通過以後就會發布。
環境很好,住在公司最好
園:我要關心錢的問題了,一般做審核,薪酬待遇會在什麽範圍?
M:先進來的永遠沒有後進來薪酬高。因為公司有他的漲薪製度,你一旦進來,薪水的變化速度就是按照公司的製度,而不是物價。但公司的漲薪製度是不可能超過物價的。所以隻要是你進來公司,都要簽一個協議,就是不要相互問工資。所以尤其互聯網行業之間跳槽嚴重,因為永遠都是後進來的起薪高。我去了一家新公司,薪酬按照現在物價,原則上一定比我熬了幾年的前公司要高的。
然後薪酬會參考你的所在地的物價。因此為了降低成本,很多平台會往二三線城市成立分公司。你如果是在二三線城市生活的話,這個行業的工資應該是ok的。如果你在一線城市,工資就可能沒有這麽強的競爭力,我認識的月光族還是不少的。即使是一線城市變化幅度也有點大,有些企業一年算14個月;有些有年終獎,有些公司是沒有的;有些公司是年底三薪。隻說每個月固定能拿到的錢,試用期以後,4000~6000之間。
大一點的公司,它起薪肯定會高一些,有些公司會給你開出15薪,就是拚多多,你願意去嗎?我還想活著,那邊加班很可怕,相當窒息。
在互聯網企業還有一個好處,比起普通的工作限製會少很多。比如說不會有著裝的要求。像是B站,薪資沒有別人高,但是他最好的一點就是可以在公司養寵物。
園:這一點的重要性在哪裏?
M:跟上班的環境有關係。互聯網行業其實都是希望員工996。你會看到他們把環境打造得又舒服,食堂也給你安排上,健身房給你安排上,洗浴中心給你安排上,晚上加班公司會報銷打車交通費。盡量讓你在這裏呆得舒服一點,讓你覺得加班也沒什麽問題。
突然想起來,如果上班時間特殊,有一些公司是可以允許你在家上班的。我還蠻希望以後都在家上班的,疫情期間是我工作強度和工作時間最長的時候,我一天上了16個小時,第二天再加4個小時的班。但是我都沒有像現在這麽累。
園:我看報道把拚多多的工作環境寫得非常可怕,真的嗎?
M:好的環境是招聘手段。年輕人看招聘信息寫“想上班的時候擼貓擼狗嗎?”會不會覺得這個工作氛圍很好?隻不過你工作強度很大的時候,你有功夫管這些嗎?互聯網公司相對來說比較自由,它的自由是指上班時期的自由,會比傳統公司好很多,但是避免不了加班的。
企業不當人的事情很多,所有的資本行業都會這麽幹的。比如他們通過晚發年終獎,留住一部分的人。發年終獎也不會通知你,所以你隻能是等他發了,你才知道你有年終獎。比如說今年鼓勵原地過年,有些公司發稅後的5000塊錢補貼,但是也有很多公司提都沒有提過獎金。他們覺得反正你留下來應該的。
在這種問題上,天下同此涼熱,互聯網公司並無不同。
如果你希望薪資待遇比較好,我會建議去遊戲廠商。雖然他們的平時薪酬不高,但是年終是真的多,均攤下來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有的遊戲大廠陽光普照獎直接給你發switch和SKⅡ,人人有份,口水都流下來了。在這種時候,你對比就很心酸。遊戲公司的套路是平常都很辛苦,但遊戲一旦賺錢,一下子就能賺很多,所以他們會在年終的時候一次性給你發很多,你的感激之情會高漲。
無論升職加薪還是摸魚度日 業務能力都要強
園:如果是對做審核感興趣的,你會建議他在哪個方麵做一些提升?什麽樣的特質和優勢,比較適合在這個行業?
M:從一線進來,往後發展要看你的方向。橫向發展,你可以去做運營,也可以去做培訓。縱向就是做管理了。
能力提升方向的話,首先你的業務能力一定要強。其次是帶團隊的能力,這很重要,一來能幫你爭取到一個很好的績效。二來,尤其是快速擴張的企業,他們都會比較缺管理的人才,如果你能展現出你的管理能力,一般來說你升職會比較容易。還有做PPT、做匯報的能力一定要好。我很煩這點,當初就是因為這個從政府出來的。我發現有些人業務能力不行,但會做PPT,會畫餅,會吹。就會有人覺得他還不錯。
總的來說,你活要幹得好;還不能埋頭苦幹。即使你並不想往上爬。每個公司都有安安穩穩可以摸魚的崗位,前提是你的業務水平一定要好要夠好,你才有資本提出申請轉過去,別人也願意要你。
園:這個行業讓你特別有成就感的地方,或吸引你現在其實還想繼續做下去的地方是哪裏?
M: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信息接收的渠道跟大眾不太一樣。我非常喜歡每天有新鮮的信息來砸過來,人都是很惰性的。休息的時候,誰願意看新聞?但你幹這份活,每個行業的各種各樣的新聞,所有的信息都會主動被動地了解到。相對來說,你不會覺得被時代拋棄了。我一直覺得自己才24,因為天天接觸年輕人的東西,心理很年輕,隻不過身體有點老了。
還有說到底我們也算是做內容的一部分,一旦是有一些比較不錯的輸出的時候,與有榮焉。平台輸出到外界的東西,都先經過了我們的手。最終輸出有一個很好的結果的時候,你自己也有份榮譽感在,雖然你沒有辦法拿出去吹,這裏麵有我一份功勞,但是你自己看到的時候你會很開心的。
園:大多數的工作,你可能隻覺得自己在做某一些事情,很難有太多成就感。你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跟什麽有關係。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優點。
園:有什麽會讓你覺得特別難受、疲憊的地方?這是勸退點。
M:主要是工作時間的問題。一來工作的時間會打亂你的休息。二來是健康問題,來這個公司我胖了40斤ಥ_ಥ,大家天天點奶茶,你覺得你管得住你自己嗎?尤其在大城市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怎麽辦,吃!我知道他不健康,但是這他爸的快樂,沒辦法。
這工作對身體來說是比較消耗的,這是最嚴重的一點。你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自律性,還有身體的狀態。
還有就是,有時你看到一些負麵的新聞,也會很憤怒,但你不能把信息放出去。你如果放他出去就會推波助瀾,有些時候有一種做走狗的感覺。
園:你知道這個信息可能傳播出去,讓大家知道有一些危險和陷阱是更好的。但是因為各種規定,以及有人會利用這些消息去做一些不好的影響,你就不得不卡住他。
M:是,也會知道很多看似光鮮亮麗的東西,後麵的真實狀況,美好的幻想會破滅。
園:需要自己消解那些不好的情緒是嗎?
M:有些時候會,要看跟你的關聯性大不大。比如前幾年蔡徐坤告B站,B站員工沒有他的粉絲嗎?他什麽心情?這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一旦弄到你身上的時候,你如何消解。很難受的。
還有一些可能是快樂的煩惱。現在很流行明星掃樓活動,一旦你喜歡的人過來的時候,他就在你隔壁那棟,你在工作過不去你要怎麽辦?這種事情也發生了很多回了。我真的錯過了很多人( ; _ ; )/\~\~\~!

圖片來源:Dribbble @Felic Art
園:還希望聽一下你對職業的展望。未來三五年之內,你會有一些什麽規劃。
M:我已經準備離職了,因為身體原因我要找一個相對來說更規律的工作。還是會在內容安全這個行業,我對自己的業務能力還是比較有信心的,可能會轉到培訓這種輸出的方向。
園:培訓是培訓新入職員工這種嗎?
M:都有可能。如果有一個突發輿情事件,培訓那邊先要前期收集材料,一般人更早理清整個事件,找出風險點,做出警示材料,然後緊急叫現有的審核過來,跟他們講清楚這件事情,講清楚風險點在哪裏。有可能往這個方麵去做。
園:所以培訓不是重複地去做一些帶新人的工作,是持續的需要對同事做一些支持的工作。
M:對,也是一個輸出,隻不過是內部的。這類的崗位加班也少一點。再往上就是管理了。我也不是沒有管過,隻是很討厭做文案的工作,尤其是做PPT,做匯報。管理崗基本上每周都要寫周報。這一套是從傳統企業帶過來的。互聯網企業裏麵很多數據,一拉就清楚了,沒必要寫這種報告。但目前來說,因為把控上麵的還是上一個年齡層的人,他們還是習慣看這些東西。你要自己找辦法消解。
我在業務能力穩定了以後,拿到的薪資夠我一個人在上海瀟灑,也足夠支撐我做喜歡的事情。自由的時間比較多。自由是相對的,隻要你會協調,在你業務能力好的情況下,時間還是有的,隻要你有精力就能支持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這點上我比較開心。所以新工作希望是找一個更舒服的地方苟著。
隻要你呆了一段時間,哪個行業都有倦怠期。我如果要往上爬,我就必須要接受文案工作,我很討厭的那些。所以我現在需要苟一下。看是自我消解,往上走;還是往橫向走,比如說是做內部輸出的培訓。
園:你好像不太焦慮的樣子?
M:我不焦慮,因為對自己的業務能力有信心;其次就是有一點點積蓄。
園:有一點積蓄是你不焦慮的一個根源嗎?
M:對,雖然但是,哪怕每個月你能省下的錢不多,你都一定要存的,以防萬一。然後等哪一天你真的煩了,像劉玉玲姐姐那樣(´▽`)。我辭職後,如果新的工作出了意外,至少還有存款可以給自己1\~2個月的緩衝時間,不用擔心沒地方住,沒有錢花。在這個時間裏麵,你好好整理一下自己,然後再去找新的工作都來得及。
園:你覺得自己的工作跟一般的工作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M:這份工作每天都要接觸大量新興的信息,轉正以後,你每天麵對的稿件是隨機的,什麽事都會有。接收的信息多了,隻要你有時間思考,能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畢竟在算法之下,你的手機就是信息繭房,知道東西會越來越少。但做審核的話,你的信息獲取是通過後台,算法還沒有介入,信息沒經過篩選。這對你的思維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幫助。
園:用兩個詞去誇一下你的工作。
M:比較新鮮。因為麵對的內容很隨機,每天都新鮮。然後就是意外,這個工作會有很多很多意外。
園:感覺跟新鮮還蠻同構的,都是一些你沒在沒法規劃的事情。
M:意外有好的事,也會有壞的事。整體還是讓你覺得人生還是很多不錯的。
園:兩個詞語去踩一下這個工作。
M:累、背鍋。累是肉體和精神上的,精神負擔比較重,天天在那坐著,帶著耳機,盯著電腦,身體也吃不消。有一些事情真的不是我們幹的,但是這個鍋是我們的,我們還不能說。比如說有些東西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或者莫名其妙的限流了。這個不是我們的工作,這個也不是我們的業務範圍和能力範圍,這是運營幹的。但都說是我們的錯。或者有一些東西我們已經過出去了,然後又被打回來了,這個也不是我們幹的,也是運營幹的,都不關我們的事。
園:用1~2句話去概括一下這份工作對你的影響,包括生活上的事業上的或者個人成長上。
M:概括一下,因為被動地接受了很多新鮮的信息,你的知識麵會擴展的比較多。你不會跟潮流脫節,不會跟時代脫節,你的心態會比較好。然後這些信息能讓你找到一個在大眾裏的平衡點,你不會覺得自己特別慘,也不會覺得自己特別好。相對來說找到自己的位置容易一點。能有效地拓寬你的知識麵。我以前隻知道TF是TF-Boy,現在我也知道可以是Tom Ford口紅,我以前連都不知道。雖然說口紅的顏色我還是分不清,但是我知道這是什麽,然後我也知道小綠瓶、小棕瓶,我還知道什麽是肌底液!第一時間知道什麽東西在流行,這個也挺好的。

走在平台AI算法前麵
M:現在業內有一個崗位叫數據標注員,是每個平台用來訓練自己的AI,希望日後能用AI快速過掉簡單信息,複雜的信息再由人工審核。YouTube主要就是AI審核,極少人工審,用戶舉報後,人工審核就會看一看。不然當年直播殺人事件也不可能發生了。AI審核很麻煩的一點是傻,對複雜信息的判斷上常常鬧出問題。有平台曾經試過把南京大屠殺博物館放在娛樂板塊去推薦,我們一看就知道是AI算法推薦。後來被網友截圖發到網上了。
園:我記得這件事情好像上了熱搜。雖然現在AI還是很蠢,但總會變聰明的 ,你覺得大概要多久?你會擔心自己的工作被AI替代嗎?
M:它主要替代一線審核,這是大趨勢,但完全替代是不太可能的。至少三年內,複雜的視頻平台不可能用它來替換。審核內容外包出去比較多的平台,可能會被AI替換。
園:大概兩三年前就看到主流媒體報道過數據打標這個行業,我以為技術已經進步很多,現在簡單的審核都是AI在在做,沒想到還沒到這個程度。
M:目前AI還是蠻蠢的,多數直接一刀切,微博就是這樣。曾經我發了一條微博,說了一句知識的汪洋大海之類的話,後來發現轉發不了。如果我不是做審核的,我絕對不會明白為什麽,這句話裏出現了國家領導人的名字。後來我改成學海無涯,就可以了。
有時候文字太多了也會過不了審。有朋友發長圖,發好幾次都會被夾(發不出/圖片被刪掉),這個證明什麽?字多了,AI把它夾起來,提醒人工審核過來看一眼,沒有問題的話,人工再把它放出來了。
互聯網公司管控用戶發布的信息,除了是因為有關部門的監管,還擔心用戶對自己的評價。之前有平台因為出現涉嫌色情信息被約談,他們就會跟關係好一點的媒體或網絡平台打招呼,讓限製一下對自己的負麵新聞。平台不希望自己的用戶傳自己的負麵新聞或評價。
園:互聯網公司也需要控評?為什麽,又不是流量明星。
M:對,牽扯到負麵信息,會做一個輿情的提醒。不是說不讓大家討論,而是看一看有沒有人把禍水引到自家來。因為跟股價息息相關。
園:明白了,錢的問題對於資本來說很關鍵。所以限流和刪帖就是這麽回事?
M:違規的內容其實特別多,還要看是哪個平台,哪些人在說。例如某直播平台,一些擦邊球的主播,在他們那兒直播不違規。但是如果錄屏搬到其他平台,其他平台根據自身的規則就可能把它斃了,或者做限製,讓盡量少的人看,所謂的限流。
園:所以你工作的時候,特別需要提高的地方是敏感度和聯想能力嗎?
M:其實企業會有專門培訓和輿情的部門,他們會盯著這些東西然後迅速培訓員工。平台不同,風險點會不一樣。比如說在電商平台,他們會更關注娛樂八卦,因為明星的代言、同款會影響到銷量。
園:我以為敏感點是產品質量,原來是娛樂八卦嗎?
M:產品質量和娛樂八卦都需要關注,這些都會影響銷量。再之前,有商家拿杭州殺妻案來做文案,這種是不應該出現的東西。這也是電商平台的輿情和審核部門會重點關注的。時事相關也會關注,但視頻平台對時事的關注度肯定是要比電商平台高。多數情況下明星的八卦,不違法,隻是違反道德和公序良俗,隻要不是很過分人身攻擊,用戶吐槽八卦還是維護愛豆,都沒有問題。有人想跟粉絲對線,沒有問題,最多不讓你們推到首頁,不讓戰火繼續擴大,但是你們愛吵不吵。

園:想對讀這篇文章的人說什麽嗎?
M:有些東西不是我們能控製的,我想少挨點罵。不關我們的事(╯﹏╰)。
年輕人如果要找工作,如果要拿幹這行,你考慮的時候,尤其是你到外地去找工作,首先你要考慮的是城市,你要去了哪個城市。在你經濟條件可以負擔的情況下,建議考慮一下你的愛好。因為工作說到底是為了生活,然後你自己的個人生活裏麵最重要的是什麽?是你的興趣愛好,這是支撐你個人獨特人格的一個重要的東西,也是你消解壓力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所以喜歡ACG,想追星的話,還是優先考慮上海。全中國好像就隻有一個城市,那就是上海。
我小的時候其實很喜歡北京,因為那個時候很喜歡曆史,覺得北京比較厚重,博物館很多,很想去北京,然後不是很喜歡上海。等我兩個地方都去過了以後,我現在很喜歡上海,對北京比較過敏。
如果真的要在大城市裏麵選,就普通人的生活便利程度來說,上海更便利,上海的機會也比較多,對於年輕人來說,你休閑娛樂也更容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