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裏,高露就像一朵靜靜綻放的百合花。
最近她帶著女兒出演電視劇《六姊妹》的消息引發關注,人們突然發現這位總演別人家長的女演員,自己孩子都已經能搭檔演戲了。
這種"悶聲幹大事"的作風,倒真符合她出道二十五年始終如一的風格——既不拿私生活炒作,也不搞花邊新聞,就靠實實在在的演技在觀眾心裏紮根。
曾經還和靳東一起搭戲,《外科風雲》中她扮演的正是對方的親妹妹,作為一名踏踏實實努力的演員,高露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說,但是她卻得到了一個“戲紅人不紅”的評價。
說起高露的演藝之路,得從她小時候住的北京部隊大院講起。她媽媽是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演員,家裏書架上擺滿戲劇理論書籍,客廳裏時不時就有演員來對台詞。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算沒刻意培養,骨子裏也浸著表演的基因。
不過高露小時候可沒想過當演員,她最想當的是馴獸師,覺得能和動物交流特酷。
後來這個天馬行空的夢想變成了畫家夢,直到高三那年,她媽的朋友在話劇團缺個小演員,臨時拉她去客串。誰都沒想到,這次玩票性質的演出,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方向。
2000年考入中戲後,高露開始了正規的表演訓練。同班同學裏後來出了不少明星,但她在校期間就顯得格外沉得住氣。別人急著跑劇組試鏡,她老老實實跟著老師磨台詞功;同學聚會聊的都是圈內八卦,她更關心最近排的新戲。
這種專注讓她在畢業前就參演了《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這樣的正劇,雖然演的是配角,但和老戲骨搭戲時完全不怯場。導演葉京後來回憶說:"這姑娘演戲有種天然的鬆弛感,不像剛畢業的學生。"
真正讓觀眾記住她的,是2018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時劇組找她演林小娘,這個外表柔弱、心機深重的角色其實挺冒險——演好了遭人恨,演不好更招罵。高露接戲前琢磨了大半個月,專門研究明代妾室的生存狀態,還從《紅樓夢》裏找人物感覺。
有場戲是林小娘被拆穿真麵目,她設計了個小動作:手指不停絞著帕子,表麵楚楚可憐,眼神卻透著狠勁。這種細節處理讓觀眾看得牙癢癢,播出時滿屏彈幕都在罵"綠茶",但罵得越凶,越說明她演得到位。
有意思的是,高露這些年演的"壞女人"特別出彩,但現實中的她完全是另一副模樣。2011年她突然宣布已婚生子,把粉絲都驚著了——大家這才發現,那個在《家的N次方》裏演都市白領的姑娘,現實生活中早就悄悄完成了人生大事。
她丈夫是圈外人,具體做什麽的至今沒公開,有次采訪被問到家庭生活,她笑著說:"我家那位看見鏡頭就躲,還是別為難他了。"這種把工作和生活劃清界限的清醒,在娛樂圈確實少見。
這兩年高露接戲越來越有眼光,《都挺好》裏理性冷靜的大嫂,《我是餘歡水》中現實勢利的老婆,每個角色都透著現代女性的複雜性。
拍《暖陽之下》時,她為了演好職場媽媽,特意去幼兒園蹲點觀察接送孩子的家長,筆記記了半本子。有場戲是女兒生病她連夜照顧,第二天照常上班,導演喊卡後現場好幾個女工作人員抹眼淚,都說"這演的就是我本人"。
最近在《六姊妹》劇組,高露做了件挺酷的事——帶著親閨女演對手戲。小姑娘演她劇中女兒,戲外倒是反過來,經常給媽媽提表演建議。
有場母女吵架的戲,女兒突然臨場加了句"你從來都不懂我",高露順著接下去,效果特別真實。事後她說:"現在小孩看問題的角度真不一樣,我們這代演員得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這種願意和新生代碰撞的態度,或許就是她能持續產出好作品的原因。
別看高露現在演媽演得順手,四十多歲的年紀在娛樂圈其實挺尷尬。但她自己倒很看得開:"每個年齡段有適合的角色,能把中年女性的困境和智慧表現出來,比強行扮嫩有意義多了。"
去年有部都市劇找她演女強人,劇本裏動不動就扇下屬耳光那種,她直接推了,說:"現實中的女高管哪有這麽浮誇?"這種對角色真實性的堅持,讓她塑造的人物總能引發共鳴。
要說高露有什麽遺憾,可能就是觀眾記住的角色比本人更有名。有次打車,司機師傅盯著她看了半天,突然拍大腿:"你不就是那個特別壞的小娘嗎!"她隻能苦笑點頭。但換個角度看,這種"劇拋臉"特質何嚐不是種成功?
就像她說的:"演員最大的成就感,是讓觀眾相信你就是那個角色,至於記不記得我真名,反而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