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少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在美中餐館漲價的帖子,引發諸多討論。
“關稅之下,我們的原材料成本價格大幅上漲。”4月19日,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告訴記者,部分中國進口食材無可替代,花椒、辣椒、豆瓣醬等中餐調料受關稅衝擊較大,部分中餐館或將轉嫁成本到美國消費端。
記者從成都市僑聯獲悉,作為美國華人餐飲界的翹楚,1998年元旦,四川人胡曉軍在芝加哥唐人街開起第一家“老四川”餐廳。如今,“老四川”在全美已有17家分店,還打造了“老湖南”“老北京”“老上海”“老雲南”等係列“老”字號中餐品牌。20多年來,胡曉軍從正宗中國傳統美食入手,在美國乃至歐洲大力弘揚中華的飲食文化,通過川菜推動了中美文化的交流互鑒。
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在WGN電視台演播室展示介紹傳統水餃、成都賴湯圓等。圖片來源:四川僑聯官微
1個餃子1美元起
原材料價格上升10%-50%不等
川式宮保雞丁15.99美元,川式回鍋肉16.99美元,擔擔麵9.99美元、四川泡菜6美元,8個抄手、水餃8.99美元;也有人曬出中餐外賣單,一份魚香肉絲配飯28.99美元……最近,不少網友曬出了最近在美中餐館的菜單。
另一位在美國賣包子的湖北老板也曬出了菜單,10個上海小籠包13.99美元,6個香菇青菜包11.99美元。
“我們的餃子,以前就不止一美元一個。”美中餐飲業聯合會主席胡曉軍告訴記者,最便宜時,幾毛錢一個,現在普遍已經上漲到超過1美元。
網友分享的菜單,一份餃子、抄手(8個),8.99美元。
最近,受美國加征關稅影響,在美中餐館的成本麵臨大幅上漲。“實際上,在美中餐館菜單價格,已經比新冠疫情之前高。現在又正在麵臨一輪成本上漲。”胡曉軍表示,中餐館的花椒、辣椒、豆瓣醬、醬油等調料,都是從中國進口,這些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幅度至少在10%-50%不等。
與此同時,麵臨升級換代的中餐館也受到一定影響。廚房設備、餐具、桌椅板凳,以及裝修原材料以前都是從國內設計製作好了,再運到美國。“國內設計的樣式好,原來價格也實惠,現在受關稅衝擊,加之物流的不確定性,成本大幅提升。”胡曉軍表示。
將“溫和”上調價格?
在美中餐館或將優化套餐份量和菜單結構
1998年,那時美國芝加哥唐人街還沒有專門的川菜館。“老四川”餐廳成為當時芝加哥唐人街唯一一家四川籍僑胞開辦的正宗川菜館。如今,其旗下已經擴展到20多個品牌,直營與合作的餐廳已有上百家,遍布全美。
一家在美中餐館包子價格
麵臨這一輪挑戰,曆經打拚的胡曉軍依然倍感壓力。如何應對?中餐館到底是漲價還是維持現狀?漲價會不會流失客戶?維持現狀會不會難以為繼?
“在美中餐館正在權衡溫和調價,精簡菜單,優化成本結構,加大在美國本地采購比例等應對措施。”胡曉軍舉例表示,價格親民的中餐館會溫和上調一些價格,例如5%-10%,但漲價要謹慎,因為其客戶群體對價格相對敏感;走高端路線的中餐館本來價格較高,可能就隻有硬抗了。
另外,優化套餐份量和菜單結構,砍掉高成本或低利潤的菜品,保留高質、高毛利、高點單率的熱門菜品,依靠進口的小眾菜品也要被去掉。
消費者能接受嗎?
經營者:美國“好吃嘴”反應呈兩極分化
根據《中國餐飲出海發展報告2024》顯示,目前海外中國餐飲門店已經發展到近70萬家,市場規模近3萬億元。中餐門店如今已遍布全球180餘個國家和地區。當前,中餐已經深入美國餐飲文化。
“一些價格敏感型的消費者會流失。因為他們不明白昨天10美元,今天來吃要12美元,那是不行的。”據胡曉軍觀察,針對本輪衝擊,美國的“好吃嘴們”的反應呈兩極分化。民以食為天。有一些“鐵粉”老顧客是很理解的,“但在中低端外賣市場,有時候,我們調價3毛、5毛都很小心,因為這些顧客可能會轉到墨西哥快餐去。”
老四川餐館。圖據受訪者
對此,胡曉軍給出建議,在美中餐館當下確實麵臨成本上升與顧客接受度兩難的局麵,一方麵,中餐館要精細管理成本,控製浪費,提高效率;另一方麵,強化品牌的粘性,通過會員係統和社群活動穩定核心客戶,通過品牌與文化故事吸引並留住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