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全球針對跨國企業與億萬富豪征稅的改革進程正遭遇重大阻礙。川普政府近期宣布,美國退出一項由近140國支持、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導的全球稅收協議,並警告將對那些向美國科技巨頭征收所謂“歧視性稅負”的國家采取報複性關稅措施。

這項協議旨在建立更公平的國際稅收體係,包括兩大支柱:其一是要求跨國企業在實際獲利的國家繳稅,以防止利潤轉移至低稅國家;其二是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15%。目前已有包括英國、加拿大、巴西、歐盟、瑞士與日本等60個經濟體采納該最低稅製。
然而,川普在今年2月21日發布備忘錄,明確表示:“我的政府將采取必要行動,包括加征關稅和其他應對措施,以緩解美國所遭受的損害。”此舉再度引發華盛頓與其盟友間長期以來關於“數碼服務稅”的緊張關係。
各國長期以來指控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穀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麵子書母公司Meta等美國科技巨頭利用稅務漏洞逃避在地繳稅。法國早在2019年率先實施數碼服務稅,隨後包括意大利、西班牙與印度等七國陸續跟進,僅法國去年就因此獲得7億8000萬歐元稅收。
麵對歐美稅收政策分歧,歐盟近日警告,若與美國的關稅談判失敗,將自行啟動對數碼服務的統一征稅。川普則反製威脅將對歐盟商品征收高達20%的關稅。

希望與美國達成自由貿易協議的英國也感受到壓力,正考慮是否繼續執行現行每年帶來約8億英鎊收入的數碼服務稅。英國商業與貿易部長雷諾茲近日表示,數碼稅“並非不可調整或不可商討”。
此外,對全球超級富豪征稅的提案同樣受挫。G20輪值主席國巴西曾提出對淨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個人課征2%最低稅,預估每年可籌得高達2500億美元。然而,美國前總統拜登政府對此遲疑不前,川普回歸後更無推動可能,畢竟他本人也是億萬富豪,曆來主張減稅。

根據《福布斯》雜誌統計,美國目前擁有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億萬富翁,總數超過中國、印度與德國的總和。批評者指出,美國的立場正在拖累全球稅收正義。
法國知名經濟學家皮凱蒂在巴黎研討會上指出,“世界無法再等待G20全麵共識。曆史證明,當數個有影響力的大國率先改革,往往能推動新的國際規則。”他呼籲更多國家“立即采取果斷行動”。
川普的最新舉動已讓全球稅改陷入更深的僵局,也令跨國巨頭與超級富豪的稅收責任再次陷入“無人問責”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