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燈燈
最近,一部名為《無名之輩》的現代舞劇,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躥紅。
初聽這名字,還以為是任素汐和章宇主演的同名高分喜劇,點進現場觀眾們拍攝的小視頻才發現,跟電影沒有半毛錢關係——十幾個身材精瘦、肌肉線條明顯的年輕男舞者赤裸著上身,在台上賣力地擺胯扭腰,期間走下台和女觀眾互動,牽手、摸頭、深情對視,膽大的觀眾伸手就能摸到舞者塊狀分明的腹肌。
舞劇《無名之輩》
配合昏暗曖昧的燈光,以及全場女觀眾的瘋狂尖叫,你很難相信,過去在夜店都不一定能看到的“大尺度”畫麵,如今居然接連在北京、上海、杭州、哈爾濱等各大城市的劇場上演,不禁讓人詫異:中國的男色經濟,何時發展到這地步了?
“猛男秀”走進中國
在大麥網搜索《無名之輩》,最先映入眼簾的宣傳詞是“全男班現代舞秀”,舞團名為“公狗劇場”,劇情簡介和舞團名同樣露骨:
“這裏匯集了中國最MAN的一群舞者,他們是磨牙吮血的公狗,是無所畏懼的混蛋,是噴了香水的格雷諾耶;這是一場消滅了隔閡的沉浸式舞台表演,舞者就在你的身邊低吟淺繹,每一寸肌肉的抖動和氣息的緩急都會被無限放大……”
我的朋友小杜在親身觀看過演出後,用一句話總結,“專為女性打造的男性擦邊表演,很解壓,喜歡薄肌的姐妹可以衝”。小杜強調,她是下班後“被同事拉著”去看了演出,到劇場後發現,99%的觀眾都是年輕女性,演員則是一些沒什麽名氣的新鮮麵孔,數十個男舞者風格各異,“型男、奶狗、狼狗都有,反正總有一款是你的菜”。
《無名之輩》中的人氣舞者楊舒升
全程85分鍾的演出,前半段大多是比較正常的現代舞表演,越往後尺度越大,一段全體演員赤裸上身的齊舞引發了觀眾席此起彼伏的尖叫聲。小杜評價,“《封神》裏質子男團跳戰舞的名場麵看過吧?差不多一個意思”。
演出中段的互動環節,更是把全場氣氛推向了高潮。所有演員走進觀眾席,一人一個定點開始跳舞,每個演員麵前都有一個專屬的互動座位,坐在互動座位上的觀眾可以超近距離地欣賞演員的身材,跟演員牽手、對視、接受吻手禮。小杜回憶起來忍俊不禁,“因為男演員都單穿一件深V西裝或者幹脆不穿嘛,所以互動的女生都被撩到麵紅耳赤,夠勇的話還能直接上手摸腹肌”。
演出中途,演員們會走進觀眾席近距離互動
在小紅書上搜索《無名之輩》的觀看體驗,大部分女性觀眾的反饋和小杜一樣,對男舞者肌肉線條清晰的身材和性張力拉滿的表演感到滿意:“看完姨媽都不疼了”、“臉都笑裂了”、“咱們女人還是要多看這些才有力氣討生活啊”。當然也有不少避雷帖,吐槽《無名之輩》主題老套,節奏稀碎,作為舞劇毫無劇情可言,舞者的舞蹈水平也良莠不齊,純屬為了擦邊而擦邊。
但更多人的討論重點還是聚焦於尺度問題:國內的女人們什麽時候能“吃”得這麽好了?
類似《無名之輩》這樣以男性肌肉、荷爾蒙為賣點的“猛男秀”,在國外早已不算新鮮事。
比如歐美老牌扛把子“猛男秀”Magic
Mike(魔力麥克),如今已被列為英國留學生在倫敦的“必吃榜”,16名氣質各異的歐美帥哥們打扮成消防員、警察和牛仔男孩,露出健康飽滿的肌肉線條,配上性感撩人的舞姿,互動時引導女觀眾對自己“上下其手”,很難不令人發出感慨:這就是富婆的快樂嗎?
歐美老牌猛男秀Magic Mike
還有韓國“猛男秀”Wild Wild
Dream,一部僅限19歲以上女性觀看的音樂劇,2021年首演,短短四年間,據說現在已成為除了整形和演唱會以外,首爾最火的旅遊項目——每場演出,8名擁有“雙開門冰箱”身材的男舞者輪番上陣熱舞,尺度最大的片段,男舞者隻在下半身裹一條浴巾,還會穿上西裝、校服或白襯衫來滿足女性對角色扮演的幻想。
去年wild wild舞團去台灣錄製綜藝《小姐不熙娣》,連閱男無數的小S都被男舞者們的貼身熱舞撩撥得臉紅心跳,連呼“頭好暈”。
小S也招架不住的韓國猛男秀
長期以來,這些大尺度的“猛男秀”都被女性視為出國旅遊才能吃上的“細糠”,誰曾想今年本土版“猛男秀”便在國內各大城市的劇場上演,由此看來,中國的男色經濟,似乎已小跑著邁入了新階段。
男色經濟的3.0時代
回看國內近十年男色經濟的發展曆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2014年被稱作“小鮮肉元年”,這一年,內娛地動山搖,發生了許多標誌性的事件:電視劇《古劍奇譚》的播出,讓出道多年的李易峰和陳偉霆一夜爆紅,在接近30歲的年紀被冠以“小鮮肉”的稱號;吳亦凡和鹿晗脫離韓國組合EXO,以個人身份回國發展,引發海量關注;TFBOYS登上《快樂大本營》,三個剛上初中的小男孩正式走進主流視野,成為養成係偶像的鼻祖……
此後幾年,國內偶像市場井噴,符合女性審美的年輕男藝人被批量製造塞滿內娛,選秀節目層出不窮,耽改劇紮堆上映,彩妝品牌紛紛啟用男藝人代言,“粉絲經濟”成了熱詞。隻不過,對於這個階段的女性消費者來說,給偶像花錢更像是一場沒有結果的單戀,任憑你如何打投、買代言、做數據,偶像依然是遙不可及的存在,如同活在手機裏的“紙片人”,毫無互動感可言。
偶像產業的蓬勃發展可被視為男色經濟1.0時代
2020年疫情之後,消費市場降溫,隨著刺激消費的需求暴增,男色經濟的戰場也從線上擴展到線下,從文娛領域輻射到各行各業。
最先開始整活兒的商家是海底撈,有些門店會派出高顏值的男服務生在店裏跳抖音神曲科目三,以此吸引女顧客。很快,“不是男模點不起,而是海底撈更有性價比”的熱梗開始在全網刷屏,人氣高的服務生被稱為“海底撈男模”,收獲了大批粉絲,許多顧客吃著吃著就成了站姐,還有顧客不遠萬裏而來,排隊幾百號也要一睹“男模”真容,導致許多人氣“男模”需要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備注在班時間,以提醒粉絲不要大規模聚集。
海底撈“男模”跳科目三
同樣出圈的還有各地遊樂園的帥氣“男模”。比如歡樂穀和世界之窗,老牌樂園找來帥哥扮演遊園NPC,穿著各式各樣製服的“男模”們既熱情又會玩,和女遊客合照、比心、十指相扣都是基本操作,扮演“一日男友”擁抱、摸頭、說土味情話更是信手拈來,大膽的女遊客還能享受到摸一把腹肌這樣的擦邊小福利。
據說很多“男模”都是內娛下崗再就業,花一張門票的錢,就能體驗低配版王嘉爾、王鶴棣、龔俊的熱情服務,這般麵對麵、強互動的消費體驗,不比追星好得多?
歡樂穀“男模”
不過,無論遊樂園、餐廳、酒吧和足浴店在過去兩年為了招攬女性顧客,暗戳戳地搞了多少男色消費的小把戲,像舞劇《無名之輩》這樣就差把“擦邊”二字打在公屏上並成功登入大雅之堂的例子,還是史上破天荒頭一遭。
這股越刮越烈的消費男色的風潮,甚至在最近形成了一道新的奇觀,“拚好抱”。有不少女生在小紅書上發帖,稱想花50塊租個“男媽媽”擁抱5分鍾,以緩解工作或學習的壓力。所謂“男媽媽”,通常指的是有健身習慣且胸肌發達的男性。
小紅書上的“拚好抱”帖子
跟據成功實現“拚好抱”的帖子描述,兩人一般會約在公園、商場等人流量大的安全場所擁抱,女生在陌生男性健壯有力的臂膀裏收獲安全感、釋放生活的壓力,而男生同樣會獲得“健身多年沒白練”、“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成就感,以及一份小小的報酬。
男人們,請繼續“卷”吧
雖然國內男色經濟的發展在近幾年呈突飛猛進之勢,但是看看隔壁男色產業發達的日本便知道,一模一樣的路,日本早已走過一遍。
日本的偶像文化興起於日本經濟騰飛的上世紀70年代,當時,日本著名的藝人經紀事務所傑尼斯推出了大批長相清秀、打扮性感、言行優雅得體的男偶像,如西城秀樹、岡本健一等,吸引了萬千女粉絲,奠定了偶像行業的標準。
還有風靡全亞洲的日本偶像組合“光GENJI”,團體由7名20歲左右的俊美少年組成,成員們在演唱會上脫掉上衣,穿著牛仔短褲,露出精壯的肌肉,成員之間曖昧的互動,更是讓少女們產生了無限遐想——嗑同性CP的飯圈玩法,大概率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日本偶像組合“光GENJI”
到了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失業的人大幅增多,全社會陷入低落情緒,年輕人對結婚的興趣度下降,牛郎業便在這期間蓬勃發展起來。
在日本,牛郎又稱“男公關”,指的是在風俗店中陪女性喝酒聊天、紓解壓力的男服務員。東京新宿有亞洲最大的紅燈區“歌舞伎町一番街”,光是掛牌的牛郎店就有300多家,年輕清俊的日本男性去東京、大阪、名古屋的風俗店做牛郎是很常見的職業選擇。
高人氣的牛郎往往收入不菲,比如2019年曾引發熱議的日本“第一牛郎”羅蘭,一年收入高達3億日元,約合1780萬元人民幣——許多女性願意豪擲千金換得牛郎的關心、體貼與特殊對待,以此彌補現實生活中的情感缺失。
日本“第一牛郎”羅蘭
當然,也常有人質疑,男色經濟的紅火,是否會進一步擴大男女就業率的差距,加劇男女收入不平等的狀況。
這樣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但是從目前已知的案例來說,想要憑借男色讓女性消費者花錢,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光是麵容清秀姣好、肌肉線條明顯、氣質清爽不油膩就已經刷掉了大部分男性,和女性“服美役”一樣,男性想要擁有美好的臉龐與肉體,同樣需要日複一日的自律。
外貌達標還隻是第一步,深諳女性消費者心理,真正懂得如何討好、取悅女性,才是這筆生意能夠成功的關鍵。
以前文提過的“猛男秀”Magic
Mike為例,創始人查寧·塔圖姆曾在接受采訪時說過,他創辦這場秀的初衷,是打造一個完全以女性為主導,男性為其服務,純粹地滿足女性幻想的地方。因此,演員的選拔門檻很高,舞者需要有10年以上的從業經驗,在自己擅長的舞蹈風格中有一技之長,同時,團隊還會邀請自己的女性朋友扮演觀眾,與候選舞者展開互動,若有任何觀眾感到不適,那麽這名舞者隨時可能被淘汰。
有網友觀看後評價,雖然是以“擦邊”為賣點的舞蹈秀,但所有性感表達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基於女性觀眾的期待和感受,女性觀眾感受到的更多是來自紳士的溫柔和關愛,而非油膩和猥瑣。
Magic Mike的選拔現場
在日本,牛郎想要獲得穩定的客源,也需要迎合女性消費者的審美和喜好。在一篇名為《在大阪做牛郎,販賣愛也錯過愛》的報道中,28歲的牛郎大輝提到,很多同行都會為工作整容,而他每天上班會提前兩小時去店裏準備造型,根據客人的要求打扮成動漫人物的樣子,以實現客人來店裏見到“動漫王子”的願望。
大輝還表示,為了討得客人的歡心,每個牛郎都有自己的絕招。有人擅長聊天,用語言表達關心;有人擅長肢體動作,通過摸頭、摟肩的小動作,讓客人感受到被愛;為了與客人培養感情,一些牛郎在休息時間也會無償陪客人聊天、逛街,從而在這個競爭壓力巨大的行業站穩腳跟。
日本紅火的牛郎產業
就連想在“拚好抱”活動中獲得50塊錢的酬勞,參與的男性也需要提前洗澡、更衣、噴香水,更精細的準備還包括腋下管理、化妝、做發型、構思聊天話題等等。
本質上,男色經濟的興起背後,還是女性消費力的提升以及女性權利的擴張。從某種程度來說,未嚐不是一件好事:女性已經根據男性的審美標準“卷”了數千年,這回該男性“卷一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