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中國關稅升至245%。(示意圖/達誌影像/shutterstock)
中美關稅戰越演越烈,白宮最新宣布,由於中方採取報複行動,中國進口美國商品最高課徵245%關稅。兩大經濟體針鋒相對引發關注,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北京在關稅戰握有以下3張牌,包括貿易、美債及科技資產,報導認為,中國手握多張王牌足以抵禦美國。
報導指出,中國握有多張王牌,首先貿易實力方麵,中國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接近3000億美元,其中約15%出口銷往美國,國際經濟學家分析,中國可以比美國更容易找到取代進口產品。
其中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農業領域包括大豆、棉花、牛肉和家禽,所以附加價值較低,反觀美國從中國進口許多商品,包括電子產品、機械和一些加工礦產,兩國情況正好相反。
紐約市立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瑪塔‧本戈亞強調,美國對中國依賴程度更高,舉例如北京已經從巴西購買大豆,最終中國將擁有更多籌碼。
況且中國早就未雨綢繆,中國出口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已大幅下降,根據美國政府資料,中國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從2016年的21%降至2024年的13.4%。加上中國的產能已在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重新布局,最新公布數據顯示,中國3月對越南的出口飆升17%。
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高級研究員埃雷羅(Alicia García Herrero)預測,就算中國出口遭遇強製中斷,對中國龐大的經濟影響也不會造成災難。
報導認為,中國手中王牌不少,還包括美債和關鍵礦產如稀土,中國長期累積巨額美國國債,手中握著一大關鍵籌碼。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中國截至2024年底仍持有約7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美國海外債權人中的第二大國,僅次於日本,中國可透過出售這些美債,此舉可能引發市場對美國資產吸引力的擔憂,並進一步加速美元和美債貶值,也使美國進口商品成本更高。
第三是科技關鍵礦產籌碼,美國依賴中國的稀土金屬,例如電動車電池,因中國控製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稀土產量和90%以上的加工能力,這是一個關鍵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