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肯塔基州馬格諾利亞、現年38歲的凱萊布·雷格蘭,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2016年、2020年和2024年三次投票給特朗普。盡管如此,他身為美國大豆協會主席,代表著全國五十萬名大豆種植者,對關稅將如何影響他和他的同事這一問題深感擔憂。譯文僅供讀者參考,不代表觀察者網觀點。
我的家世代務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8年,當時我的曾曾曾曾祖父砍了一些樹,建了一間小屋和牲口棚,並種下了賴以生存的糧食。在我肯塔基州馬格諾利亞的家中,我能看到他們的墓碑。我的祖父和父親教我務農,現在我把這一傳統傳授給我的三個兒子,他們分別14歲、12歲和9歲。
上世紀80年代,我們那的農民從養奶牛和種煙葉轉到種大豆。隨著新技術的出現,市場發生了變化,使得在更崎嶇的土地上耕作成為可能,並且可以用農藥除草又不傷莊稼。但現在因為中美貿易戰,我擔心到2027年我們可能就幹不下去了。那些曆史、傳承、心血和汗水,都可能在一紙文書下化為烏有。
大豆堪稱全球用途最廣的作物之一,其用途多達數千種:可用於飼養牛群,轉化為生物燃料和橡膠,甚至能提煉出食品工業中廣泛使用的種子油。去年,大豆在我家鄉肯塔基州的主要農作物中位居榜首。然而,在今年春天播種之際,我心中充滿了憂慮和不確定性,十月收獲時節,誰將購買我的農作物?
大約30年前,美國躍居大豆生產國之首。彼時,中國正經曆工業轉型,人民生活日漸富裕,開始大量購買我們的大豆。隨著可支配收入增加,中國人對肉類的需求激增,為了喂養更多的家禽、牛和豬,大豆的需求也呈爆炸式增長。直到今天,中國人仍然使用70%的進口大豆喂養牲畜。

凱萊布·雷格蘭在肯塔基州瑪格諾利亞的農場上
大豆種植全年無休。春天我們翻土播種,還要不停地除草。秋季收獲後,我們把大豆裝上半掛車,運送到河邊或鐵路站的“糧食處理商”,這些地方被稱為“糧倉”。離我家最近的穀倉在100英裏外的俄亥俄河畔。
部分大豆會被壓碎,分離成豆粕和豆油。大約一半留在國內,賣給美國買家;另一半則裝上駁船,順密西西比河而下,再裝船開始長達數月的環球航行。去年,美國出口的大豆52%銷往中國,約五分之一運往歐盟,其餘則銷往日本、韓國和墨西哥等地。目前大豆價格約為每蒲式耳(bushel)10美元,但僅僅三年前價格還是每蒲式耳17美元。
有人建議我們把所有大豆都賣到國內,但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將目前在美國的市場份額翻一番。這顯然不能一蹴而就,這意味著美國的家禽、牛肉和豬肉消費以及生物燃料生產都需要翻倍。
和許多農民朋友一樣,我在過去三次選舉中都投票支持唐納德·特朗普總統。他承諾為企業減稅,並且在減少監管和削減政府開支方麵有實際行動,這贏得了我的青睞。
早在2018年,特朗普就與中國談判達成了一項利好農民的貿易協議。不過,我們遇到了一個問題,讓它的效果大打折扣:喬·拜登。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將於2020年生效,但當特朗普輸掉大選後,拜登總統拒絕執行該協議。
今日下午,特朗普總統宣布,對願意進行談判的國家,將暫停征收報複性關稅。在我看來,這表明了總統的誠意。盡管對中國征收的125%關稅依然有效,但特朗普明確表示:雙方仍然可以坐到談判桌前,達成一項對兩國都有利的協議。
達成協議是當務之急。現在的農業經濟比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要弱得多。第一次貿易戰後,我們在中國市場丟失了近10%的份額,至今未能恢複。拜登政府既沒有努力執行協議中的貿易目標,也沒有推動美國農業利益的發展。再加上通貨膨脹和生產成本的上升,讓情況雪上加霜。如今,我們農民手頭更緊,抗風險的能力也大不如前。
僵局持續的時間越長,中國就越有可能將業務轉向其他地方,比如巴西。巴西可以通過砍伐雨林和改造退化牧場,將多達7000萬英畝的土地投入農業生產。目前,他們已經在著手進行這些工作,可能隻需要幾個月時間就能完成。如果我是賭徒,我會押注巴西能更快地擴大土地和產量,這比我們大幅提升內需的速度要快得多。

凱萊布·雷格蘭在肯塔基州瑪格諾利亞的農場上
許多美國農場都是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大型企業。土地、燃料、設備、存儲、勞動力和保險的成本目前大約是每英畝600美元。這意味著對於一個擁有1000英畝土地的農場來說,種植作物的成本就高達60萬美元。大多數農民依賴銀行貸款來籌集資金,但風險增加也會導致利率上升。
作為美國五十萬名大豆種植者中的一員,我也感受到了這種痛苦。我家的收入完全依賴於自家農場,同時還要養活三位全職員工的家庭。我的農場種植了1500英畝大豆。每英畝的成本是600美元,總成本達到90萬美元。但在當前環境下,每英畝隻能帶來500美元的收入,這意味著總收入隻有75萬美元,虧損了15萬美元。
今年我們打算通過貸款來填補差額,勉強維持下去。但不是每個農民都有這麽好的運氣。我目睹了那些本就處境艱難的農民朋友被迫拍賣農場。有些人不得不宣告破產,淪為農場雇工,勉強糊口。
大多數農民再也承受不起任何損失了。說到底,我們現在是花錢去工作,這意味著背負的債務要好多年才能還清,而且還得是好年景才行。
這不僅關乎農民的利益,也與每個美國人息息相關。
從種子和化肥零售商到幫助農民做出最佳財務決策的農學家,農業和食品工業提供了支撐著3400多萬個美國就業崗位,並為經濟貢獻了1.5萬億美元。這些行業更是美國中部的生命線。
作為一名商人,特朗普深知這一問題的緊迫性。當前與中國的貿易戰,實則是對美國民生的一場豪賭,尤其是對農民而言,我們這些與土地和汗水相伴成長的人們,他們無法想象從事其他行業的生活。
總統先生,我希望您能聽到我們的請求:請現在就與中國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