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對美關稅的反製措施,中國自4月4日起限製部分關鍵稀土金屬和磁體出口,廣泛影響國防、能源及汽車等行業。相關出貨已在中國港口陷入停滯,全球高科技製造業麵臨供應鏈中斷風險。《金融時報》披露,特朗普正籌劃囤積深海金屬資源擴大聯邦金屬儲備,以應對未來潛在的稀土短缺。
作為對美關稅的反製措施之一,中國自4月4日起限製部分關鍵稀土金屬和磁體出口,廣泛影響國防、能源及汽車等行業圖像來源: Bildagentur-online/Ohde/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作為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反製措施之一,中國政府於4月初宣布暫停部分關鍵稀土金屬和磁體的出口。
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信息報道稱,4月4日,中國政府限製了七種稀土及相關材料的出口,這些材料廣泛應用於國防、能源和汽車行業。被列入管製名單的稀土出貨已陷入停滯。中國出口商開始了漫長而充滿不確定性的政府許可等待,與此同時,海外稀土短缺風險不斷加劇。
暫停稀土出口,全球高科技製造業麵臨斷供風險
中國暫停的一係列關鍵礦物和磁體出口,將威脅到全球汽車製造商、航空航天製造商、半導體公司及軍工承包商所依賴的核心零部件供應被切斷。磁體是組裝汽車、無人機、機器人和導彈等各種設備的關鍵材料。
《紐約時報》援引美國礦業巨頭、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執行董事長兼CEO詹姆斯·利廷斯基(James
Litinsky)的話報道稱“軍工承包商的稀土供應尤其令人擔憂”,而“無人機和機器人被廣泛認為是未來戰爭的核心”。
出口暫停所涉及的“重稀土金屬”廣泛用於製造多種電動機所需的磁體。這些電動機是電動汽車、無人機、機器人、導彈和航天器的關鍵部件。燃油車也使用帶有稀土磁體的電動機來完成如轉向等關鍵任務。
這些金屬還用於製造噴氣發動機、激光器、汽車前燈和某些火花塞的化學品。其也是電容器的重要成分,電容器則是人工智能服務器和智能手機芯片中的關鍵電子元件。
出貨停滯 供應鏈延遲 全球庫存告急
出口商現在必須向商務部申請許可證,這個過程相對不透明,可能需要六七周到幾個月的時間。路透社上月報道稱,自中國去年9月將銻列入管製名單以來,尚未向歐盟國家出口銻。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稀土貿易商表示:“當客戶詢問他們的貨物何時能離開中國時,我們給出的估計時間是60天,但實際上可能需要更長時間。”他們表示,如果凍結持續超過兩個月,客戶通常建立的庫存可能會耗盡,並補充說,鑒於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美國客戶獲得出口許可證可能尤其困難。而美國許多製造商為降低成本,通常不設立高額庫存.
根據兩位分析師的說法,一些中國稀土賣家已經對與海外買家的合同宣布遭遇不可抗力。分析師補充道,已經在港口等待裝運的貨物如果尚未清關,將被禁止離港。中國商務部和海關總署在辦公時間之外未回應路透社的傳真提問。
新出口許可執行情況不一
稀土行業高管向《紐約時報》透露,中國海關不僅對美國,也對包括日本和德國在內的所有國家暫停重稀土金屬和磁體的出口。但目前不同港口對新出口許可的執行力度不一。大多數稀土磁體都含有重稀土元素,它們能夠在高溫或特定電場下保持磁性。有些隻含輕稀土的磁體不在出口限製之列。
部分中國港口,若磁體僅含微量重稀土,且不出口至美國,仍可獲準出貨。而另一些港口則采取更為嚴格的態度,要求出口商對每批磁體進行檢測,證明其不含重稀土金屬,方可裝船出口。
中國稀土的壟斷地位
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重稀土的精煉環節。全球每年近20萬噸稀土磁鐵的產量中,中國占了90%。路透社評論稱,出口限製顯示出北京如何將其控製權武器化,從而幾乎切斷這些關鍵元素的全球供應。並認為,出口管製另一方麵也可能削弱中國的主導地位,因為此舉將迫使海外買家加快將其供應鏈從中國轉向多元化的進程 –
盡管這一過程可能會很漫長。
特朗普計劃囤積深海金屬以應對出口管製
據《金融時報》周六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起草一項行政命令,允許美國大量“囤積”太平洋海底的金屬資源,添加到現有的聯邦金屬戰略儲備,以抗衡中國在電池礦物和稀土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根據該計劃,儲備將“在美國境內建立大量可隨時使用的庫存”,以備未來與中國發生衝突時,可能導致金屬和稀土進口受限的情況。
報道稱,該計劃是美國更廣泛舉措的一部分,旨在根據美國國內法加快深海采礦申請審批,並建立多金屬結核的陸上加工能力。多金屬結核是海底礦產資源,大小與土豆相當,被認為可能是海底分布最廣、儲量最大的金屬資源。
(《紐約時報》 路透社 《金融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