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總統似乎並不介意他在全球範圍內征收的關稅引發股市大跌,數萬億美元的財富化為烏有。
“冷靜點,”他向美國民眾喊話。
然後到了上周三下午,麵對金融動蕩,特別是政府債券收益率的快速上升——這可能會動搖美元的主導地位和美國經濟的基礎,他做出了讓步。上周五晚些時候,特朗普又對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電腦、芯片和其他電子產品豁免了部分關稅。
通過對數十國家暫緩加征關稅90天並豁免部分電子產品關稅,特朗普也是向主要對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作出了讓步。此前他一直與這位對手進行著一場“膽小鬼博弈”,有可能使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脫鉤,並顛覆全球經濟秩序。
習近平已然洞悉對手的軟肋。
盡管在世界上一些地方看來,特朗普可能行事魯莽且冷酷無情,但與之對峙的,卻是慣於執著追求某些政策的習近平及其黨國——即便這些政策導致了經濟和人道災難。
無論是中國政府的批評者還是支持者,許多中國人都有一個共識,即最終的結局可能取決於哪位領導人能夠成功做到以國家利益的名義讓人民忍受痛苦。
“關稅,乃至經濟製裁,都不是習近平的痛點,”筆名慕容雪村的中國流亡小說家郝群在X上寫道,“他也不在意關稅重壓之下的民生疾苦。”
與特朗普不同,習近平並不會通過社交媒體平台與中國公眾對話,盡管他控製著所有這些平台。他的一言一行都經過精心安排。要想了解他的真實想法是不可能的,因為除了對外展示的官方形象之外,公眾對他幾乎一無所知。不過,從過往的記錄——他如何看待困難、他與中國公眾的關係,以及他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的領導人——可以一窺他在與特朗普的對峙中可能做出的反應。
中國的互聯網上充斥著“堅決反製、奉陪到底”的民族主義言論。
人們在網上轉發毛澤東談論朝鮮戰爭的視頻片段:“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分享了毛主席在1964年的一段話,他稱美國是“紙老虎”。毛主席對訪華的法國議會代表團說:"美國是隻紙老虎,你們不要相信它,一戳就穿了的!”
一些評論者在網上援引大躍進來說明中共在困難時期勒緊褲腰帶過苦日子的本領。1958年至1962年間,中共發動了一場旨在迅速實現工業化的運動。該政策違背了科學和自然規律,導致饑荒以及數千萬人死亡。
在農村出現人吃人現象的同時,毛主席卻指示農民吃穀糠和可食用的野菜。他說:“苦一年、兩年、三年,就翻過身來了。”
一些中國人視習近平為毛澤東的衣缽傳人,他也喜歡談論吃苦耐勞的好處。
習近平出生於一個革命家庭,從小經曆政治動蕩和逆境。他的父親是一位副總理,在他9歲時失勢。文化大革命期間,習近平的父親受到嚴重迫害。未滿16歲的習近平不得不下放到黃土高原深處的一個村莊務農。
官方新聞機構新華社在一篇長篇特稿中引用他的話說:“七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後來遇到什麽困難,就想起那個時候在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還可以幹事,現在幹嘛不幹?”
那是2023年,中國經濟正在艱難地從疫情中複蘇。青年失業率飆升。習近平告訴年輕人,他們應該學會“吃苦”。
在一篇關於習近平寄望年輕人的官媒文章中,“吃苦”一詞被提及了37次。
在2022年初,情況已經顯而易見,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染性太強,已經無法遏製,幾乎所有完成了疫苗接種的其他國家,都能重啟經濟了。但習近平堅持要求執行嚴厲的清零政策不動搖,同時抵製進口的西方疫苗。上億民眾經曆了封控、每天的核酸檢測與強製隔離,無數人的生活與生計被毀。
過去幾年裏,盡管許多經濟學家甚至習近平自己的官員提出向公眾提供現金支持以刺激消費的呼籲,但他堅決不予理睬。在2021年的一個講話中,他呼籲反對“福利主義”,說“福利待遇上去了就下不來了”。
事實是,6億中國人每月的收入不到1000元,享受的是最低的社會福利,這是中國人儲蓄如此之多、消費低於經濟需求的一個主要原因。
習近平最終確實終止了清零措施,卻是在沒有適當接種疫苗的情況下突然放開。許多人很快被感染,大批老年人死亡,火葬場外排起了長隊。
中國持續經年的房地產崩潰似乎終於促使習近平接受了幫助消費者的想法,盡管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可能為時已晚,尤其是在麵對貿易戰的時候。
習近平在經濟問題上確實有一個軟肋:他不能讓情況變得太糟糕,以至於危及中共執政的合法性。2022年11月的全國性抗議活動幫助結束了新冠清零政策。關稅威脅到中國的出口,而出口是中國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上周五,習近平首次就關稅戰發表公開評論。
中國的官方媒體援引他的話說:“中國發展始終靠的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不靠誰的恩賜,更不畏懼任何無理打壓。”
正如全球在上周所見,特朗普終究無法全然漠視金融市場以及那些支持他參選的華爾街與科技界億萬富翁們的態度。他們已通過內閣成員向總統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就連埃隆·馬斯克和對衝基金經理威廉·阿克曼這樣的忠實擁躉,也公開對其關稅政策表達過異議。
很難想像會有中國企業家敢這樣做,或者像馬斯克一樣有渠道向習近平表達他們的擔憂。過去一年裏,習近平一麵排除異己,一麵打壓民營企業。如果特朗普渴望獲得習近平那樣的絕對權力,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過去幾天,我一直在留意中國的社交媒體,看看是否有知名企業或企業家對貿易戰表達不滿。我一個也沒找到。普通人在網上感歎自己因關稅而麵臨降薪或失去生意時,都會遭到民族主義評論者抨擊,並被貼上“不愛國”的標簽。
這是特朗普難以企及的群眾基礎。
“屈服霸權從來不是中國選項,”上周四,一位微博用戶寫道。“抗美援朝都能把美國佬打跑,還怕新時代美國的關稅大棒,必須鐵拳回擊。”這條評論獲得了3000多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