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哪吒汽車原CEO張勇被曝已於離職前辦理英國簽證,目前身在英國。這一消息加劇了外界對哪吒汽車未來走向的擔憂。
自2024年底卸任CEO以來,張勇轉任公司顧問,但其行蹤的曝光與公司當前債務纏身、銷量歸零、工廠停擺的現狀形成鮮明對比,引發輿論對其是否“脫責離場”的質疑。
4月14日,封麵新聞記者向哪吒汽車內部管理層詢問張勇在英國一事是否屬實,公司是否正常運轉時,對方表示:“這個真的不知情,公司在正常運轉,但運營捉襟見肘。”
十年沉浮:哪吒汽車如何從高壇跌落?
哪吒汽車成立於2014年,母公司為合眾新能源。2018年,張勇加入並擔任總裁,主導品牌命名與市場策略。其延續了北汽新能源的“低價高配”打法,主攻包含網約車、租賃B端市場,憑借哪吒V、U係列車型迅速打開市場。2022年,哪吒汽車以15.2萬輛銷量登頂新勢力榜首,估值一度達250億元,成為造車新勢力的“黑馬”。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哪吒汽車的銷量增長開始放緩,公司的財務狀況、供應鏈問題及營銷戰略調整等方麵也逐步顯現壓力。與此同時,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逐漸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對哪吒汽車的市場份額構成了嚴峻挑戰。
2024年,其銷量斷崖式下跌至6.45萬輛,公司三年累計虧損超180億元,研發投入與產品迭代滯後,核心技術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暴露無遺。對此,張勇在麵對這些壓力時做出了數次戰略調整,嚐試通過拓展產品線、提升智能化水平等方式力圖逆轉局麵。但有分析認為,這些調整並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公司所麵臨的內外部挑戰。
據知情人士透露,張勇在2024年年初開始頻繁出差,並在離開哪吒汽車之前與高層進行了多次戰略討論。有分析認為,張勇的離職與公司管理層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分歧有關,尤其是在如何應對市場激烈競爭以及新能源政策變化的過程中,張勇與高層的戰略思路未能完全對接。
2024年12月6日,哪吒汽車宣布因“戰略調整”,張勇不再擔任CEO,轉任顧問,創始人方運舟兼任CEO。方運舟在全員信中提出“六大改革舉措”,包括全球化擴張、2025年毛利率轉正、2026年盈利等目標。
2025年1月,國內交付量僅110輛,同比暴跌97.76%。隨後,工廠停擺,供應商與經銷商集體維權,員工欠薪、車主售後無門等問題集中爆發。
3月初,哪吒汽車的研發團隊將被整體解散傳聞屢屢出現,有消息稱在收到通知一周內簽署離職手續的將賠償N+1,賠償日期簽署到5月30日。此外,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圖片稱,供應商前往哪吒汽車上海總部討債,部分供應商在哪吒汽車總部打地鋪。
3月19日,針對研發團隊將整體解散的傳聞,哪吒汽車法務部緊急發布聲明稱,近期網絡傳聞“哪吒汽車解散研發團隊”等信息,係不實傳聞,但公司CTO戴大力、智駕負責人王俊平等核心高管相繼離職,研發體係幾近瓦解。
張勇投資版圖被執行總金額超1.6億餘元
據企查查APP顯示,張勇名下關聯超20家企業,包括桐鄉合創德力貳企業管理谘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桐鄉合創德力叁科技谘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多數企業地區位於江西,行業涉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
此外,張勇目前仍為哪吒汽車關聯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務。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法定代表人方運舟,注冊資本28億餘元,當前該公司名下關聯多起被執行人信息、限製高消費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1.6億餘元,並涉及超80條股權凍結信息。
哪吒危機四伏下車主淪為“棄子”?
為求生,哪吒汽車曾提出轉型為“服務型公司”,計劃聚焦軟件與生態服務,放棄重資產造車模式。然而,這一轉型被外界視為“放棄主業”,引發投資者與供應商強烈質疑。
2025年3月,其泰國經銷商大會高調宣稱“海外業務推進”,但國內銷量歸零、工廠停擺的現實讓全球化願景顯得蒼白。
3月以來,全國300餘家經銷商中20餘家代表集體赴桐鄉工廠維權,控訴“打款未發車”“拖欠返利”,要求賠償運營損失並恢複售後服務。同期,數十家供應商圍堵上海總部討債,部分甚至“打地鋪”抗議。
車輛配件斷供,也導致售後癱瘓。有哪吒S車主稱,增程器損壞後無配件更換,被迫使用純電模式,續航僅一二百公裏;另有車主因維修無門陷入“無車可用”困境。
“3月28日開始,我的哪吒U就斷了,隻能用車機自帶的APP聽歌也不好聽,想去之前買車的直營店問問啥情況,到了店發現關門了,所以我每天開車都是網易雲連接藍牙聽的,前兩天,我在車上搗鼓了一下,突然車機係統恢複了網絡。”4月14日,哪吒車主王丹告訴封麵新聞記者,還是希望哪吒不要倒閉,畢竟買一輛顏值操控都在線,價格還不高的車也很難。
封麵新聞記者注意到,哪吒汽車當前的自救措施集中於債務重組與融資推進。原定2025年3月交割E輪30億元融資,也因風險過高延期至4月,若融資成功,曾被視為“逆襲典範”的哪吒汽車,或可短暫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