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美國之音(VOA)與自由亞洲電台(RFA)停擺、裁員,眾多記者驟然失業。這是“不明白播客”係列節目《我與敵台的故事》的第三期。前兩期中,許成鋼教授和四位年輕人講述了這些“敵台”如何影響了他們的職業與人生。
這一期,我們請來《歪腦》主編Alex和為美國之音撰稿的香港記者Kris鄭樂捷,回顧這場危機如何影響了他們的個人與團隊。他們談到了未完成的紀錄片、被中止的專題、被迫暫停的合作,也談到了新聞作為一種“召喚”而非“選擇”的職業感。
節目也試圖回應一些更大的問題:依靠國會撥款的新聞機構,真的能保持獨立性嗎?對於一些仍願意用中文寫作、記錄、報道的年輕記者來說,還有沒有繼續寫下去的空間?
時間軸:
01:42 這是一場“有準備、但仍然比想象快很多”的停擺
03:17 兩天前編輯還在說“繼續努力工作啊”,兩天後所有人都行政休假
08:00 “每天都在給大家打電話,然後說對不起”
10:43 《歪腦》的記者們是誰,他們為什麽願意冒險為《歪腦》工作
12:39 從香港到英國,一個記者的遷徙路徑
16:27 《歪腦》為什麽成立,它回應什麽樣的時代問題?
20:39 《歪腦》的重要記錄:搶救斷代的十年女權運動史
22:36《歪腦》上線的初衷,不是與小粉紅對抗
27:06 香港記者如何依靠VOA繼續報道香港
31:22 朋友家的小女兒,通過美國之音的廣東話節目來學廣東話
36:07 在自由亞
洲電台內部,《歪腦》是一個cool kid(酷小孩)!
37:58 媒體消失之後,言論空間會被誰占領?
40:19 自媒體不等於機構媒體,自媒體的評論是基於機構媒體報道的事實
41:11 喜歡的報道自己存下來,網站會被下架或刪改
42:38 談前路:Alex認為”黑暗之中還有希望“,kris可能會去找工作兼顧生計
45:16 TA們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