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中國除外,對等關稅暫緩實施90天。
許多觀察家認為,這凸顯兩大發展:川普的關稅立場已軟化,而今後可望迅速敲定一連串貿易協議。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11日表示,說川普關稅立場已軟化“純屬虛妄”,而今後敲定許多貿易協議的展望“可能性很低”。
克魯曼指出,精明的市場交易員已洞悉,川普2.0政府並無一套合邏輯的經濟策略可言。
就金融市場而論,業餘者談股市,行家則看債市和匯市,因為股市往往隨投資人情緒起舞,但債市和匯市較不受情緒左右,這正是為何債市和匯市不像股市那樣充斥著“迷因投資”。
因此,近日來美國國債和美元暴跌,都傳達一個重大信息:投資人對美國失去信心。
川普關稅立場軟化了?
先談川普關稅立場變了沒。 目前為止,川普部分關稅確實從上周宣布的稅率降下來,例如,歐盟現在麵臨的關稅稅率從20%下調至10%。
但對美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關稅,仍從34%大幅拉高至145%。 而且,美國仍然對進口鋼、鋁等產品加征高關稅。
也就是說,宣稱關稅已降下來的人,可謂見樹而不見林。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Yale Budget
Lab)估計,4月9日的關稅措施因為對中國進口貨課征異常高的關稅,所以推升美國消費者物價的效應強過4月2日的關稅。
具體而言,據該預算實驗室估計,最新版川普貿易戰將導致消費者物價上漲2.9%,大約是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助漲物價效應的十倍。
川普先宣布一套激進的關稅計劃,隻隔一周又宣布另一套激進的計劃,稱之為“瘋狂”一點也不誇張。
而且,宣稱變來變去的關稅政策總是川普大策略的一環,隻會進一步瓦解川普政府的公信力。
貿易協議將紛至遝來?
再看這些關稅是否會促成貿易磋商。 克魯曼對此表示懷疑。
別忘了,川普和他的關稅軍師納瓦羅打從一開始就指稱美國被外國欺騙、占便宜,不公平對待。 但其實,大多數貿易夥伴國並不如他們指控那樣。
例如,歐盟對美國產品課征的關稅平均隻有1.7%,而且並無重大的隱藏性貿易壁壘。
因此,美國還能期待與他們商議什麽條件? 實際上毫無貿易壁壘,要他們承諾降什麽?
納納瓦羅指稱增值稅(VAT)是名副其實的關稅,但實則不然,而歐盟國家根本承擔不起廢止增值稅的後果。
所以最後結果會怎樣?
克魯曼猜測,其他國家可能對川普做出“假讓步”,讓川普能宣稱“假勝利”,一如川普第一任時那般,誇口說中國大陸已對美國做出重大讓步,但到頭來全是虛假;
事實上,美國大豆農至今尚未完全收複失去的市占率。
另一例是,川普小幅修改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卻誇稱與加拿大、墨西哥重議全新的貿易協定。
從匯市、債市看美國淪為第三世界國家
如今,川普正對美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課征高關稅。 這些舉動會使美國邁向成功的雙邊貿易協議嗎?
從精明的匯市和債市交易員反應看來,完全不是那麽回事。
經濟理論和曆史經驗都顯示,課征關稅往往會導致匯率升值,除非其他國家報複就另當別論。
連貝森特當初在財長提名聽證會上也表示,10%的關稅可能導致美元升值4%。 反觀現在,美元不但未挺升,反而急貶。
最顯而易見的解釋是,川普瘋狂的政策已瓦解投資人對美國的信心,連帶讓美國資產失去傳統上作為資金避風港的地位。
至於川普政策掀起債市動蕩的議題,需要更大篇幅解釋。 重點是,大幅提高關稅已破壞金融體係運作,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
這是異常現象:衰退風險升高,通常會造成長期公債殖利率下滑,因為衰退展望使聯準會(Fed)未來降利率的可能性升高。
然而,這一回,美國國債收益率不僅未滑落,反而勁揚,尤其是長債殖利率,例如30年期國債收益率(11日早盤又飆上4.94%)。
債券收益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
克魯曼指出,匯市和債市反應的共通點是:拜川普之賜,傳統上被視為全球金融體係支柱的美元資產,如今不再被認定是安全資產。
公債殖利率在經濟展望惡化時飛升,匯率在殖利率上揚時卻急貶,這些對先進國家而言是反常現象,遑論是擁有全球首屈一指準備貨幣的美國。
這種現象在新興市場經濟體卻很常見。
換言之,投資人已開始把美國當作是第三世界經濟體。
克魯曼表示,他早知道川普的政策既不負責任,還會帶來破壞;
但就連他也沒料到,川普竟在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就摧毀美國累積80多年的信譽。
就算川普將來撤銷他的所做所為,美國失去的信譽也難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