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大打貿易戰 CNN揭北京不讓步原因
中時新聞網
2025-04-12 08:05:41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這場原本打算對多國開戰、具有曆史意義的貿易戰,如今已聚焦在唯一目標:中國。(示意圖:shutterstock/達誌)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正迅速升級,焦點已全麵聚焦中國。川普宣布對多數國家的對等關稅暫緩90天,但對中國例外,北京隨即宣布報複性關稅。CNN分析指出,北京之所以不肯讓步,是因為中方早已視這場衝突為無可避免的長期抗爭,並自川普第一任期以來就積極準備,認定不能對美國的“單邊霸淩”示弱。
這場對抗恐重創美中兩國緊密交織的經濟關係,並對全球經濟體係造成深遠影響。《經濟學人智庫》分析指出,這可能是美中邁向“硬脫鉤”的最明確訊號。雙方幾乎不再互通貿易與投資,對全球貿易格局也將造成重大衝擊。
川普稱,北京想談判卻“不知道怎麽談”,但北京則認為這是美國的“單邊霸淩”。習近平不願示弱,強調報複與“民族複興”有關,並在國內激起民族主義情緒。專家指出,中方從川普第一任期起就已預料到這一天,並積極準備。
習近平預期中美將進入長期鬥爭,因此中國提前部署,包括提升自動化製造、在越南與柬埔寨設廠、建構稀土與關鍵礦產供應鏈、發展AI與半導體技術,並試圖刺激國內消費、應對地方債務壓力。中方認為自身具備“戰略韌性”,能在長期消耗戰中取得優勢。
在這場對抗中,美中皆付出高昂代價。分析指出,美國對中方關稅上升,可能導致中國對美出口腰斬,美國市場短期內難以找到替代來源,將推升消費價格。摩根大通估計,這等同向美國消費者徵收約8,600億美元的“隱性稅負”。
北京方麵,大量供應商麵臨利潤全失,恐掀起破產潮與數百萬人失業,並引發另一波海外轉移產能浪潮。儘管如此,北京自信能承受這場經濟風暴,並在《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中強調已準備充分、應對有方。
專家指出,中國政府不需麵對選舉壓力,能比美國政治人物更長期承受經濟壓力。例如疫情期間中國封鎖經濟引發失業與痛苦,卻仍穩住政局。在這場誰能“撐得久”的經濟消耗戰中,北京看似更具製度優勢。
儘管中國仍有諸多挑戰,如消費疲弱、債務高企等,但美國無法單靠加稅就使中經濟崩潰。正如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所言:“北京雖有弱點,但這些在全麵對抗下仍可控。”換句話說,北京早已為這場持久戰預作準備,美中對抗恐怕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