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化債已經取得進展,站在生死邊緣的哪吒汽車仍然舉步維艱。
3月末,多位內部員工稱,哪吒汽車已經中斷繳納員工社保,2月社保申報後至今未實際繳納。
“人事說的是會交,有錢會交,估計在籌錢。”哪吒內部員工徐建(化名)說,社保斷繳之後,如果三個月內沒補上,很多同事的落戶都要落空。
不同於極越的“閃崩”,哪吒的危機更像一場“慢性死亡”。自去年10月開始,哪吒接連曝出裁員、降薪、停工停產等負麵消息,銷量數據也陷入沉寂。
3月14日,哪吒在桐鄉召開第一輪供應商大會;3月19、20日,又接連在上海召開第二、第三輪會議,而主題是一致的:哪吒汽車提出債轉股的化債方案,即將供應商對其70%債權轉化為母公司合眾汽車層麵的股權,剩餘30%債權作為無息留債,從2025年5月開始,以現金方式按每月一期的進度分15期清償。
化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當前資金見底的背景下降低債務風險,從而順利拿到後續的30億元E輪融資,讓哪吒“活下去”。
“希望大家能夠支持,尋求這麽一個機會,讓我們有活下去的可能性。”哪吒汽車創始人之一錢得柱在3月19日的供應商大會上稱,哪吒對不起平台,對不起股東,更對不起合作夥伴,債轉股這件事不成哪吒可能真就會關門,這是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事。
據騰訊汽車《遠光燈》了解,哪吒汽車在去年十月左右經曆了一次大裁員,各部門均有涉及,此後公司沒有再出現大批量裁員,但麵向全體員工發放半薪,僅12月發放了全薪。去年10月16日,公司還有8600餘人,而到了3月24日,一名員工打開飛書,發現隻剩下1600餘人還在崗。
“這就是逼著人走。”一名已經離職的智駕部門員工說,原先部門有200餘人,目前隻有零星幾個人還耗在這裏沒有主動離開。
哪吒汽車助理總裁兼產品研發中心副總經理、采購中心總經理張洪雷在供應商大會上表示,拿到融資後,虧錢賣車的事就不做了,“不卷了”,哪吒將轉型類似汽車界IBM的服務型公司。這意味著無論哪吒後續如何,離開國內造車牌桌似乎已成定局。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啟狂飆年代,大量新勢力爭先湧入造車行業,希望在新興市場中分得一杯羹。十年過去,市場從藍海轉向紅海,行業整合持續加速,威馬、遠航、極越、合創,越來越多曾經蜂擁而入的車企在殘酷競爭中迎來終局。
不同於一些大型車企下的子品牌,新勢力們往往缺乏集團托底,智能化狂潮更是進一步為車機係統帶來持續維護更新的需求考驗。哪吒不是退出牌桌的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行業將麵臨愈加劇烈的拷問:當一家車企倒下,車主、員工、供應商該何去何從?
銀行抽貸30多億後,賬上隻剩兩千多萬元
和此前每個走到懸崖邊緣的車企一樣,哪吒危機的直接引火索是資金見底。
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10月到2024年6月,哪吒共進行了10輪融資,總額達到228.44億元。此外,2024年4月15日,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宣布,桐鄉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宜春市金合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南寧民生新能源產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將共同向合眾新能源提供總額不少於50億元人民幣投資,支持合眾新能源盡快實現IPO。以此計算,哪吒過去8年獲得的融資不低於278億元。
但造車是一門耗錢的生意,哪吒融到的資金逐漸跟不上它的消耗。招股書顯示,2023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出43.5億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8.37億元;2024年4月30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4.03億元,流動負債超出流動資產約18億元。
去年6月,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了IPO申請。彼時外界普遍認為,在現金儲備告急之下,哪吒需要通過上市緩解燃眉之急,拿到更多融資也有利於哪吒進一步向海外擴張。
但在此後的6個月IPO批準有效期裏,哪吒上市的消息歸於沉寂,再無任何進展流出。相反,從去年10月開始,哪吒裁員、降薪、停工等負麵新聞頻頻曝出,陷入動蕩不安之中。
“真正的原因就是金融的問題,表象就是銀行的負債。”張洪雷稱,哪吒原先向銀行貸款了35億元,從去年二季度開始,銀行抽走了30多億,這是導致哪吒汽車沒有成功上市的主要原因。
3月19日供應商大會現場,一名哪吒汽車高管在和一名供應商交談時透露,銀行抽貸之後,公司隻剩兩千多萬元,靠著壓縮人員、變賣資產才撐到今天。“老板從(去年)十月份撐到現在,其實已經很不容易,把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抵押進去了,撐不住了。現在沒有產、沒有銷,你就沒有現金流,隻有資金消耗,而公司本身就沒資金。”
錢得柱則在會上稱,公司在內部做了很多節流開源的工作,把不必要的每一分錢都砍掉,“斷臂求生”,同時不斷尋找新的合作方,但在當前資本環境下,融資並不容易。
為了能夠盡快引入投資,從去年8月到今年2月,經過股東大會討論,哪吒估值從400餘億降至60億元。而此前D輪融資後,哪吒汽車估值一度達到250億元。
對於更多員工們而言,公司的資金狀況並不為他們所知。徐建說,在大規模裁員和薪資減半前,大家對於危機沒有什麽預感。即便到了去年年末,在拿到融資的風聲下,員工們也認為會好起來。“我們當時認為是個好兆頭,都覺得年後資金過來之後,複工複產就沒啥問題,可是這筆錢沒有到。”
2024年12月,處於風口浪尖的張勇卸任CEO,轉由哪吒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兼任公司CEO。此後,方運舟發布公司全員信,稱近兩年市場競爭的極度內卷化、輿論傳播的瞬息擴大化,疊加哪吒自身在戰略、組織、管理體係上暴露出的一係列問題,致使公司的發展遭遇了短期震蕩。哪吒汽車將立足國內進行全球化擴張,開展“二次創業”,在全力以赴實現IPO的同時,未來2—3年內實現銷量一半在國內、一半在國外,2025年整體毛利率轉正,2026年公司整體盈利。
張洪雷則在會上稱,去年8月,哪吒汽車接觸了意向投資人,E輪融資領投方為某海外主權基金,計劃投資30億元,原定於今年3月底交割。配股條款為哪吒在三年內上市,市值不低於200億元,發行規模不低於15%,時間不晚於2027年12月。
他還表示,哪吒汽車找到了18億左右的跟投方,在領投的情況下會跟投,不過目前仍存在疑慮,預計最終能達成10億左右。此外,南寧、桐鄉政府願意在供應鏈金融上出資30億元。
融資暫未成行的主要原因即在於公司債務,於是有了前述這幾次供應商大會的召開,為的是讓供應商以債轉股方式化掉30億的債務。張洪雷稱,如果一切順利,融資可以在4月達成。“我們現在在和時間賽跑,越往後越被動。如果再沒有資金的話,接下來的工資社保可能都會出問題,那政府肯定會進入維穩,時間不等人,現在就是背水一戰。”
3月25日,哪吒汽車發布消息稱,經三輪磋商後,哪吒汽車獲得134家核心供應商的股權轉換支持,其中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北鬥智聯、綠葉汽車照明等頭部供應商,涉及金額超20億元。前述哪吒汽車內部員工稱,據他所知,大約有70%的供應商同意了債轉股方案。
哪吒接下來要做和能做的,隻有繼續支撐到E輪融資到達的那天。
“企業走著走著,初心就變了”
哪吒汽車的總部位於上海普陀區長風公園對麵,地處長風生態商務區,餓了麽、360等頭部企業均在附近設立辦公區。工作人員稱,原來哪吒有兩棟樓,去年關了一棟,現在隻剩下一棟5層的辦公樓。
(哪吒汽車上海總部,如今隻剩這一棟五層樓建築,1000多名員工)
緊挨著辦公樓的是一家哪吒汽車“全球旗艦體驗中心”。3月19日這天,門店內十分冷清,沒有顧客,兩名工作人員無所事事地刷著手機。據店內工作人員介紹,哪吒工廠沒有零配件供貨,已經基本停產,隻剩哪吒X還在生產,主要銷往海外,哪吒S、哪吒L隻有增程版現車。
“很多人都會講,為什麽搞成這樣?為什麽產生這麽大的危機?我想今天其實一句話也沒辦法講明白。有客觀的問題,比如管理問題、市場問題、環境問題,但也確確實實在當前中國的汽車市場上麵臨著很多的壓力。”錢得柱在供應商大會上說。
張洪雷在回顧哪吒汽車曆程時表示,哪吒原先的優勢,一是低成本的運營能力,“也就用了人家五分之一的資源”;二是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即聚焦20萬以下的車。張洪雷稱,正是這個觀點打動了360的投資,幫助哪吒實現互聯網化,推出“科技平權轎車”。
2020年,哪吒U、哪吒V相繼上市,均為SUV,補貼後起售價分別為13.98萬元和5.99萬元。這兩款車依靠高性價比迅速為哪吒打開局麵,支撐起哪吒的主要銷量。
2021年,哪吒汽車交付量達到69674輛,同比增長362%,是當年銷量增長最快的造車新勢力品牌。2022年,哪吒更是以年銷152073輛奪得新勢力銷冠。其中,哪吒V銷量98847輛,占比65.0%;哪吒U銷量51021輛,銷售占比33.6%。彼時“蔚小理”三家中銷量最高的理想年銷量也不過13.3萬台。
一位於2021年入駐南通第一家哪吒直營店的銷售回憶稱,2021年電車成本還比較高,哪吒因為低價車型的暢銷一路高歌。“簡單來說就是比它便宜的沒它大,比它大的沒它便宜,性價比高,可選車型較少,所以賣得好。”
但“高歌”的聲量很快弱下來。2023年,哪吒全年交付新車12.75萬輛,同比下滑16.16%,是當年唯一銷量負增長的頭部新勢力。與此同時,理想、蔚來、小鵬三家的銷量分別較上年同比增長183%、31%、17%。
“說心裏話,企業走著走著,初心就變了。”張洪雷在供應商大會上剖析道。
他所指的是哪吒在2022年7月上市發售的中大型轎車哪吒S,官方指導售價為19.98萬元—33.88萬元。這款車被視作哪吒挺進中高端市場的信號,張勇一度滿懷信心地聲稱哪吒S月銷“1萬及格,過2萬才是優等生”。
選擇發布哪吒S,哪吒汽車或許不乏通過品牌向上減少虧損的意圖。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哪吒汽車毛利率分別為-34.4%、-22.5%和-14.9%。在哪吒銷量最高的2022年,其全年毛損達29.4億元,以當年銷量計算,每賣出一輛車,哪吒就平均要多虧損1.93萬元。合眾在招股書中稱,產生毛損是因為公司仍正提升產量和交付量以實現規模經濟。
但哪吒S的嚐試並不成功。在上市後的首個完整銷售年,哪吒S全年銷量僅20278台。
前述銷售稱,哪吒驟然從10萬元左右的車型上到20萬級,但品牌力卻沒有同步跟上,買單的人較少。“公司可能也是急於想推出一個比較掙錢的車型,但是大家不買賬的情況下,耗費了不少成本去做它,又沒有得到多少回報,就導致陷入了惡性循環,本身就沒有太多的錢去揮霍。”
更重要的是,哪吒S上市一兩個月後,公司不再允許直營店售賣其主力車型哪吒V和哪吒U,將這兩款車型的銷售全部交給經銷商,要求直營店隻能售賣哪吒S。
“其實就是因為銷量那個時候已經不太好了,上麵想得很理想,希望我們保持品牌向上,用一個高端車型把品牌拉起來,所以就一力推行。但是客觀事實擺在這邊,他們一下子走得太大了。”前述銷售稱,經銷商本就在定價上較直營店更有優勢,加之失去了主力車型的售賣資格,直營店很快衰敗下去。不少城市的門店總經理後期還會將直營店的精準客戶引到經銷商處下單,以實現私人牟利。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行業的價格戰逐漸拉開序幕,各大廠家開始發力中低端車型,比亞迪秦PLUS
DM-i2023冠軍版以9.98萬元的價格震動市場,哪吒的性價比優勢不斷減弱。
張洪雷在供應商大會上反思稱,25—30萬級市場競爭尤為激烈,連特斯拉也在降價,在種種不利的市場因素下,哪吒作為企業缺乏抗風險力,沒有做好相應方案。
2023年,哪吒推出純電跑車哪吒GT,銷量同樣不如人意。2024年4月,哪吒L正式上市,再次瞄準中低端市場,定位為家庭智能超級增程SUV,售價12.99萬元起。
徐建回憶稱,2023年底,哪吒汽車就已經發不出年終獎,內部都說哪吒L是“全村的希望”。哪吒L上市後,車主評價和訂單都不錯,大家覺得是“欣欣向榮的跡象”,但卻遲遲無法交付。
“全村的希望”沒有成功挽救哪吒。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哪吒汽車銷量為6.45萬輛,同比下滑49.37%。
前述銷售認為,如果哪吒L在哪吒S前推出來,情況可能會好很多,但2024年已經太晚了。他於2023年9月從哪吒離職,那時候哪吒已經“不太行”。“我接了那麽多客戶,第一反應都是你這個車企會不會後麵沒幾年壽命,服務會不會保障不了。”
勝訴都拿不到錢,車主、員工、供應商利益如何保障?
在哪吒總部,蹲守的不隻有供應商。
一位車主特意在供應商大會前一晚從貴州趕來。他說,自己2023年購入的哪吒汽車次月即出現了“甩尾”情況,且一直未能修好,因此選擇起訴,申請退車。目前,法院已經判決他勝訴,名下的車輛也過戶給了哪吒,20萬元的購車退款卻始終未能到賬。
離職的員工們也在討要被拖欠的薪水和賠償金。一份由員工提供的上海市普陀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調解書顯示,被申請人眾聯天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應於2025年2月28日前一次性支付申請人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工資差額16718.04元,以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人民幣55295元。
(一名離職員工提供的調解書)
眾聯天下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下稱眾聯天下)成立於2018年,是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與哪吒汽車歸屬同一母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方運舟。提供調解書的員工稱,不同員工簽署勞動合同的主體不一樣,除眾聯天下外,也有員工與合智(上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或哪吒智合新能源汽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簽約。
但無論合同的另一方主體為何,這些離職員工們都沒能如期拿到錢。前述員工說,目前公司仍沒有任何回應,他已經向法院申請強製執行,但還未立案。另一名與哪吒合智(上海)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簽約的員工申請強製執行後,發現該公司賬上僅餘400餘元。
一名哪吒智駕部門的離職員工稱,部門大部分員工在去年11月左右離職,目前均被公司拖欠一個月工資,有的和他一樣還被拖欠賠償金。法院仲裁書規定的支付時間起初是2024年12月30日,後來推遲到今年2月28日,截至目前,這筆金額仍未到賬。
行業起伏大潮中,哪吒不是倒下的第一家車企,但車主、員工、供應商,三方麵利益如何保障,目前仍未形成清晰路徑。
三方中,車主由於數量多、聲量大、有相應製度保障等原因,通常相對容易得到回應。據商務部《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對於停產或者停止銷售的車型,生產企業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停產或停止銷售的車型,並保證至少10年的配件供應以及相應售後服務。
近年倒閉的車企中,高合、合創、極越等多家車企均在公告中對車主的售後服務問題作出安排。例如高合汽車在2024年8月發布公告,宣布在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重整完成前,授權上海悅達智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采購高合汽車零配件,支持高合汽車售後服務;廣汽集團在今年1月發布公告稱,廣汽埃安將受托承接合創汽車的售後服務工作,確保用戶的售後體驗不受影響。
此外,廣汽還表示,合創汽車的股東各方將按股比提供不超過1.74億元的借款,這筆資金根據未來10年的售後服務期限進行測算得出,旨在為後續的售後服務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
盡管如此,車主的售後服務是一個長鏈條、長周期的事情,從配件的供應,到車機相關功能的維護更新,都對企業提出人力、物力的要求,紙麵的承諾在落實過程中往往問題頻出。
以去年年末引發巨大輿論的極越為例,吉利、百度彼時發布聯合聲明稱,作為股東,將積極協助集度管理層妥善處理相關事宜,維護用戶車輛正常使用、售後和維修保養。
其中,極越汽車的部分維修服務由吉利旗下領克售後服務中心接手。極越App上發布的消息顯示,車主可通過領克售後熱線谘詢服務,線下的領克售後服務中心可進行基礎鈑金噴漆等在內的維修,售後配件供應正在協調中。在智駕方麵,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雲鵬則許諾稱,百度將為智駕和地圖導航兜底。
截至目前,極越APP已經發布了13次問題說明,主要涉及定金退款、充電樁安裝、智駕修複等問題。此前,APP基本維持每周一次的說明發布頻率,但3月14日後,問題說明再未更新。
極越維權車主建立的公眾號“極越無聲-我們發聲”顯示,極越車輛的維修效率低下、配件供應遙遙無期,車主等待超過一個月的情況比比皆是。此外,無線投屏功能突然失效、APP頻繁報錯等問題也層出不窮,百度後續麵對車主們的維權和質疑,更是拒絕再露麵。
配件供應問題離不開在事件中常常“被隱身”的供應商。據騰訊汽車《遠光燈》了解,高合、極越、合創等多個車企的供應商欠款問題至今仍未得到解決。在債務壓身的背景下,車企們亦無動力聯係供應商獲取配件。
一名先後給高合和合創供貨的供應商表示,這兩家車企目前一分錢都沒有還,自己正在考慮起訴,但估計起訴了也沒有用。
哪吒召開供應商大會當天,一名沒有收到邀請的供應商也來到了現場。他說,哪吒拖欠了上百萬貨款,公司已經走法律程序並已達成和解,目前仍未收到款項。
一些前4S店員工索性“自立門戶”,開設品牌專修店,通過原先的渠道聯係工廠供應配件,獲取所在地區的穩定客源。一名北京威馬專修店主此前透露,現在每天都有五、六台威馬過來維修,其中不乏來自河北、遼寧、山東、山西等地的車輛,維修群的車主基本固定在3000餘人。
雖然哪吒的最終結果還懸而未出,各地的哪吒專修店也已經陸續開設起來。一名杭州哪吒專修店主稱,自己之前就是哪吒4S店員工,今年剛剛因為哪吒資金問題解約。在社交媒體上,他對著鏡頭說:“不管哪吒未來怎麽樣,在寶哥這,保養維修都能給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在這場你追我趕的淘汰賽中,沒有人能夠預測接下來誰會出局,也沒有人知道下一個遭受無妄之災的是否會是自己。3月19日的供應商大會現場,一名攝像頭供應商說,2020年,他們公司拒絕了蔚來和零跑,選擇哪吒作為合作對象,原因正是“怕蔚來這些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