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隨著特朗普總統將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提高到125%,中國東南部塵土飛揚的街道和小工廠裏彌漫著憤怒、擔憂與決絕交織的情緒。
在中國東南部的商業中心廣州及其周邊,數以千計出口導向的小工廠在中國過去半個世紀的快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這些工廠能夠迅速以低成本供應幾乎任何製成品,雇傭了來自中國各地數以百萬計的農民工。
如今,這些作為中國經濟基石的小工廠中有許多正麵臨困境。服裝廠的經理們為美國客戶在最後一刻取消大量訂單而憂心忡忡,這讓他們承受了損失。機械製造廠的經理們則在思考,低成本優勢能否幫助他們挺過難關。而工人們希望在未來幾周甚至幾個月裏自己還能有工作可做。
一些主要麵向美國市場供貨的服裝廠已經暫時關閉,因為廠主們在等待關稅政策能明朗起來。更多工廠的經理們現在正忙著尋找其他國家的買家,或者爭取國內的客戶。
但即便在特朗普今年開始對許多中國進口商品關閉美國市場之前,中國就已經麵臨著工廠產能的嚴重過剩問題。其他地方的客戶也一直在要求更大幅度的折扣。
對製造商來說,低得離譜的價格在中國國內市場尤為普遍。許多中國消費者在經曆了國內房地產市場崩潰、畢生積蓄付諸東流後,現在變得極其節儉。
“影響很大,貿易戰,因為出口出不了的話,衣服單就少了,就沒單做,”淩美蘭(音)說。她與人共同經營的襯衫廠位於一座混凝土建築的二樓,周圍是一大片密集的低矮工業建築。熒光燈下,工人們俯身在長桌旁的縫紉機前忙碌著。
淩美蘭專注於中國國內市場。但一些主要向美國銷售產品的鄰近工廠已經暫時停止了運營。
同一條街另一家工廠的經理隻透露自己姓姚(音),她說她主要向亞馬遜供貨,而且已經看到訂單量在減少。“如果美國的關稅太高,我們就做不下去了,我肯定會轉向其他市場。”她說。
最近服裝訂單的取消對廣州的小工廠來說尤其艱難。美國進口商通常會預先支付服裝成本的一半,另一半稍後再付。
工廠經理們表示,不想支付特朗普加征的關稅的進口商在最後一刻取消訂單,沒有提供補償,使得一些工廠積壓了大量庫存,從服裝到手提包等各種產品。他們收到的50%預付款遠遠不足以彌補成本。
機械製造商或許在應對關稅方麵處境稍好一些。中國在某些品類上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在其他國家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埃隆·李(音)在廣州擁有一家小工廠,專門為餐館和家庭後院燒烤愛好者生產低價烹飪設備。他說,他並不擔心美國最新的關稅政策,因為他所有的競爭對手也都在廣州或其周邊地區。
日本、韓國和歐洲的製造商也生產同類設備,但他們使用的材料要昂貴得多,售價可以達到他產品的10倍。他說,東南亞和非洲的工廠無法競爭,因為隻有中國生產低成本的電氣元件。他從工廠的工作台上拿起一個防水的電源開關作為例子。
李先生說,他的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鋼材,但在中國,鋼鐵價格比在其他地方便宜得多。他在2020年讀了一本關於埃隆·馬斯克的書後,把自己的英文名從“龍”改成了“埃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崩潰使國內建築業大幅萎縮,導致鋼鐵大量過剩。
李先生說,在美國,烹飪設備的零售價格最高可以達到在中國生產的成本的八倍。關稅大多是根據極低的製造成本計算的,而這些產品在美國會大幅加價。所以,即使是高額關稅——特朗普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對中國商品加征了125%的關稅——可能也不會對提高零售價格產生太大影響,因為製造成本在最終售價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有一項支出沒有下降,那就是勞動力成本。廣州五家工廠的經理都表示,最近幾周他們沒有看到工人會接受降薪的跡象。中國幾十年來出生率持續下降,導致全國範圍內工廠工人短缺,尤其是年輕工人。
中國幾十年近乎持續的經濟增長讓許多製造商堅信,他們一定能以某種方式克服當前的困難。
“我們國家真的越來越強大,你看現在很多外國人覺得我們中國怎麽樣,反正我是滿意度是很OK的,對中國很有信心,覺得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挺不簡單,”淩美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