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強硬派罕見不批對美談判,總統裴澤斯基安提投資誘因。(美聯社)
伊朗與美國會談前夕,改革派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週三再次承諾“不尋求核彈”,更罕見遞出橄欖枝說,若兩國能達成協議,將歡迎美國在伊朗直接投資。但他同時證實,即將登場的阿曼會談將是“間接”進行,與美國總統川普的說法不同。
《美聯社》報導,裴澤斯基安在德黑蘭一場演說中,引述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立場指稱:“領袖本人不反對美國投資者在伊朗投資。美國投資者們:來投資吧!”這番表態與2015年核協議後伊朗的立場大相逕庭,當時雖尋求購買美國飛機,但實質上禁止美企進入。分析認為,此商業提議或能引起曾退出核協議、現尋求與伊朗達成新協議的川普興趣。
去年競選時主打與西方接觸的裴澤斯基安,同時確認週六在阿曼(Oman)由伊朗外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與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進行的會談將採“間接”方式。這與川普先前聲稱的“直接談判”有所出入,儘管德黑蘭在首輪討論後未完全排除直接對話的可能性。裴澤斯基安重申:“我們不尋求核彈。你們(西方)已核查百次,再查千次也行。”
川普透露會談訊息後,伊朗因國際製裁(尤其是美國2018年單方麵退出核協議後重啟的製裁)而遭受重創的經濟略顯生機。貨幣裏亞爾(Rial)兌美元匯率,從一度跌破100萬換1美元的曆史低點,週二反彈到約99萬換1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國內強硬派媒體這次罕見未對即將到來的談判發表批評,這在伊朗內部政治中非比尋常。被認為親近革命衛隊的強硬派報紙《Javan》甚至發表社論指稱,伊朗或可單方麵降低濃縮鈾程度,以換取“解除所有製裁及美國停止支持反對派”。今年伊朗的“國家核技術日”活動也一反常態,聚焦於核技術的醫療應用,而非展示可能引發西方擔憂的離心機技術進展。
然而,並非所有伊朗人都讚同與美國接觸。週三在德黑蘭仍有數百人參與示威,焚燒美國國旗,高喊“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抗議者對與“殺人犯”、“占領者”談判表達強烈憤怒與不信任,凸顯伊朗內部深厚的反美情緒依然存在,特別是在2020年伊朗將領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遭美軍無人機狙殺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