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外貿正極限求生 要麽提高售價要麽退出市場
雪貝講財經
2025-04-10 22:09:43
這是雪貝財經第377篇原創文章
作者:周閃閃
時間已至淩晨,廣東東莞一家小型電子零件廠燈火通明,老板李明華緊盯著生產線,眉頭緊鎖。幾個小時前,他收到一位海外客戶暫停一筆2萬美元訂單的郵件,原因是美國最新一輪關稅將導致供應鏈成本激增。
4月2日,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針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新關稅計劃將在一個禮拜後生效。最受關注的中美間貿易關係在幾天內迅速惡化,雙方在隨後幾天繼續針鋒相對,互加關稅至兩國企業間最小額的訂單都無法推進。因為,留給這些企業的選擇似乎隻有兩個:要麽提高售價導致可能失去訂單,要麽退出市場。
原本平穩的全球貿易環境在一夜間傾覆。這讓李明華這樣年出口額僅300到400萬美元的小廠主措手不及。他的35名工人中,已有5人因訂單驟減而待崗。
李明華的困境並非孤例。僅在中國的珠三角區域,就有約20萬家外貿型中小企業正麵臨類似的生存危機。2024年,這些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3.58萬億美元出口額的至少40%,是全球供應鏈的毛細血管。從衣帽服飾、兒童玩具、小家電到大型家具等等。他們幾乎提供這個世界生活、生產所需要的一切。
從東莞的流水線到義烏攤位,過去數十年裏,在中國的珠三角、長三角區域,以海外市場作為主要市場、甚至全部市場的中小企業數量接近百萬計,它們幾乎全部是製造業企業,規模雖小,利潤微薄,卻以靈活性和韌性在國際市場展現出了驚人的生命力。
夾縫與逆境從來如影隨形,但這一次,它們不得不尋求在極限環境下生存,或者死亡。
壹:極限
李明華在十幾年前創辦了這家LED配件生產工廠,這些配件可被嵌入到燈具中,遠銷歐美市場,即便他從沒去過這些國家。那筆被暫停的2萬美元訂單是李明華接受客戶三天詢盤和一夜跨時區談判的成果。
如若沒有突然而至的關稅戰,接下來的流程會如流水線般流暢:簽訂合同,收取30%預付款,安排生產,聯係貨代訂艙,報關報檢,貨物被送進集裝箱漂洋過海至漢堡港,最後辦理出口退稅和尾款回收。
4月3日,特朗普宣布對全球57個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中國首當其衝,關稅稅率從34%增至84%,數天之後,這個數字被進一步提高到125%,覆蓋幾乎所有對美出口商品。中國隨後進行了“以牙還牙”式的反擊。2024年,中國對美出口額約5246.56億美元,其中中小企業占40%。
這樣的關稅大戰對中小企業造成的衝擊是立竿見影的,對於那些以美國作為全部市場的中小企業,則麵臨著訂單歸零的威脅,因為任何一筆訂單幾乎都已無利可圖。關稅驟升直接推高成本,美國進口商要麽轉單他國,要麽壓價采購。以李明華為例,他的一筆10萬美元LED配件訂單利潤率原本就已從先前的5%降至2%,如今關稅增至125%,客戶不得不取消合作,轉向越南供應商。
在中國義烏,當地數千家小商品出口商依賴對美低值包裹,2024年此類出口超過500億元。溫州鞋廠企業主張強的故事具有代表性。2022年,他創辦的工廠對美出口皮鞋2000萬美元,占營收80%。2024年,美國關稅升至25%,訂單旋即跌至800萬美元,他轉戰越南市場,卻因物流成本漲30%而導致利潤驟降。
45歲的王芳在義烏經營一家襪子工廠,年出口額800萬美元。她的客戶遍布美國和東歐,2023年通過阿裏巴巴國際站接單3萬筆,每雙襪子均價0.2美元。工廠30名工人日產10萬雙,利潤率僅4%。王芳說:“我們靠量取勝,但稍有風吹草動就得調整。”她從一台二手織機起家,她如今雇傭40人,年營收時有波動,但過去數年整體向好。
然而,在關稅戰麵前,中小外貿型企業維係生存的能力被逼到牆角,他們大多高度依賴單一市場。新關稅不僅抬高成本,還加速客戶流失。如若無法迅速開拓新市場,生死難料。
當然,關稅戰的影響遠超雙邊貿易。這些中小企業已深度嵌入全球供應鏈,生產零部件出口至東盟、墨西哥等地,再組裝後銷往美國。2024年,此類轉口貿易占中國對美出口的20%,約1400億美元。
新關稅打亂這一模式,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關稅(雖於4月10日暫停90天),讓轉口策略雪上加霜。以深圳為例,當地無人機配件中小企業2024年出口中的相當大比例是經越南轉口美國,如今麵臨雙重關稅夾擊。
競爭對手趁虛而入。巴西大豆在2018年關稅戰中搶占中國市場,如今越南、印度等國正覬覦中國這些中小企業放棄的份額。2024年,越南對美機電出口增長12%,達300億美元,其中多為中國企業轉移產能的結果。然而,美國已計劃5月2日起取消低值包裹免稅政策,進一步壓縮轉口空間,中小企業腹背受敵。
國內漣漪也已引起注意。中小企業倒閉將拖累供應商和物流業。以佛山為例,當地家具中小企業2023年因關稅減少對美出口20%,上遊木材商和貨代損失超10億元。
麵對關稅鐵幕,李明華不想坐以待斃。短期內,轉向內銷和多元化市場是救命稻草,他已籌劃將LED配件銷往“一帶一路”國家。而義烏商家張強則已決心加大對歐盟和東盟的促銷。
但是,李明華和張強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即兩種方向的前路都並非坦途,新市場開拓需要時間,客戶信任和物流網絡尚未成熟,短期內難以彌補對美損失。
貳:基石和家庭
整體而言,以外貿作為生存空間的中小企業,其商業模式倚仗於中國低廉的要素成本進行生產,然後將高性價比的產品賣給購買力最強的歐美國家。從襪子、玩具、聖誕裝飾到具有較高技術附加值的精密零部件,中國很多區域在數十年裏依靠這些商品構築起了經濟大廈。
中國外貿中小企業的崛起源於1978年的改革開放。那一年,中國貨物出口總額僅97.5億美元,占全球貿易的0.8%;到2024年,這一數字飆升至3.58萬億美元,占全球14.2%,年均增長超15%。
中小企業是創造這一奇跡的最主要力量。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截至2023年,全國注冊外貿企業逾50萬家,90%以上為中小企業,年營業額多在100萬至5000萬元人民幣之間,員工10至200人不等。這支草根軍團最初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起步,逐步融入全球供應鏈。
中國珠三角區域是中小外貿企業的核心陣地,因為這裏有許多有利的屬性,比如可靠的供應鏈、便捷的港口交通、鄰近香港金融區。2023年,廣東外貿總額占全國24%,達10.4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小企業貢獻六成以上。包括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九市是外貿企業的主要集中地。東莞尤為突出,2024年其電子產品出口占全國15%,中國海關數據顯示,手機配件出口額達300億美元,中小企業占70%。
長三角區域緊隨其後,浙江寧波2023年港口吞吐量全球第一,中小企業出口額占當地70%,以塑料製品和紡織品為主,出口額約2000億元人民幣。
山東青島和福建廈門靠海產品和鞋服崛起,2024年福建鞋類出口額達120億美元,同比增長8%,中小企業占八成。此外,浙江台州的汽車零部件出口2023年增長10%,達80億美元,中小企業占60%。
過去近十年,這些中小企業大多聚焦勞動密集型產業,但已開始向技術密集型突破。2024年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機電產品占其出口35%(約4200億美元),紡織服裝占20%(2400億美元),家具和玩具占15%(1800億美元)。
義烏的小商品市場是典型樣本,2023年出口額突破4000億元人民幣,涵蓋數十萬SKU,從聖誕裝飾到襪子無所不包。深圳則代表製造業轉型方向,他們在過去數年裏已經轉向生產高附加值商品。
這些中小企業構築了中國企業出口這架經濟馬車的車輪,也提升了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IMF估算,其出口每增1%,全球貿易成本降0.2%。來自中國的商品,從螺絲釘到鞋帶,它們編織起一張全球貿易的網。
中小企業在中國也吸納了數以千萬計的直接就業人口,若算上供應鏈上下遊,總數或可達億級。這些中小企業每出口1億美元,平均創造的就業崗位數以千計。而整個行業背後還連接著億萬家庭。2024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其中15%與外貿就業相關。
以李明華的工廠為例,35名員工中有20人是河南和安徽的流水線工人,月薪4000至6000元人民幣,如若算上加班費則可更高。這些收入支撐著他們遠在故鄉的家庭開銷。
叁:生存
數以十萬計的這些中小企業的生存哲學大多簡單而高效:低成本、快反應、薄利多銷。
2023年商務部報告顯示,60%的外貿中小企業從事OEM或ODM,僅18%擁有自主品牌。這種模式造就了效率,也埋下隱患。比如,李明華的工廠依賴OEM(代工生產):海外客戶提供圖紙,他負責製造,產品貼牌銷往歐洲。
這種模式有顯而易見的脆弱性,即技術含量低的產品很容易被新興市場(如越南)替代。
像李明華的企業一樣,中國中小外貿企業最大的競爭力是成本優勢。2024年,中國服裝出口均價為2.5美元/件,遠低於歐美本地10美元以上的成本。義烏的王芳以0.2美元/雙席卷美國市場,靠的就是勞動力紅利和規模效應。
二是速度取勝。義烏小商品市場是最典型場景,2023年,義烏批發商從接單到發貨平均耗時48小時,跨境電商平台(如亞馬遜FBA)訂單占比升至40%。低成本生產結合高效物流,使義烏成為全球小商品貿易的樞紐。2024年,中國貨物出口總額達25.45萬億元人民幣,中小企業貢獻約40%-50%。
三是中間商依賴。中小企業多通過廣交會或阿裏國際站獲客,2024年跨境電商出口中,它們貢獻70%的增量,達1.2萬億元人民幣。
但是,極低的利潤率成為它們最大的軟肋。2023年,中國中小企業平均利潤率僅3%-5%,大型企業則達10%。比如,李明華的10萬美元訂單,淨利潤不足5000美元。
即便不考慮合規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海運費用上漲和匯率風險每一種都可以輕鬆影響這些企業的生存狀況。
關稅戰暴露的隻是依靠單一市場的風險。實際上,經曆過過去近十年外部環境的變幻曆練,李明華、張強、王芳都清楚單一市場依賴是定時炸彈,關稅戰隻是點燃了導火索。但他們也知道轉型同樣風險重重,就像去完成一場賭博:贏了活下去,輸了則關門,而他們不願意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