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暫停部分關稅後,美國市場僅堅挺了一天,隔夜美股下跌的同時,美債和美元也重返螺旋式下跌,反映出對美國經濟和金融係統根本性的不信任。
周四,美股、美債和美元再次遭遇瘋狂拋售。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3.5%,投資者利用前一日曆史性反彈的機會紛紛拋售持倉;長期美債繼續下挫,收益率在短暫喘息後再次飆升;美元連續第三天下跌,投資者拋售美國資產,轉向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幣,後者創下十年來最大漲幅。
此次市場下跌的不同尋常之處在於,盡管投資者普遍恐慌,但通常被視為安全資產的美元和美債並未吸引避險資金。自2月19日標普500指數觸及峰值以來,美元指數已下跌4.5%,而自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幾乎所有國家征收"對等關稅"以來,美債收益率上升了約四分之一個百分點。
資深投資者Peter
Schiff發文表示,從未見過美國資產遭遇如此大規模的拋售,美元、美債和美股都遭受重創,“我不記得美元兌瑞士法郎何時曾一天內下跌3.5%,美國搭乘全球順風車的旅程即將戛然而止。係好安全帶吧!”
這種反常現象表明了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任崩塌,也是對特朗普最嚴重的警告。
當美國變得不可預測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混亂實施,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已經迅速削弱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並可能在未來三個月內可能持續擾動市場。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近年來,美國相比其他主要經濟體更快的增長速度、技術領域的進步和更豐富的廉價能源供應,使得全球投資者紛紛通過購買美國資產來追逐"美國例外論"。
但現在,美國變得不那麽可預測,更具對抗性,更加孤立。對外國投資者而言,這使美國不再那麽安全。這種轉變正在改變全球投資者看待美國的方式。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兼創始人Kim
Forrest表示:“即使在新興市場,我們也知道政策是什麽。但在美國,我們無法再對一些最好的公司進行基本麵分析。”
周四,億萬富翁、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表示,在本周全球市場劇烈動蕩之後,投資者仍處於“某種程度的創傷、震驚或恐懼”之中。“這對人們的心理以及對美國可靠性的態度產生了重大影響。事情本可以處理得更好。”
美債需求或減少
在達利歐看來,值得關注的是美元的走弱以及30年期美國國債與10年期美債的利差變化,這可能反映出投資者是否開始遠離那些長期以來被視為最安全的資產。“我最擔心的,其實是債務的基本供需問題。”
投資者對特朗普政府的擔憂在於,他已經不顧現有貿易規則對多國征收高額關稅,未來可能會采取更極端的經濟措施,這增加了持有美元資產的風險。
在俄烏衝突後,美國凍結了俄羅斯央行的外匯儲備,這讓許多國家開始擔心自己的美元資產安全性。加上特朗普最近的貿易政策表明美國將減少在全球貿易中的中心地位,這會削弱美元作為國際結算貨幣的重要性,並導致全球投資者和各國央行變得不那麽願意增持美國國債。
對特朗普來說,美元走弱有個好處:可以避免強勢美元抵消關稅政策對貿易的影響。
但這也帶來了代價:對美元資產的需求減少使美國難以為其大規模借貸融資。美國仍需要外國投資者繼續展期他們持有的債券並購買新債券。即使是小幅撤資也會導致收益率跳升。
摩根大通全球利率策略主管Jay
Barry估計,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國國債每減少3000億美元,收益率就會上升三分之一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