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衝突,
這次真的“翻篇”了嗎?
豪門家族內鬥,還是罕見的父子爭端!
前段時間,新加坡房地產巨頭城市發展集團(CDL)掌門人郭令明,和他的親兒子、公司總裁郭益智發生衝突,引發外界關注。
先是父親指責兒子“奪權”,兒子則不甘示弱地懟父親的愛將,父子一度要鬧上法庭。
半個月後,雙方“握手言和”。但外界仍不免好奇,到底啥原因,能讓這父子倆公開撕破臉?
父子撕破臉
當地時間2月26日,郭令明突然向兒子“開炮”。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郭令明當天發表公開信,指責兒子郭益智企圖“奪權”。他表示要“廢太子”,並已向法院提交文件,以應對郭益智等人試圖控製CDL董事會的舉動。
他所說的“奪權”是指今年2月初,郭益智的盟友推舉的兩名新獨立董事,在未經董事會投票的情況下便獲得任命。此舉繞過了提名委員會主席,也未提前告知身為執行主席的郭令明。
郭令明當時就萌生了解除兒子郭益智的集團總裁職務的念頭,但遭到部分董事會成員的反對。
·郭令明。(資料圖)
2月26日,郭令明還是爆發了。
他在公開信中寫道:“作為父親,解雇我的兒子當然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我承認,商業決策很困難,年輕人可能在職業生涯中犯商業錯誤,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繞過公司監管法是一條紅線。”
經過法庭聽證後,當晚,郭令明發了第二封公開信,稱CDL的嚴重企業管理失誤已停止,此前被違規任命的兩名新董事,已承諾在法院進一步通知前,不行使任何董事權力。
次日,郭益智向父親“出招”。他將矛頭指向父親辦公室的女秘書長吳冠英,稱吳冠英幹預了超出職權範圍的事務。
據2018年的一份法庭文件披露,吳冠英擔任郭令明辦公室秘書長時,郭令明已經年過七旬。吳冠英經常獨自到訪集團在世界各地的產業,被認為是郭令明的“大內總管”。
·郭益智。(資料圖)
之後數天,父子雙方各自組建法律團隊,準備對簿公堂。
然而,峰回路轉。當地時間3月12日深夜,郭令明再次發表公開信稱:所有董事同意為公司放下分歧,自己將繼續擔任執行主席,長子郭益智將繼續擔任集團總裁。所有現有董事,包括兩名新董事也將留任。
一名投資界人士向環球人物記者表示,家族內鬥容易導致管理層分裂,決策過程拖延,影響公司運營。投資者則可能因戰略不確定性而減少投資,從而影響公司的融資能力。內鬥消息曝光後,公眾和客戶可能對公司失去信任,引發股價短期劇烈波動。若內鬥持續,投資者信心受損,股價可能長期下跌。
環球人物記者了解到,“奪權門”爆發後,CDL一度宣布暫停交易。3月3日恢複交易後,CDL股價立即大跌,一度猛挫超過6%,創16年來新低。而在雙方“握手言和”次日,CDL股價開盤上漲3.03%。
或許,郭氏父子也意識到,家族集團持續穩定發展才是當務之急。
不能“曇花一現”
關注財經新聞的人,對郭氏家族或許並不陌生。
美國彭博社今年2月公布的“2025年亞洲20大富豪家族排行榜”中,郭氏家族憑借1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1.6億元)排名第十七位,是新加坡唯一上榜的家族。
·城市發展家族關係圖。來源:城市發展集團
郭家巨額財富的積累,還要從郭令明的父親郭芳楓講起。
郭芳楓出身於福建省一個貧寒家庭,14歲時背著一卷草席,孤身來到新加坡謀生。他先在一家五金店當學徒,白天幹活,晚上去夜校補課,慢慢成為文員,還當上了經理。
攢了一些積蓄後,郭芳楓於1941年和幾個兄弟一起,開了一家小商店,取名“豐隆”,起初專做建材、五金生意。
後來,他敏銳地感知到土地的價值,開始大量購入廉價土地。在他的帶領下,豐隆成為赫赫有名的地產巨頭。
·郭芳楓。(資料圖)
“富二代”郭令明原本對商業並不感興趣,學的是法律專業,還曾為了離開父親的“羽翼”而離開新加坡。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家族企業。
郭令明進公司時,豐隆已是涵蓋金融、地產和商貿等領域的大型集團。郭芳楓對他很嚴厲,不讓其他人“照顧”他,隻給他發和普通員工相同的工資,並告訴他:“去做,不要抱怨!”
彼時,郭令明加入剛剛創辦的豐隆金融有限公司。為了拓展業務,他不得不挨家挨戶地上門推銷。
他後來回憶說:“初入商界時,每每看到父親應對各類風險,我的心都會跟著顫抖……我必須克服這種不成熟的表現,提前計算好我們行動的每一步。”
1967年,25歲的郭令明成為豐隆金融的總經理。5年後,他帶領豐隆集團成功收購CDL,也順理成章地擔任起公司的董事經理一職。
郭令明不想隻做守成之主。他認為,“作為繼承者,最重要的,不是看你擁有了多高的平台,而是你是否有能力領導你的團隊一直保持開創性,一直向上攀登。所謂榮光,不能隻在某一代人身上曇花一現。”
·郭令明。(資料圖)
1995年,郭芳楓去世,郭令明正式執掌豐隆集團。
他擅長以低價收購有價值的資產,曾斥巨資從特朗普手中收購了標誌性的紐約廣場酒店,並買下了國敦連鎖酒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豐隆在郭令明的帶領下,依舊保持盈利。2年後,他又收購了28家美國富豪酒店。2008年,豐隆集團旗下的酒店就已達上百家,遍布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
此後,郭令明瞄準中國市場。2010年,他推舉兒子郭益智為城市發展(中國)有限公司的總裁。
這對父子的故事由此在公眾眼前拉開序幕。
矛盾懸而未決
郭益智作為“富三代”,從小就把爺爺當做榜樣。他曾在采訪時說:“爺爺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傑出的華商代表,希望我能把(他的)精神傳承下去。”
小學時,郭益智就讀於新加坡公教中學附小,中文講得十分流利。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拿到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後,他先回到新加坡服兵役,後來又去國外工作,當過財務分析員、投行從業者和酒店管理者等。
郭令明有意培養兒子,曾安排郭益智在集團所屬的一家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任職。
就像父親郭芳楓當年嚴格待他,他也嚴格對兒子郭益智。郭益智曾透露,父親擁有極強的時間觀念,“認為提前15分鍾到才算準時,若自己比他晚到,即便是在規定時間內,也算遲到”。
郭益智還曾坦言,自己總是感覺壓力很大,常常需要穿上“防彈衣”來躲避父親的“炮火”。
年輕的接班人總是迫切地希望證明自己。
到城市發展(中國)有限公司上任後,郭益智跑了十幾個城市,深入了解當地市場。
他宣布撥出3億新元(約合人民幣16.3億元)開拓中國市場。2010年12月,他完成了首筆投資,以2.32億元人民幣買下重慶渝中區鵝嶺山公園附近一塊宅地。之後,他持續鎖定北京、上海和青島等12個有潛力的城市,計劃每年開發兩三個地塊,主要圍繞綜合住宅、辦公樓和零售商場項目。
那段時間,郭令明對兒子很滿意。《聯合早報》稱,郭令明在2017的集團業績會上幽默地稱讚兒子:“在中國,他(郭益智)是唯一可以勝任的人,我可辦不到。”
·郭益智(右三)。
然而,郭益智很快栽了一個大跟頭。
2018年1月,郭益智成為CDL總裁,並於次年被任命為執行董事。當時,重慶地產公司協信遠創遭遇嚴重的現金流危機,創始人吳旭找到了郭益智,希望他能幫一把。
郭益智同意出手。2019年5月,城市發展(中國)有限公司入股協信遠創,並在次年獲得協信遠創51.01%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為了重組債務,郭益智和團隊進駐協信遠創,但麵對迅速惡化的債務情況依舊無力回天。協信遠創最終於2021年破產。
CDL損失慘重。據《聯合早報》消息,CDL2020財年蒙受超19億新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淨虧損,主要是因為協信遠創出現多達17.8億新元(約合人民幣96.7億元)的減值損失。
公司不得已開始縮減業務規模,並出售部分酒店資產。這也引發了郭氏家族內部的一些矛盾。不少公司高管辭職,包括郭令明堂弟郭令柏在內的4人離開了董事會。
而郭令明選擇“保”兒子,稱此事應當“翻篇”。
事後,郭令明說:“協信遠創事件對他(郭益智)有點打擊,所以他需要一些時間,我願意給他時間。”
中國市場之外,郭益智在英國房地產投資方麵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
2023年9月,在CDL60周年晚宴上,郭益智向父親獻上了一幅名為《永恒的傳承》的畫作。當時,兩人的關係看似並未受到影響。但在外界看來,郭益智數次“投資失誤”,早就給父子二人之間的關係埋下隱患。
·郭益智(中)。
此次父子二人鬧矛盾後,郭令明一反“護犢子”的態度,表現出對郭益智失誤的“耿耿於懷”。
他公開稱,在郭益智的領導下,公司不但出現業務失誤,股價也一直表現欠佳。近年來,CDL的業績持續下滑,2024年下半年,公司利潤更是同比下滑54.7%。
這不禁讓人想起郭令明曾在自傳《在商言商》中所說:郭益智將是企業第三代接班人,但若接班人不勝任,將尋求外部專業人士。
對郭益智來說,他想真正接班,恐怕還任重道遠。
這場持續15天的“奪權門”雖然劇終,但正如《聯合早報》評論稱,這場家族鬥爭所暴露出的治理問題並未真正解決。從董事會決策的透明度、管理層權責分工,到股東利益的保障,種種懸而未決的矛盾,仍可影響公司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