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簽證政策持續收緊
F1簽證被無故撤銷
H-1B審查無限期拖延等新聞頻上熱搜
不禁讓留子們紛紛感歎:
“上個學真是太難了”!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全美已有147名國際學生因交通違規、政治言論等原因被取消簽證,斯坦福、哈佛等頂尖高校均受波及;H-1B持有人更麵臨“出境難返”的困境,甚至有機構稱“100人麵簽,80人被check”。
這些行為可能讓你“瞬間失身份”
1.言行謹慎,遠離爭議
社交媒體“淨化”:刪除政治立場、宗教討論、種族議題相關內容,避免點讚或轉發敏感話題。
避免公開活動:尤其可能被貼上“反猶”“涉恐”標簽的集會,專注學術與職業發展。
2.法律風險“零容忍”
根據The
Guardian的報道,這波簽證吊銷首先指向“有犯罪記錄的同學”。交通違規、酒駕等可能成為簽證撤銷理由,已有記錄者需谘詢律師製定應對方案。
3.謹慎離境,避免“有去無回”
多所高校(如JHU、UCB)明確提醒學生“非必要不離境”,因海關可能嚴查教育經曆、資金證明甚至社交媒體。
行動建議:若暑期計劃回國,務必攜帶I-20更新簽名、實習offer、工資單等材料;提前備份電子設備,刪除敏感聊天記錄。
合規比“大廠光環”更重要
1.CPT/OPT必須合規,警惕“掛靠”陷阱
選擇實習時,優先確認公司有E-Verify資質,崗位內容與專業直接相關,避免為追求“大廠經曆”接受灰色崗位。2023年加州某留學生因OPT掛靠被查,直接麵臨遣返。
2.實習與求職策略調整
敏感行業需謹慎,易觸發額外審查,建議提前與雇主確認簽證支持政策。
中小型企業或成新選擇:部分初創公司對國際生身份更友好,且流程靈活,可優先關注本地企業或校招資源。
3.強化“職場身份”背書
實習期間保留所有工作證明:包括雇主推薦信、項目成果、考勤記錄等。若未來申請H-1B,這些材料可證明“專業相關性”。
關鍵時刻這樣做
若被海關審查:保持冷靜,僅回答必要問題(如住址、學校),避免主動提及政治、宗教話題。可要求律師到場,或聯係學校緊急熱線。
若簽證被撤銷:立即聯係移民律師提起訴訟。目前ACLU等組織已代理多起案件,學生可通過校方獲取法律援助。
政策動蕩期,留學生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暑期實習既是職業跳板,也可能是身份危機的導火索。唯有合規操作、謹慎言行、靈活借勢,方能在“簽證風暴”中穩守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