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最親中派 甩賣資產絕望撤離 引各界關注
自由財經
2025-04-10 09:51:08
近期傳出貝萊德正拋售上海房產,準備退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彭博資料照)
中國房市低迷持續多年,近期傳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正在拋售位於上海的主要房產,準備退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引發各界關注。
《南華早報》在今年2月揭露,貝萊德旗下一檔基金決定不償還展期超過一年的7.8億人民幣貸款,將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濱江廣場兩棟辦公大樓,轉給渣打銀行接收,原因是這家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即使以購入價7折的價格脫手商辦,也找不到買家。
3月底,又有報導稱,貝萊德正以購買價3分之2的價格,出售其在上海的最後一項主要資產。知情人士表示,貝萊德以9億人民幣的價格,出售位於上海市普陀區長壽路的一座
27 層高的辦公大樓 Trinity Place。根據計算,這一價碼比2017年從香港上海聯合控股公司的收購價低了34%。
事實上,貝萊德從不久前就開始撤離中國市場,根據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去年12月報告,貝萊德去年12月將中國和香港排除在第6檔亞洲房地產基金之外,該基金的目標規模為15億美元,預計將在今年完成募資,這也是貝萊德首次將中國和香港排除在外。
中國房市低迷,近日傳出貝萊德正甩賣上海主要房產。(法新社資料照)
索羅斯唱衰貝萊德在中國投資
貝萊德過去被視為華爾街的親中派,減少在中國的投資也因此更受矚目。中國政府在2020年4月取消了共同基金和證券領域的外資持股限製,隨著中國開放規模達3.5兆美元的共同基金產業,貝萊德在2021年6月成為首家在中國開展全資共同基金業務的國際資產管理公司。
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一直是該公司進軍中國市場的關鍵人物,中國政府放寬限製後,2020年6月芬克大讚“中國是貝萊德最大的機會之一”。
北京與外企的各大商業會議之中,芬克也經常成為座上賓,去年底,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在北京會見芬克,呼籲外國金融機構深化與中國合作,芬克則表示,貝萊德對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發展的前景很樂觀,並願意繼續加深與中國市場的參與,同時也為美中經濟貿易合作做出貢獻。
儘管美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貝萊德仍大舉進軍中國快速成長的資產管理市場。貝萊德前進中國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尋求加強中國共產黨對從科技到教育等產業的控製,並推動“共同富裕”政策。
在貝萊德完成籌資消息傳出的前一天,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曾投書媒體表示,貝萊德進軍中國是一個“悲劇性的錯誤”。索羅斯警告,中共的共同富裕計劃對逾外國投資人而言“不是一個好徵兆”,習近平將所有中企視為一黨製國家的工具,中國投資人將麵臨“殘酷的覺醒”。
貝萊德對中國的投資受到美國當局嚴格檢視。(美聯社資料照)
中國犯台的風險 貝萊德未揭露
貝萊德對中國的投資也受到美國當局嚴格檢視,由17個州共和黨籍檢察總長組成的團體指控,包括貝萊德在內的美國頂尖資產管理公司,並未確實披露在中國的投資。信中表示,這些公司正在淡化與中國有關的風險,例如中國作為美國“指定外國對手”的地位,或是北京“明顯想要入侵台灣的意圖”。
在美中兩大經濟爆發激烈貿易戰之際,這項譴責也將對資產管理者在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中應對能力提出考驗。根據報導,這封信件對貝萊德“尤其嚴厲”。
各州檢察總長在信中表示,特別關注貝萊德的“錯誤陳述”和“遺漏”,因為貝萊德是新興市場ETF和中國ETF的最大發行人。信中指出,貝萊德暗示,儘管中國在2023年3月被正式視為美國的“外國對手”,但投資中國與投資其他國家的風險無異。
信中稱,貝萊德的招股說明書僅簡單地提到,美國與“亞太發行人”之間的“緊張關係”可能產生不利影響,這種措辭掩蓋了投資中國這樣的外國對手,和投資日本這樣的盟友之間明顯的差異。
檢察總長也指出,貝萊德未能揭露中國犯台的風險。儘管美國軍方暗示,習近平準備在2027年入侵台灣,但貝萊德仍認為,中國與鄰國之間的衝突將帶來波動相對小的經濟風險。貝萊德的一些基金強調,南朝鮮之間發生戰爭的風險是亞洲“唯一”發生衝突的案例,即使是提到台海衝突可能性的招股說明書,也沒有承認中國宣稱要控製台灣的意圖。
不過,針對檢察總長關於該公司在中國資訊披露的敘述,貝萊德聲明表示,至少有3項指控錯誤。貝萊德表示,包括中國犯台的威脅、中國私人財產所有權和審計相關的風險。貝萊德聲明強調,中國與台灣存在複雜的領土爭端,已明確傳達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威脅。
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一直是華爾街的親中派。(彭博資料照)
烏克蘭戰爭中國支持俄 點醒貝萊德CEO
在美中緊張局勢加劇下,貝萊德執行長芬克對中國的態度也有所鬆動,芬克去(2024)年10月在柏林的一次會議上表示,烏克蘭就在家門口,很驚訝大家沒有提出更大的質疑或要求,並直言,中國正在支持“我們的敵人”,西方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來支持烏克蘭的生存,而這應該是有代價的。
芬克指出,由於北京方麵對克裏姆林宮的經濟支持,企業應該“重新評估”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俄羅斯最大的支持者和俄羅斯經濟的根本支持者是中國。這至少需要討論。芬克補充,在這裡不是為了做出任何判斷,但自己認為評估還不夠。
芬克坦言,貝萊德在中國有業務,自己相信所有與會企業在中國都有業務,大家都必須重新評估這一點,就像企業必須重新評估流動性陷阱中的風險、所有事物中的風險一樣。
李嘉誠家族出售手中23個國家、共計43個港口,由貝萊德牽頭的財團接手。(路透資料照)
李嘉誠港口交易受阻 擴大與中裂痕
貝萊德近期也有另一項重磅交易備受矚目,香港首富李嘉誠先前出售手中23個國家、共計43個港口,正是由美商貝萊德(BlackRock)牽頭的財團接手。
交易公佈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大讚這是“美國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象徵”。與此同時,李嘉誠家族賣港口的行為也引起中方的不滿。
中國官媒接連抨擊這筆交易,中國國務院港澳辦更是轉發了《大公報》連續發表的評論文章,稱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集團在美國施壓下“卑躬屈膝”,直言長和集團“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這筆交易似乎也進一步擴大貝萊德和北京之間的裂痕,貝萊德持續拋售中國房產,不過針對港口交易,貝萊德拒絕多談,芬克則強調,巴拿馬港口僅佔交易的一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