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全麵與對等關稅,引起全球經濟動盪。(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全麵與對等關稅,引起全球經濟動盪,有專家指出,儘管保留談判空間,但被鎖定國家恐經曆“悲傷五階段”。美中貿易對抗如相撲角力,可能重演舊劇本、各自宣稱勝利,至於是否促使盟友轉向中國,仍取決於各國自身利益與選擇。
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7日舉行的座談會中,資深貿易顧問芮恩希(William
Reinsch)指出,針對企業應對策略,他建議短期內應保持觀望,靜待國家間談判進展,待情勢明朗後再考慮是否尋求其他應變,特別是對於被課以較高稅率的國家。
芮恩希認為,一旦局勢稍微明朗,企業就會開始尋找“關稅套利”的空間,也就是是否能將供應鏈轉移到關稅較低的國家。例如與其從越南進口、繳46%關稅,也許轉到印度、隻繳26%會比較劃算。當然無論怎麽做,整體都會比過去更昂貴、更低效率,企業必須接受這是一個更複雜的世界。但隻要各國間仍存在關稅差異,就有“相對改善”的空間。
對其他國家而言,芮恩希指出,他們會經曆“悲傷五階段的貿易版”: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有些國家會卡在“憤怒”階段,例如中國,但也有很多國家已經進入“討價還價”,目前已有50國表示願意談判。
芮恩希說,川普自認是談判高手,因此他願意接電話、參加會議。從過去的經驗可看出,他願意達成交易。如果有國家獲得減免,其他國家也會陸續加入談判。當然,也會有國家選擇報複。中國已經報複,加拿大也針對汽車提出反製,歐盟看起來也會這樣做。最終就看哪種策略效果最好。
對於美中貿易戰,芮恩希形容最新進展有如“相撲”,就像“兩個彪形大漢試圖把對方推出擂台”。芮恩希認為,中方迅速報複並不意外,預期雙方將重演過去劇本:互相試探、看誰先打電話、誰主導場麵,最終川普與習近平將通話,互相提出大要求,最後就次要議題達成小協議,並各自宣稱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