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周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以反製美國的“對等關稅”後,美國總統川普周一(7日)揚言,若中國不撤回報複計劃,將對中國再額外課征50%關稅。中國外交部與商務部今天(8日)均表示“奉陪到底”,未展現讓步之意。
中美貿易戰。 網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稱,中國人“不惹事也不怕事”,“施壓、威脅和訛詐,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一再強調“施壓和威脅不是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在此之前,中國商務部、中國駐美大使館、中國官媒《人民日報》針對川普威脅再加征50%關稅的回應中,都提及了這句話。
林劍批評美方濫施關稅,嚴重侵犯各國的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嚴重損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製,嚴重衝擊全球的經濟秩序穩定,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經濟暴力,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
中國商務部官網今早同樣也針對美方威脅升級關稅發表聲明,稱“堅決反對”美方威脅對中國進一步加征50%關稅。聲明稱,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中方將“堅決采取反製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聲明稱,“美方威脅升級對中國關稅,是錯上加錯”,中方對此絕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在中美關稅戰升級之前,據《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本想跟川普在談判桌上協商,現在卻準備再打一場貿易戰,因為他們一直找不到跟川普的溝通管道。英國《金融時報》則表示,北京為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保留了一些火力,因此中方還有空間執行更嚴格的出口管製。
由於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仍然缺乏溝通,張揚施壓的川普與傲慢自持的習近平可能上演針鋒相對的報複循環。這是因為北京一直不確定川普2.0的對中政策,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建立溝通管道的官員也一無所獲。在川普宣布對中課征34%的對等關稅後,北京的對話希望宣告落空,取而代之的情緒則是失望和憤怒。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中國中心負責人何瑞恩(Ryan Hass)表示:“川普政府正在主導事態的發展,北京方麵幾乎完全處於被動。”不過,英國《金融時報》7日引用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 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的說法,“中國對前兩次加征關稅的反應是溫和而耐心的,但我們發現耐心並沒有幫助”。
總部設在北京的策緯谘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康姆斯(Cory Combs)則估計,北京在戰略上為自己留出了空間,隻要北京的經濟利益受到威脅,他們就會繼續加大報複力度。
康姆斯對《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雖然宣布對7類稀土物資實施出口管製,但美國對這些進口稀土的依賴相對有限,但對醫療儀器、電動車及智能型手機很重要的輕稀土,未來可能是北京管製出口的目標。康姆斯說,中國政府仍有空間更嚴格地執行出口管製,並對在中國有業務的公司展開新的調查。中國官員7日也對媒體表示,他們準備降低借貸成本、降低對貸款機構的現金儲備要求。中國仍有“充足的空間 ”擴大財政赤字,采取非常措施來刺激消費。
《華爾街日報》與《金融時報》都認為,中國一直在努力緩和與川普2.0的緊張關係,並且派出國家副主席韓正出席川普的總統就職典禮,但是當中國發現自己是川普“對等關稅”的最大目標之一時,北京的自我克製就結束了:包括出手阻止字節跳動對美國財團出售TikTok的美國業務,藉此尋求重新談判關稅。
北京手裏的另一張牌則是禁止中國公司在美國進行投資,禁止他們協助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雖然電動車大廠比亞迪和電池製造商 國軒高科都在美國投資,但他們的進一步動作仍需中國政府的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