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正在告誡持簽證的移民員工不要離開美國。
高技能簽證的不確定性正在動搖矽穀的移民科技社區,這個社區長期以來被視為美國創新的關鍵支柱之一。
科技行業一直以其眾多的移民創始人、高管和軟件工程師而自豪。然而,如今,隨著川普政府推行更嚴格的移民政策,外國科技工作者越來越擔心自己的生活和職業生涯會因此被顛覆。
科技公司正在勸告持簽證的員工不要離開美國,擔心他們可能無法再次入境。律所也在發出警告,高技能簽證的拒簽率可能會上升,就像川普總統第一任期內的情況一樣。此外,政府試圖取消在美出生者自動獲得國籍的努力,也讓移民科技工作者擔心他們未來的孩子可能會成為無國籍者。
Tech companies are telling immigrant employees on visas not to leave the U.S. | @washingtonpost https://t.co/cQvDWinWaX
— Amb Antonio Garza (@aogarza) March 31, 2025
H-1B簽證持有者麵臨不確定性
受政策收緊影響,多家美國科技公司已向持有工作簽證的員工發出警示,建議他們近期避免出境,以免遭遇入境受阻的風險。
同時,業內法律專家警告稱,未來高技能工作簽證的拒簽率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尤其是在川普政府第一任期內,H-1B簽證的拒簽率曾一度飆升至15%,而當前政策的不確定性讓這一趨勢可能再度重演。
此外,美國政府近期還以安全審查為由,撤銷了一些移民的簽證與綠卡,這讓原本希望通過合法途徑在美長期發展的科技人才更加憂慮。
總部位於舊金山的移民律師Malcolm Goeschl表示,近期他接到了大量來自科技行業外籍員工的谘詢電話,許多人對於未來的簽證和居留狀況感到焦慮不安。
“目前我們看到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恐慌情緒正在蔓延,而政策的執行力度似乎在不斷加強。”他說。
科技行業恐受衝擊
矽穀一直被視為全球科技創新的核心,而外籍科技人才正是這一生態體係的重要支撐。美國全國政策基金會(NFAP)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美國初創企業中,超過半數由移民創辦或聯合創辦。微軟、穀歌、Uber及芯片巨頭英偉達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均為移民背景。
科技行業專家指出,收緊移民政策可能會削弱美國科技企業的全球競爭力,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限製外國高端人才流入可能導致美國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智庫Beacon Global Strategies副總裁Divyansh Kaushik認為,美國科技行業的優勢之一在於可以“從全球範圍內吸引最優秀的人才”。但如果簽證政策進一步收緊,這一優勢將難以維持。
H-1B簽證成為焦點
目前,美國每年通過抽簽製度發放約6.5萬份H-1B工作簽證,其中印度籍申請者獲批數量最多,其次是中國和加拿大籍申請者。根據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數據,在眾多科技巨頭中,亞馬遜的H-1B簽證獲批數量最高,其次是穀歌、Meta、微軟和蘋果等公司。
然而,由於H-1B簽證申請名額有限,且手續複雜,很多科技公司不得不支付高額費用加快申請進度。據一名矽穀科技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人透露,當前的不確定性已影響到員工的工作狀態,許多員工都擔心政策突變可能會導致自己無法繼續留在美國。“這對我們的業務發展產生了直接影響,因為一些重要崗位的人才可能隨時因簽證問題離開。”他說。
移民與美國政策博弈
雖然川普政府尚未正式宣布取消H-1B簽證計劃,但他的顧問團隊內部分歧明顯。一方麵,部分共和黨人士認為,美國應優先培養本土科技人才,而不是依賴外國工程師。另一方麵,包括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科技界領袖則主張,美國應繼續保持開放態度,以吸引全球頂尖科技人才。
馬斯克曾在社交平台X上公開表示,“美國本土超級優秀且充滿動力的工程師數量遠遠不夠,如果想贏得科技競爭,就必須招募全球最頂尖的人才。”然而,部分保守派人士對此持不同看法,認為應優先加大對本土科技教育的投資,以減少對外國人才的依賴。